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关于龙山黑陶发展的思考

来源: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龙山陶韵”黑陶

齐鲁大地孕育了千年流传的华夏文明,各种各样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的齐鲁大地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这个暑假,我与其他八名同学组成了“龙山陶韵”调研队,对黑陶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情况展开调查研究。

在进行调研采访时,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在谈到传承发展问题时,德功黑陶的胡新苗老师表示,按照目前的现状,可能黑陶坚持不到十年。老师也提到了另一个做木鱼石的朋友,那位老师表示木鱼石可能五年都坚持不到。对于这种情况,原因很复杂。其一,黑陶的制作是非常精密的手艺活。掌握这一门手艺,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而这段时间内对于学习者来说生活其实是没有保障的,毕竟传承人培养徒弟单纯发工资的话也是承受不了的,更何况并不是愿意学就可以了的,这个还要看很多其他的个人因素。大部分的非遗文化在传承方面都有这种问题。其二,对于市场来说,近两年随着政府政策要求的提高,对于各种工艺品市场的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而对于一般人来说,黑陶的实用性、艺术性、观赏价值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比如,如果有人要庆贺乔迁之喜,拿一对青花瓷去就只会觉得典雅,但如果拿一对黑陶瓶去,可能会不太受欢迎。只有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才能真正从根本上保证黑陶存在的必要。其三,每一件黑陶作品都需要人手工打造,这也决定了效率不能像大工厂一样大规模批量生产很多精美的陶器。大部分的黑陶厂一个月会开两次窑,这样的效率和机器生产是没有办法比较的。

对于如何更好的传承黑陶文化,我认为,首先,政府必须认识到,黑陶文化是可以作为城市名片的独特的存在。对于黑陶文化的不重视对黑陶文化的传承有着极大的影响。不仅在政策上,在经济上也应该有所表示和帮助。其次,黑陶工艺传承人之间应该形成紧密联系的网络,不仅是简单的商业竞争关系,更是为了传承黑陶制作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并肩作战的盟友关系。再者,要在保证黑陶的固有特色的情况下,适应消费者眼光,创新多种多样的黑陶产品。

科技和人类发展得太快,快到把很多东西都落在了路边。与物质文化相比,非物质文化尤其容易被落下。不仅仅是这次调研的主角黑陶,其他的非遗文化,甚至只能通过视频才能看到。有一个离我非常近的例子,我的外公曾经是一个茂腔剧团的团长,但就是短短几十年间,茂腔已经灭绝了,没有任何资料记录,他只存在于记忆里,如今很多的非遗文化还没有被很好的保护起来,即便他被认定成了非遗文化。

黑陶文化经历了数千年,早已不是简单的器皿,更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象征,远古祖先智慧的证明。极速前进的现今,它不是可以随意丢弃的负担,而是推动中华文化在多民族文化中更加熠熠生辉的推进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8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游奇石之园,觅奇石之美,文化传承刻不容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对灵璧石有更深入的了解,安徽财经大学奇石文化小队七名成员经过充足的前期准备之后于7月13日前往当地奇石文化园,对灵璧奇石做更深一步的探究。调研团队在灵璧奇石文化园入口处…
山东大学“临工行”拆装车辆前桥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9年8月20日讯】(通讯员:张广浩)今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班“临工行”认识实习团队来到了临工集团的培训基地,进行了前桥工作原理和拆装的培训课程。今天一大早…
千年龙山陶韵 代代匠心传承
早在大学之初,我就曾听过济南的同学满怀骄傲地说起龙山黑陶文化。自那时起,我便对这份诞生于千年之前并流传至今的古老文化心怀敬意与憧憬:一种能够承载人类文明进程的文化到底是怎样的?这个暑假,我与其…
支教第十二天
支教12天在7月23日,“清风禾露”支教团迎来了新成员到来的第二天。这一天的天气依旧是闷热且使人躁动,经过了第一天下午的洗礼,新成员已基本适应了江海小学的孩子们,每个学科的负责人从早晨开始,有条不紊…
支教第十一天
为促进团队新成员能更好的了解工作,融入孩子之中,“清风禾露”支教团老成员与新成员于7月22日上午进行交接,为新成员能更好的适应支教的生活做好准备。新成员于7月22日上午到达学校,老成员与新成员进行一对…
集大学子暑期三下乡:垃圾分类入我心,美好环境始于行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乡建设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条件改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整治也面临着多重问题。与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堆积成“山”,不仅侵占了农村的大量土地,而且还会成为苍蝇、蚊虫等病虫害滋生的温…
挥洒汗水,激扬青春
8月19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晨希支教队的队员们带领着孩子们进行了第一届榨茨河村趣味运动会。本届运动会旨在“提高学生素质,丰富课余生活”。山村的孩子由于受场地和物资的限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也…
“南北同路人”团队于成都市展开调查
为进一步展开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调查两性平等问题现状及观点,山东理工大学“南北同路人”团队于7月21日下午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公园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团队对于四川省的相关工作由此开始。此次社会实践…
绘画课,领略“一带一路”的发展
8月7日,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沿线地区教育、学术等人文方面的交流,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以绘制“一带一路”风景下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开展支教活动。活动伊始,实…
不惑之年坚守匠心,余下人生还要接着“玩”
“其实啊也没啥,就是喜欢嘛,喜欢这个影雕东西,就坚持着坚持着,也就坚持了这大半辈子”影雕大师张程先生爽朗的笑道,“我其实也没你们说的那么厉害的,过奖过奖,影雕这门艺术,是我所这大半辈子坚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