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千年陶韵 弘扬传统文化

来源: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龙山陶韵”黑陶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继承和发展是每个历史时期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去了解、保护与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应该自觉承担起的责任。此次社会调研,我们“龙山陶韵”调研队以章丘龙山黑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课题,在黑陶文化的起源地章丘龙山展开了实地调研,成果显著,我本人也收获颇丰,有许多心得和感悟。

4600年前,智慧的龙山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开创了光辉灿烂的龙山文化,在龙山遗址刚被发现时,曾因为大量黑陶文物的糊涂而一度被命名为黑陶文化。黑陶便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特征,尤以漆亮光黑、壁薄如纸的蛋壳黑陶最为著名。黑陶“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之铮铮有声”,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黑陶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构成中国文化的渊源龙脉,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黑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在传承传统技艺的结合现代工艺不断创新,发扬光大,焕发着新生的光彩。但同时,从整个黑陶产业的角度来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黑陶产业何去何从,黑陶文化又何去何从,是我们必须要去探究的问题。

调研期间我们分别走访了龙山文化博物馆、国庆黑陶研究所、龙山德功黑陶、龙山街道办事处、山东省非遗中心,从各个角度对黑陶文化的前世今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在龙山博物馆的参观中,我们对龙山文化有了大致的了解,近距离观赏了许多珍贵的出土文物,其中就包括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的蛋壳陶杯,我们还亲自动手体验了黑陶器皿的制作,不禁感慨古人的精妙智慧与高超技艺。

在国庆黑陶研究所和德功黑陶我们与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交谈,了解了黑陶制作的技艺,钦服于民间手艺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也忧心于黑陶产业发展的前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愿意学习黑陶制作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小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与瓷器和玻璃器皿相比定位尴尬市场需求不够大……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也使黑陶文化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与龙山街道办事处闫主任的交流中,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龙山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并突出了黑陶扮演的重要角色。闫主任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们收获匪浅,尤其是对《诗经·小雅·大东》里一句“维天有汉,监亦有光”的解读,即是我们汉族名称的来源,“汉”即是银河,我们的先辈认为我们与天上的银河是相对应的,而我们中华文化也正是如此,始终光辉灿烂长盛不衰,我们理应有绝对的文化自信。

经过此次调研,我不仅对黑陶文化、龙山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我们中华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日后还需继续努力学习,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8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道一声珍重,作别“常山”的云彩
“老师,老师,你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吗?还没有等我开口,一个小孩带着自豪且激动的语气对我说“我要当一名优秀的守门员”抬头看向他的那一刻,眼睛是带着坚定的光芒的,可能我小的时候也曾给我的老师也说过…
暑期黑陶调研实践有感
早在大学之初,我就曾听过济南的同学满怀骄傲地说起龙山黑陶文化。自那时起,我便对这份诞生于千年之前并流传至今的古老文化心怀敬意与憧憬:一种能够承载人类文明进程的文化到底是怎样的?这个暑假,我与其…
热爱是始端,坚持是责任
初次接触黑陶这种工艺,觉得没有什么神奇之处,看上去和普通的陶艺差不多。然而当我们的团队开始收集有关黑陶的百科信息,我才发现,它凝结的不仅仅是当今匠人的辛勤付出,也是古人跨越千年不朽的智慧结晶。…
兰州大学赴甘肃省定西市脱贫攻坚暑期实践团:脱贫攻坚,兰大人在路上
7月7日,我们从兰州启程,去往了甘肃定西,暑期实践活动也就从这一天,开始了。到达市区的第一天,我们就发现了脱贫攻坚给这里带来的福利,正在修建的高楼,繁华的城市夜景,便利的交通,经济的发展,都给这…
龙山黑陶与龙山匠心
章丘龙山的夏不似想象中的清凉,聒噪的蝉鸣、飞扬的尘土、如火的骄阳构成了我对于龙山这被五千年历史湮灭的城市的第一印象。就在这里,我们开始了龙山黑陶与历史的调研之旅。从洪楼通往章丘龙山的k902路公交…
游奇石之园,觅奇石之美,文化传承刻不容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对灵璧石有更深入的了解,安徽财经大学奇石文化小队七名成员经过充足的前期准备之后于7月13日前往当地奇石文化园,对灵璧奇石做更深一步的探究。调研团队在灵璧奇石文化园入口处…
山东大学“临工行”拆装车辆前桥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9年8月20日讯】(通讯员:张广浩)今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班“临工行”认识实习团队来到了临工集团的培训基地,进行了前桥工作原理和拆装的培训课程。今天一大早…
千年龙山陶韵 代代匠心传承
早在大学之初,我就曾听过济南的同学满怀骄傲地说起龙山黑陶文化。自那时起,我便对这份诞生于千年之前并流传至今的古老文化心怀敬意与憧憬:一种能够承载人类文明进程的文化到底是怎样的?这个暑假,我与其…
支教第十二天
支教12天在7月23日,“清风禾露”支教团迎来了新成员到来的第二天。这一天的天气依旧是闷热且使人躁动,经过了第一天下午的洗礼,新成员已基本适应了江海小学的孩子们,每个学科的负责人从早晨开始,有条不紊…
关于龙山黑陶发展的思考
齐鲁大地孕育了千年流传的华夏文明,各种各样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的齐鲁大地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这个暑假,我与其他八名同学组成了“龙山陶韵”调研队,对黑陶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