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裁云镂月,深山名绣 ——记湘潭大学DV节组委会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暑期调研活动

来源:湘潭大学商学院 作者:蔡佩琼

裁云镂月,深山名绣——记湘潭大学DV节组委会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暑期调研活动

2019年8月19日,DV节组委会暑期调研团正式开始了在花垣县的调研。花垣县位于湘黔渝交界处,总人口31万,其中77%是苗族人,占比居全国之首,被称为“百里苗乡”。而苗绣,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他们飞针走线,将飞、鸟、鱼、虫皆化作历史的片段,代代相传。

(图为畅兴工艺有限公司绣品)

晨曦微露,调研团带着对苗绣的好奇上街走访,揭开苗绣的神秘面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手资料一定来自于第一现场,团队成员穿梭在街头巷尾,想要以尽可能多的方式,打开这本被时光打磨了千百年的无字史书。

走访实录一:千年民族之美,时代一朝之变

01

受众单一,创新乏力

通过上午的走访,调研团了解到苗绣制品的主要受众群体较为单一,限制于本地女性。且由于手工苗绣制品造价成本高,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相关元素图案未能跟随时代潮流发展,即便是本地居民也很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苗绣产品。

(图为团队成员走访当地居民)

02

文化断层,有传无继

在街访过程中,团队采访了各个年龄段的当地居民。他们热爱民族文化,希望苗绣能散出熠熠之辉,期待苗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们阅历不同,对苗绣的了解程度与看法不尽相同,但当被问到对苗绣传承现状的看法时,他们眉宇之间透露出隐隐的担忧之色。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苗绣,其流传仅仅依靠民间传承,长时间以来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一流技法的传承者垂垂老矣,可年轻一辈却鲜少有人愿意继承,苗绣的未来,让人担心。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苗族高中生)

走访实录二:政府扶持全面开启,全新苗绣已然来临

(图为全体调研成员于花垣县政府前合影)

为获取更加系统化的信息,调研团前往政府展开进一步调研,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收获。

一队率先出发走访当地妇女联合会,杨慧君主席为调研团介绍近年来政府对苗绣的扶持政策。

(图为向妇联杨主席了解苗绣培训班相关事宜)

杨主席说:“基于花垣县的扶贫车间项目政策,苗绣企业得到了较好的政策扶持,以及财政支持。”妇联作为苗绣企业与当地妇女之间的桥梁,将定期组织专业的生产培训,向企业输送专业、优质的生产人员,同时也为本地的绣娘们提供经济来源。

随后,调研团在花桓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与龙荣超总经理和杨娟副总经理进行深入交流。在政府与服务中心的共同努力下,花垣县的物流渠道现已基本完善,在运输环节上能够做到“低成本、高效率”。与此同时,花垣县也出现了一批起到良好示范作用的苗绣生产企业,例如专注苗绣箱包加工的“黄张企业”;由大学生志愿者入驻,主要进行饰品加工的“黑土麦田”;将苗绣与当下时尚元素相结合的“金田苗绣”等。

二队成员前往人社局,在这里,李主任详细介绍了苗绣以及苗绣合作社。

苗绣是中国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是苗族里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流传在今贵州黔东南苗族聚居区。苗绣色彩鲜艳明快,造型夸张生动,构图自然和谐,物象情趣盎然,是古代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苗绣针脚可分为绣、插、捆、洒、点、挑、串七种,“大面平绣,小面插针”。一幅完整的绣品常常运用多种针脚,配以贴花、堆花等手法完成。

(图为街头苗族老人服饰细节)

苗绣合作社则极大程度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近年来,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日益严峻。而苗绣专业合作社的出现,给青年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妇女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此外,李主任也指出了苗绣发展现存的问题,苗绣产业的推广体系不够完善,以及缺乏专业设计团队进行产品研发。

苗绣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这是其千百年来代代流传的文化内核,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发展的阻碍,难以和当代潮流融合。大众接受程度不高,销售范围狭窄,苗绣发展挑战重重。但我们坚信,挑战也是机遇。苗绣,未来可期。

花垣,带着惊心动魄的真实之美,含着久违的人间温情。大山也许闭塞,却也使这里淳朴的文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苗绣,也在这样的平衡之中维持着一种热烈又不唐突的美。传统与现代,文明在此刻激烈地碰撞,尔后融合,再次碰撞,融合,呈现出此刻的面貌。

