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民间剪纸艺术,承传统中国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猫巷✨

为了解剪纸艺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2022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来到洪凝街道中心社区,宣传传统的剪纸文化。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郭沫若先生曾以“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的诗句赞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可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艺术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寓意着纳福迎祥、祈求生命,而且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此次社区剪纸宣传实践中,首先,实践队员进行自我介绍,并向社区群众简要说明此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希望通过本次学习实践,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对美的认知能力,呼吁群众继承传统中国文化。随后对剪纸技艺展开介绍。第一,对中国剪纸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具有多重社会价值;第二,对中国剪纸近现代的发展进行介绍,让群众了解到其光辉的历史,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过去一直公认造纸术是蔡伦于公元105年前后发明的。后来陕西省扶风县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专家们认为纸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要提前到汉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时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主题与内容,例如在建国初期,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的剪纸,这也证明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表现生活。2006年,剪纸艺术遗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紧接着,实践队员分别在百度、爱奇艺等网站找到了多个高播放量的民间剪纸教学视频,并与社区群众一同观看。一方面,此举可以让群众了解剪纸的实践操作,对民间剪纸技艺产生一定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拉近实践队员与社区群众的距离,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最后,实践队员为社区群众准备了剪刀和红色彩纸,准备进行实践教学,考虑到难度及实际操作可行度,实践队员选择了对应即将到来的春节的年味剪纸,和社区群众一同制作新春窗花,四角对称图案的剪纸,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实践起来是需要花费一些功夫的,尤其考验人的细心与耐心,一叠、一剪,纸和剪刀在社区群众和实践队员手中活了起来,经过两人的共同努力,最终呈现出许多精美的作品。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21世纪,是一个多元变化的时代。民间剪纸要在这样的时代站稳脚跟,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需适应人们多元化的需求。我们在继承并发扬民间剪纸技艺的同时,当务之急是让民间剪纸得到有效转型,使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贴切,才能使民间剪纸文化长期有效的流传下去。在如今发展迅速的互联网科技信息时代,我们可以结合利用互联网等网络新媒体平台,例如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加强推广宣传,以此使得群众能够对剪纸文化得到了解和认识,此外,作为教育传播的重要场所学校也应实行相关的措施来推广普及传统文化,例如通过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或讲座活动,以此使得学生们能够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以及对此产生兴趣。

通过本次对剪纸文化的宣传及剪纸技巧的实践操作,可以看出剪纸可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人对美的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耐心,对人的智力和性格方面都有好的影响。我们应当携手保护传统文化,并将它们代代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5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练软笔书法,承传统文化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对软笔书法学习的热情。2022年1月19日,“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探访本市书法协会主席团委员于先生家中,并跟随学习软笔书法,感受软笔书…
传承刺绣文化,振兴传统工艺
为深入了解刺绣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刺绣文化。2022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持续学习苏绣,并绣制了荷包和团扇作品。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
孝贤故里的建设,孝贤广场的意义与现实价值
1月20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赓续薪火,文化流长小队的一员,为调查我的家乡鱼台对于地方特色“孝”的建设,我来到了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孝贤广场,探索它的意义与价值。今天,天气寒冷,让人感觉空气的味道都…
曲园学子青春三下乡:学习剪纸艺术,感悟传统文化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郭沫若先生曾以“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的诗句赞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2006年,剪纸艺术遗产被列入第一批…
周游故里,文化地标的建设
1月20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赓续薪火,文化流长小队的一员,游览了我的家乡鱼台,看到了近几年来家乡的变化,鱼台的文化地标“孝”几乎遍布了鱼台各地,传承孝文化,大家在行动。一早,我们出发游览鱼台,了…
寒假社会实践会议记录
中国青年网济宁2月5日电(通讯员李梦茹)为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且遵守国家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不得聚集的号召,曲阜师范大学赓续薪火,文化流长实践队特地举行网上小队腾讯会议,以便进行实践…
回访孝贤故里,体会孝贤品行
中国青年网济宁1月27日电(通讯员李梦茹)为探索千年古县鱼台的“孝贤”文化,弘扬、传播孝贤品行,曲阜师范大学赓续薪火,文化流长实践队于1月27日来到了孝贤故里——鱼台,游览古县鱼台,探索鱼台的“孝贤”…
“剪”下生彩,织就未来
“剪”下生彩,织就未来剪纸流韵团队中南大学文新院汉语言文学2004班刘希返乡社会实践剪纸流韵团队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团队。2022年1月18日,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的需要,团队成员来到了河北…
致敬峥嵘岁月,杏坛溯源红色行
致敬峥嵘岁月,杏坛溯源红色行——杏坛溯源之京城寻梦实践团“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历经风雨,终于留下了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光辉…
幸“盔”有你队第三十五次线下实践
幸“盔”有你队第三十五次线下实践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生命安全已经成为人们首要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人们骑电动车佩戴头盔情况及人们的心理,并宣传骑电动车需佩戴头盔的思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