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苏州大学“新时代江苏红色文化基地的探索—以南京、镇江、南通为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继续实践活动,前往南京市雨花台参观学习。
雨花台风景区的核心是贯穿南北中轴线的烈士陵园。大门内三面环山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座烈士群雕,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花岗石群雕。两侧的环陵大道可直达雨花台主峰,主峰上矗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在纪念碑南边的山岗上还有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着1927-1949年间在雨花台就义烈士们的遗像、遗书和遗物等。
(图为烈士纪念碑)
实践团队的同学们首先来到烈士纪念碑广场。在山岗之上,巍峨的烈士纪念碑和天空中飞翔的白鸽,营造出庄严而神圣的氛围,使大家想起了革命先辈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先烈们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牺牲时大多很年轻,平均年龄不足30岁,最小的才16岁。在革命征途中,他们无论身在何时何地,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面对威逼还是利诱,始终忠诚如一,宁死不屈,气贯长虹。他们身上闪耀着理想的光芒,体现着信念的力量,散发着人格的魅力。同学们整齐站立,向纪念碑行注目礼,向革命烈士致敬。
接着,同学们又前往烈士纪念馆,认真学习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尽管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大多都曾前来参观过,但当时普遍由学校组织,且年龄较小,无法深刻理解革命精神。这一次暑期实践,同学们非常仔细地阅读革命先烈事迹介绍,在细节处体悟先行者们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与真实情感。比如南京地下党市委书记孙津川烈士在就义前的中秋从探监的母亲手上接过他最爱吃的梨,咬了一半,还回一半,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儿子不孝了。”“分梨” 故事着实触动人心,值得欣慰的是,烈士母亲坚守南京21年,终于迎来了“津川的战友们”。
(同学们在认真参观)
参观完烈士纪念馆,实践团的同学们心情较为沉重。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在烈士事迹发掘与宣传的工作上非常细致,而正是这些细微之处使同学们对革命烈士有了更加全面真实的了解,更加打动人心。实践团队的同学还从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今年暑假,雨花台开展“大学生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岗位实习”活动,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增加社会阅历,激发大学生留在南京造梦圆梦的动力,也为各用人单位引进优秀人才积累经验、开辟渠道,吸引了一批青年学子踊跃报名实习。同时,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也运用流行新媒体,在网络平台积极宣传,分享发现。可以说,雨花台烈士陵园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发扬上是极为先进的。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教育资源和精神遗产,过去是、此刻是、将来也永远是我们前进奋斗、富民强国的精神动力,是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取得胜利的精神源泉。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如今安宁生活的来之不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72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