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红色基因,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赴平顶山市社会实践团 作者:牛路凡 赵文轩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稳步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我们要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索“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红色精神在新时代扶贫工作中发挥的引领作用,从7月7日开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赴平顶山市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开展了一系列座谈走访、实地调研、旧址参观等活动。

了解扶贫工作,感受致富步伐

为了解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7月7日至7月10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赴平顶山市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来到了叶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叶县支行、西徐庄村等地,与当地扶贫工作相关负责人展开座谈。会议内容涉及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以及产业发展等多方面。通过座谈,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叶县一直在探索多种经营模式助推经济发展,并积极探索党群共建模式,始终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放在首位。一是采取“村级合作社+龙头企业”企地联营模式,二是通过“企业+扶贫车间+村级集体经济+贫困户”扶持加工业模式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同时,参照兰考县“一平台四体系”模式,创新推出“一个中心,三个全覆盖”的工作思路,推行多产业多维度的金融扶贫措施——普惠金融,并且已经取得显著成效。2018是叶县脱贫摘帽之年,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脱贫摘帽不是脱贫攻坚的结束,脱贫摘帽后,叶县认真仍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机构不撤、干部不散、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走进标杆企业,学习先进思想

“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为了探寻农村集体经济的成功路径,7月11日和7月12日,调研团先后来到了叶县龙泉乡绿筑菌业有限公司、田庄乡望三江实业有限公司和仙台镇飞凫发业有限公司,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带贫作用进行了走访调查。在实地调研中,实践队员们不仅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咨询,还换上了工作服,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生产车间,近距离参观生产过程,对企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经有关负责人介绍,队员们了解到:当地企业优先安排附近贫困农户就业,已经为数百位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其中,飞凫发业有限公司还将集中工作与分散工作相结合,并专门设置有儿童娱乐场所,员工可以带着孩子来上班,减轻了员工的家庭负担。由此可见扶贫企业对百姓的真心。在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企业的蓬勃发展也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的成功人士返乡就业投资,为农村集体经济运转注入新鲜血液。当地企业抓住了农村发展的时代机遇,立足实际,注重企业与当地特色优势相结合,把乡村集体经济推上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的道路,同时“输血”与“造血”并重,实现了企业与群众共赢,确保贫困群众真脱贫,不返贫。

探访革命旧址,礼敬民族英魂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为了追忆那段峥嵘岁月,领悟革命精神,7月13日至7月16日,调研团分别前往叶县叶邑镇段庄村、辛店乡桐树庄村、宝丰县烈士陵园和皂角树村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进行参观学习。在段庄革命老区旧址中,实践队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那一段艰难的历史岁月。看着展馆墙壁上的英雄事迹,实践队员们感慨万分,内心都燃起了对革命英雄的敬仰之情和自己的报国之志。队员们还走进了党员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一同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历史的选择》,跟随纪录片,了解更加真实的苦难岁月。离开了革命老区,实践队员们来到一位老人家中。这位老人名叫杨玉民,是那段革命岁月的见证者。得知实践队员们的来意后,老人十分激动的拉着队员的手,讲述自己的那段亲身经历。老人还带着队员们来到自己的房间,向队员们展示自己的收藏,“这套军装,是咱们政府送给我的,还有这本书,是托人从香港给我带回来的……”讲着讲着,老人湿了眼眶,紧紧的拉着一名队员的手,恳切地说:“你们以后都是国家的栋梁啊,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跟着党走,将来为国家做贡献啊!”看着眼前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尽管他的面庞饱经风霜,但他目光依旧深邃,心中依然坚定着跟党走的信念,队员们重重的点了点头,连声道:“一定一定!”队员们离开时,老人将他们送至门外,久久不愿离去,对他们说:“没事,你们下次有空还来,还给你们讲……”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中讲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经过十天的实践活动,队员们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身为大学生,自身所背负的使命与担当。实践活动的结束仅仅是一个开始,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人文素养,以实际行动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听党话、跟党走,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59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陶瓷魅力,继承传统文化

为了解陶艺历史,感悟陶瓷制作魅力,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2022年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来到洪凝街道中心社区,开展陶瓷制作学习的社会……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国画魅力

