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的年轻绣娘,从西南到江南,不变的是热爱,传承的是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支持,匠人守护,民众关注”的大背景下,基于苏绣发展现状,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寻绣归”暑期实践团队来到苏绣小镇——苏州镇湖,为探寻苏绣发展新未来展开实地调研,以青年之力交出了最美好的传承答卷。
缘起 想学我就去了
李欣芮同学正在绘制苏绣底稿。张稆屹摄
团队队长李欣芮来自重庆,就读于南京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川妹子。与苏绣缘起于对江南水乡的那一份古典情怀。初中时的李欣芮酷爱看古装剧,她深深地为古典文化的典雅,庄重,多彩着迷,面对磅礴深厚的中华文化,她说她就像是一个手足无措的孩子。她说:“我做不到影响别人,那我先改变自己吧。”于是,她开始学习古典舞,学习七弦琴。最终,她的目光落到了苏绣上,既圆了她的江南梦又散发着悠远的古典韵味。
从西南到江南,初到南京的她在贴吧找到了老师的联系方式。这个直来直去、无畏无惧的川妹子当即买了一张火车票直接到镇湖找到了老师,登门拜师学艺。“想学我就去了。”谈及这段拜师,李欣芮只说了这么一句,没有那么多理由。也许是十八岁的热血,也许是川妹子的性格让她多了一份勇往直前的无畏和说一不二的果敢。
执着 江南水养人
在学校忙于学业和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抽不出那么多的时间,但她还是每周末有时间就会去苏州,有时候当天来回,有时候住上一天。在过去的一年半里,李欣芮独自奔波于南京与苏州,去苏州的车票都已经积了好大一摞。往来耗时六个小时,披星走,戴月归,这是她学艺的真实写照,最忙的时候,早上五点就得起床,扛着一米的绣架赶车前往苏州,晚上又得在十一点半宿舍关门前赶回学校。白天在老师家除了中午吃饭的半小时,其他时间一直坐在绣架旁学习。
李欣芮同学作品《合欢》。张稆屹摄
“平湖千顷浪花飞,春后银鱼霜更肥。菱叶饭,芦花衣,酒酣载月忙呼归。”师父的家就在太湖边上,她和师父都喜欢临着窗搭起绣架,每每眼睛酸涩的时候,抬起头望过去就是泛着潋滟水光的太湖。在过去的一年半里,她吃过太湖里的鱼,看过日暮下太湖里晚归的打渔船。看过春夏,也听过秋冬。她说:“我一直都觉得,一定是这里的灵秀的山水才养出了这些心灵手巧的人儿。”拿起绣针,直爽泼辣的西南川妹子在江南水乡的浸染中觅得了她的初心。回首这一年半与苏绣的接触,她颇为自豪:“有时候觉得自己是幸运的,绣出的第一幅作品就被师父的婆婆师姐称赞,还算是个有天赋的。断断续续的竹子梅花荷花玉兰兰草 蜻蜓蝴蝶二十四桥什么都绣过。除了第一幅作品舍不得卖之外,后来绣的小玩意儿做成小屏台,扇子,挂框都寄放在师父的店里售卖。也算是一笔收入了。”
传承 担起承上的责任
今年暑假,李欣芮和她的朋友们组成了“寻绣归”暑期实践团队,一起探寻苏绣的前世今生。团队成员来自各个不同的省份,一放假就踏上了镇湖“寻绣”之旅。从古至今,都是女性从事刺绣的较多,“寻绣归”暑期实践团队里却有一位来自天津的“绣郎”,他就是孙鹏晖同学。虽然面临着诸多顾虑,孙鹏晖同学义无反顾地来到镇湖,他表示:“我加入团队的初衷,就是一份对苏绣等传统文化的热爱。只要有一丝希望,我都愿意尝试。”
如今的李欣芮对于苏绣除了不变的一腔热爱,针起针落间,她更意识到了传承苏绣的责任。“我们存在于这个时代,在我看来无非是两种任务,一种是承上,一种是启下。承上者,集古人之智,传古人之慧。启下者,研人类根本,究未来之势。若是问我是哪种,我会毫不犹豫是回答是前者。”
创新 古典与现代的激荡
在实地走访,拜访大师访谈名家之余。团队队长李欣芮同学,以切身实践尝试为苏绣注入现代元素。“球状图书馆是我校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同时也见证着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谈到要融合的现代元素,我脑子里首先冒出的就是它。”李欣芮同学这样说道。于是,她以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为题材,创作了苏绣作品——《绣球》。
李欣芮同学作品《绣球》。张稆屹摄
由彩绘南财图书馆为底稿,经过选线配色,上绷,劈线,刺绣到最后绣成,落绷框裱,历时半个月而成。绣成之后的作品,图书馆如平日实地所见一般,反射着太阳的光亮。小小的一片天空,李欣芮也选择了两组蓝线,八种颜色去表现天空的色彩。在刺绣的时候,李欣芮还加入了自己的发丝。“发绣自古有之,以发入绣,这代表这一种生命的延续。”
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与苏绣作品《绣球》合影。张稆屹摄
最传统的刺绣手艺,极具现代设计感的南财图书馆,二十岁的年轻绣娘。这不正是对传承最好的一份答卷吗?传承从来都应该是脚踏实地的。亲手握针劈线,亲手看着一副作品在自己手下诞生,赋予情感,赋予生命。苏绣,不再是一个单薄的词语,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传承,与书法,琴艺一样,修身养性。将一点一滴的传统文化刻入自己的生命,这才叫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23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