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云镂月,深山名绣——记湘潭大学DV节组委会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暑期调研活动
2019年8月19日,DV节组委会暑期调研团正式开始了在花垣县的调研。花垣县位于湘黔渝交界处,总人口31万,其中77%是苗族人,占比居全国之首,被称为“百里苗乡”。而苗绣,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他们飞针走线,将飞、鸟、鱼、虫皆化作历史的片段,代代相传。
(图为畅兴工艺有限公司绣品)
晨曦微露,调研团带着对苗绣的好奇上街走访,揭开苗绣的神秘面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手资料一定来自于第一现场,团队成员穿梭在街头巷尾,想要以尽可能多的方式,打开这本被时光打磨了千百年的无字史书。
走访实录一:千年民族之美,时代一朝之变
01
受众单一,创新乏力
通过上午的走访,调研团了解到苗绣制品的主要受众群体较为单一,限制于本地女性。且由于手工苗绣制品造价成本高,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相关元素图案未能跟随时代潮流发展,即便是本地居民也很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苗绣产品。
(图为团队成员走访当地居民)
02
文化断层,有传无继
在街访过程中,团队采访了各个年龄段的当地居民。他们热爱民族文化,希望苗绣能散出熠熠之辉,期待苗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们阅历不同,对苗绣的了解程度与看法不尽相同,但当被问到对苗绣传承现状的看法时,他们眉宇之间透露出隐隐的担忧之色。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苗绣,其流传仅仅依靠民间传承,长时间以来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一流技法的传承者垂垂老矣,可年轻一辈却鲜少有人愿意继承,苗绣的未来,让人担心。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苗族高中生)
走访实录二:政府扶持全面开启,全新苗绣已然来临
(图为全体调研成员于花垣县政府前合影)
为获取更加系统化的信息,调研团前往政府展开进一步调研,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收获。
一队率先出发走访当地妇女联合会,杨慧君主席为调研团介绍近年来政府对苗绣的扶持政策。
(图为向妇联杨主席了解苗绣培训班相关事宜)
杨主席说:“基于花垣县的扶贫车间项目政策,苗绣企业得到了较好的政策扶持,以及财政支持。”妇联作为苗绣企业与当地妇女之间的桥梁,将定期组织专业的生产培训,向企业输送专业、优质的生产人员,同时也为本地的绣娘们提供经济来源。
随后,调研团在花桓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与龙荣超总经理和杨娟副总经理进行深入交流。在政府与服务中心的共同努力下,花垣县的物流渠道现已基本完善,在运输环节上能够做到“低成本、高效率”。与此同时,花垣县也出现了一批起到良好示范作用的苗绣生产企业,例如专注苗绣箱包加工的“黄张企业”;由大学生志愿者入驻,主要进行饰品加工的“黑土麦田”;将苗绣与当下时尚元素相结合的“金田苗绣”等。
二队成员前往人社局,在这里,李主任详细介绍了苗绣以及苗绣合作社。
苗绣是中国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是苗族里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流传在今贵州黔东南苗族聚居区。苗绣色彩鲜艳明快,造型夸张生动,构图自然和谐,物象情趣盎然,是古代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苗绣针脚可分为绣、插、捆、洒、点、挑、串七种,“大面平绣,小面插针”。一幅完整的绣品常常运用多种针脚,配以贴花、堆花等手法完成。
(图为街头苗族老人服饰细节)
苗绣合作社则极大程度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近年来,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日益严峻。而苗绣专业合作社的出现,给青年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妇女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此外,李主任也指出了苗绣发展现存的问题,苗绣产业的推广体系不够完善,以及缺乏专业设计团队进行产品研发。
苗绣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这是其千百年来代代流传的文化内核,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发展的阻碍,难以和当代潮流融合。大众接受程度不高,销售范围狭窄,苗绣发展挑战重重。但我们坚信,挑战也是机遇。苗绣,未来可期。
花垣,带着惊心动魄的真实之美,含着久违的人间温情。大山也许闭塞,却也使这里淳朴的文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苗绣,也在这样的平衡之中维持着一种热烈又不唐突的美。传统与现代,文明在此刻激烈地碰撞,尔后融合,再次碰撞,融合,呈现出此刻的面貌。
大山深处,无字史书缓缓翻动。由平静到喧闹,烟火气在阳光下渐渐升起,一针一线,勾勒人生百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9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