为深入了解国画在当今时代的演变过程,体验中国传统艺术文化。2022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来到国画教学机构,开展国画绘制学习的社会实践……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练软笔书法,承传统文化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对软笔书法学习的热情。2022年1月19日,“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探访本市书法协会主席团委员于先生家中,并跟随学习软……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刺绣文化,振兴传统工艺

为深入了解刺绣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刺绣文化。2022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持续学习苏绣,并绣制了荷包和团扇作品。刺绣……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青春三下乡:学习剪纸艺术,感悟传统文化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郭沫若先生曾以“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的诗句赞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2006年,剪纸艺……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学民间剪纸艺术,承传统中国文化

为了解剪纸艺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2022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来到洪凝街道中心社区,宣传传统的剪纸文化。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集市中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

辞旧迎新,既往开来,春节在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与传承中已经成为一个盛大的历史文化传统,在炎黄子孙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忙着置办年货,街道集市开始张灯结彩……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游览诗词圣地,感悟泗河文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寻根文化梦之队队员周鑫于1月19日走进了济宁市泗水县“川上诗文文化广场”进行游览,感受文化气息……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吟咏华章 声扬聊大 文学院举办团支部朗诵主题活动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当代青年风采,传递青春正能量,3月30日,文心读书会、文礼思辩协会于西校区3#a116举办“声生万象,诵…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大学生点亮社区服务之光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社区居民需求,致力于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推动社区…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最新发布

寻访革命遗址,学习英雄事迹
8月12日,为深入了解白洋淀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艰苦的斗争生活和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资环学院赴雄安新区“重温红色记忆,助力新区建设”小分队来到了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进行观摩学习。雁翎队纪念馆是全…
三下乡感悟:化为晨星,心系童情
山路环曲盘旋,白雾萦绕群峰,绿色的山野,湛蓝的天空,潺潺的小溪伴随着志愿者老师们地惊叹泠泠作响。七月,有烈日下的聒聒蝉鸣,有稻田边的池塘荷花。“溪水声声留我住,荷花朵朵唤人回”。心中不由得浮现…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雨湖公园问卷调研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暑期三雨湖公园问卷调研(通讯员王凯)本暑期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已进行到了第三天,三下乡相关活动正在有条不紊的展开,为了得到更多群体对垃圾分类的看法和建议。在2019年8月12…
探荣迹雁翎纪念馆,继薪火精神永相传
8月1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雄安新区“重温红色记忆,助力新区建设”小分队来到白洋淀文化苑景区对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进行走访调研,了解雁翎队神出鬼没、英勇顽强地打击日寇的壮观场面和光辉战斗事…
安徽学子三下乡:以字为笔,以文为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月7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说文写字”支教团队来到祁门县雷湖中心学校进行暑期支教活动。本次三下乡以“汉字与中华文化”为主题,旨在改变学生对语文课堂刻板的印象,使学生们能够从新样的语…
走进张得镇 了解基层民情
2019年8月1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关于十五规划在乡村实施情况的考察及调研”实践队为了了解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情况,乘坐大巴前往许昌禹州市张得镇。走进实地,了解民情。首先,…
全民出游新时代,康养旅游成新潮——记特色小镇下的康养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
现如今,中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逐渐成为休闲度假游的主流。2019年暑假,安徽大学商学院赴池州市调研团队青阳小分队以特色小镇基础上的康养旅游发展情况为主题,展开了一次暑期社会实践…
山青社会实践团志愿者带领营员开展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网济南8月9日电(通讯员李曦晨)8月11日,山东建筑大学山青社会实践团队带领大家在山青世界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今天是实践的第三天,由于收到台风影响,阴雨天气持续不断,但这并没有消减志愿者的…
变废为“保”调研团赴惠民县生活垃圾处理厂调研
2019年8月5日,变废为“保”调研团来到了滨州市惠民县生活垃圾处理厂进行调研。本次调研活动旨在了解惠民县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在垃圾分类回收新政策的推动下惠民县生活垃圾处理厂做出的相应的改…
变废为“保”调研团赴惠民县环卫处调研
2019年8月6日下午,变废为“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滨州市惠民县城市管理局进行实地调研,团队成员与环卫处的闫主任就目前惠民县的进垃圾分类政现状以及要进一步推出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讨论。首先,闫主任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