大山深处,无字史书缓缓翻动。由平静到喧闹,烟火气在阳光下渐渐升起,一针一线,勾勒人生百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9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

随着新农村政策的落实,很多乡镇都完成了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效果显著。我是安徽工业大学的陈家豪,今年暑假的8月18日,跟随三下乡的队伍,我出发前往宁国市梅林镇,深入到农村…… 陈家豪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7月20日,我在宿州博物馆做了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作为一个博物馆志愿者,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物和历史知识…… 王晶晶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六安敬老院社会实践:传承尊老爱幼良好美德

8月20日,炎热的一天,我跟随社会实践队伍前往位于裕安区齐云路口的一处疗养院,刚进入大门,就看见爷爷奶奶坐在一起聊天,很热闹,爷爷奶奶看见我们来了,很热情,询问我们多大了,都在…… 杨雨晴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青春烛梦,爱心护航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思践悟,使同学们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8月1日-8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情在艺先,以艺传情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音乐的魅力,鼓励小朋友们主动创新,在创新中表达自我,释放自我。8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服务队伍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岁月静好,安全常在

为助力快乐假期,推动用电安全理念深入人心,2023年8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暑期社会实践科普调研团来到滁州市南谯区紫南社区,为社区爱心暑托班的…… 孙文杰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开掘新知,探索未知

为增强青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团队于2023年8月9日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展……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志愿慰问留守儿童

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充实大学生活体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安徽工业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罗刘村开展了慰问当地留守儿童的志…… 高宇轩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河南科技学院党员义务支教:离乡归乡,不忘依依支教情
河南科技学院党员义务支教:离乡归乡,不忘依依支教情七月,令人欢欣的暑期来了,看着周围的同学朋友放松期末考试时紧张的心情,或打点行装准备回家,或小憩一番准备游玩,一切都有着自己的安排,而我却迟迟…
湖北大学生三下乡:废物再利用思想的灌输
大学生网报8月x21日电(通讯员夏明相)2019年x月x日,在三下乡的支教课堂上一群学生和老师正在进行手工电话的制作。课堂中有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以及体验知识实践的喜悦。在上手工电话制作的课时,当我说用…
携阳小队|“网红”雪糕风波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了响应党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关注到网络上对于网红雪糕——双黄蛋微生物含量超标的热点话题,7月1日至7月4日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携阳…
未来可期,我会砥砺前行
上帝给了我一个任务,让我牵一只蜗牛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实习的两个月就这样子过去了。从一开始茫然无措的听课,举棋不定的想要参与课堂到后来开始能够和老师以及自己的师傅合理分工进行教学。从第一节…
成长,从不停止
时光转眼间飞逝,在我们不断的磨课中,倒数第二周就这样子过去了。在这一周里,我一如既往的开始我的上课之旅,这一周里,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课同时进行,学生的反应和我的教学态度在这两种类型的课中,表现出…
课堂上的成长
实习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在每天忙忙碌碌早出晚归中,第八周又过去了,这一周,伴随着上课次数的增多,在课堂上我的表现逐渐得到师傅以及其他老师的表扬。精细动作课上,我不仅仅开始构想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活…
湖北大学生三下乡:风吹不散的问候,雨冲不走的关怀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1日电(通讯员夏明相李杜平张成项澳军)7月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赶往仙桃开展支教活动,此次活动的宗旨和目的是“关怀留守儿童,助力精准扶贫”,正如要了解地方…
集美大学“倾汀一夏”实践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019年7月15日,集美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倾汀一夏”实践队前往长汀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长汀县的主要扶贫工作进行深入了解,以及实地走访了大同镇东埔村蔬菜种植激励性扶贫项目绿森林家庭农场,对“家…
成长,不断丰富自我
第六周,我们过得格外与众不同,这一周里,由于学前部老师全体成员参加了百花杯比赛,为期两天,这两天的课全部由我们实习生代课,说实话,第一反应是紧张外加害怕,完全由自己掌握两天的课堂,这个任务听起…
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不知不觉中,第五周就这样子过去了,实习也悄然的过去了一半。在这一周里,师傅让我从一开始的个训课改为上小组的精细动作的,说实话一开始我是很害怕的,因为小组精细课中,两个情绪障碍,一个脑瘫,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