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支教第十二天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赵恒安

支教12天

在7月23日,“清风禾露”支教团迎来了新成员到来的第二天。这一天的天气依旧是闷热且使人躁动,经过了第一天下午的洗礼,新成员已基本适应了江海小学的孩子们,每个学科的负责人从早晨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启了新一天的教学工作,七位支教老师尽其所能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课间的活动时间更是孩子们与老师们亲近的极佳时光,其中宋瑶玲老师、刘雯老师和王柏涛老师更是成为了孩子们心中的孩子王,做游戏都是争先恐后地争夺老师的“使用权”。上午的三节课很快接近了尾声,七位支教老师配合着学校的值班老师,带领中午留校孩子们有序地吃午饭,经过饭后的稍事小憩再组织孩子们进行午休。午休时,不少男孩子淘气不睡觉,让三位男老师费尽了心思,还严厉批评了5个不肯睡觉还捣乱的男孩子,这才让他们安心午休。到了下午,天空中飘来一片乌云,闷热天气让七位老师捏了一把汗,叮嘱孩子们打雷下雨时的注意事项,幸好天空很快放了晴,董斌老师甚至带着六年级的孩子们到户外做起了游戏。看着孩子们童真纯洁的笑语、欢声,七位支教老师打心底里感到幸福,很多时候,爱不是缺席者,沟通才是,敞开一片心田,捧出一颗心来,也时常需要用语言来做桥梁,经过交流,老师们更加亲近了孩子们,为这些乡村的孩子带去了青春的温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8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龙山黑陶与龙山匠心
章丘龙山的夏不似想象中的清凉,聒噪的蝉鸣、飞扬的尘土、如火的骄阳构成了我对于龙山这被五千年历史湮灭的城市的第一印象。就在这里,我们开始了龙山黑陶与历史的调研之旅。从洪楼通往章丘龙山的k902路公交…
游奇石之园,觅奇石之美,文化传承刻不容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对灵璧石有更深入的了解,安徽财经大学奇石文化小队七名成员经过充足的前期准备之后于7月13日前往当地奇石文化园,对灵璧奇石做更深一步的探究。调研团队在灵璧奇石文化园入口处…
山东大学“临工行”拆装车辆前桥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9年8月20日讯】(通讯员:张广浩)今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班“临工行”认识实习团队来到了临工集团的培训基地,进行了前桥工作原理和拆装的培训课程。今天一大早…
千年龙山陶韵 代代匠心传承
早在大学之初,我就曾听过济南的同学满怀骄傲地说起龙山黑陶文化。自那时起,我便对这份诞生于千年之前并流传至今的古老文化心怀敬意与憧憬:一种能够承载人类文明进程的文化到底是怎样的?这个暑假,我与其…
关于龙山黑陶发展的思考
齐鲁大地孕育了千年流传的华夏文明,各种各样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的齐鲁大地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这个暑假,我与其他八名同学组成了“龙山陶韵”调研队,对黑陶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
支教第十一天
为促进团队新成员能更好的了解工作,融入孩子之中,“清风禾露”支教团老成员与新成员于7月22日上午进行交接,为新成员能更好的适应支教的生活做好准备。新成员于7月22日上午到达学校,老成员与新成员进行一对…
集大学子暑期三下乡:垃圾分类入我心,美好环境始于行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乡建设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条件改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整治也面临着多重问题。与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堆积成“山”,不仅侵占了农村的大量土地,而且还会成为苍蝇、蚊虫等病虫害滋生的温…
挥洒汗水,激扬青春
8月19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晨希支教队的队员们带领着孩子们进行了第一届榨茨河村趣味运动会。本届运动会旨在“提高学生素质,丰富课余生活”。山村的孩子由于受场地和物资的限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也…
“南北同路人”团队于成都市展开调查
为进一步展开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调查两性平等问题现状及观点,山东理工大学“南北同路人”团队于7月21日下午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公园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团队对于四川省的相关工作由此开始。此次社会实践…
绘画课,领略“一带一路”的发展
8月7日,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沿线地区教育、学术等人文方面的交流,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以绘制“一带一路”风景下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开展支教活动。活动伊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