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6日上午,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长汀产业带动精准扶贫,集美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倾汀一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抵达长汀县河田镇,参观绿之梦家庭农场、新农人葡萄园及河田镇扶贫办,通过访谈、实地考、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长汀县河田镇产业带动脱贫现况及优秀脱贫单位的先进经验,并且加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意识能动性与素质修养。
生态种植助扶贫
红土地上放飞“绿之梦”,让绿色赶走贫穷。“倾汀一夏”实践队来到了“绿之梦”家庭农场,农场负责人范女士先给实践队员们讲解了绿之梦的商标“贞美”的含义:一双勤劳的手,写有贞美二字的绿洲,双手寓意农场主人靠着一双勤劳的手一步步开创自己的事业,“贞”字取自农场主人易小贞女士的名,“美”字体现了农场的生态之美、健康之美、质量之美,水则是长汀精神的生生不息。
随后,实践队员们跟随着负责人来到了农场里种植基地参观农场的果蔬以及农场的规划布局。通过介绍,实践队员们了解到“绿之梦”农场集采摘、体验、农家乐、电商、土地认养一体的多元模式。当实践队成员提到“绿之梦”家庭农场曾被评为“产业带动脱贫示范场”,负责人则表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绿之梦”家庭农场在致富过程中,主动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与河田镇的23户贫困户结对挂钩帮扶,为贫困户提供种苗、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并签订了农产品收购及劳动就业合同。本着带动一方人,致富一片人的精神,在自身发展致富的过程中,坚持带动乡亲发展、走向共同富裕。
返乡创业沐党恩
在政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来到了激励性扶贫项目的产业“新农人葡萄园”,受到了葡萄园园主之一的赖斌先生的迎接。初入葡萄园,垂下的枝条——一帘幽梦使人陶醉,晶莹的葡萄挂在藤上,还有那红的热情的火龙果,仿如伊甸园一般的美好。在参观与访谈实践队了解到,葡萄园的运营模式为以多品种作物种植业为基础,开展农副产品采摘,自助农家乐等相关项目,未来还计划开发自助钓鱼,自养农作物等项目,并且对接公司保持合作关系,打造好口碑坚持诚信种植,把品牌规模做大,以此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这项产业之中。“新农人”产业以外包田地给贫困户,保价回收种植的农产品,并教授种植生产的技术,激发他们的自主劳动意识,自主脱贫意识,使他们脱离激励性扶贫项目后,也能够自养自足,不再返贫。园主之一的赖斌先生是2014年毕业与福建省农林大学的创业大学生,回到自己的家乡长汀,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在河田镇建立了“新农人”农作物种植园,凭着对土地的情怀和对家乡的一腔热血,葡萄园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种植作物的品种越来越多,园区的环境也越来越好,增加了许多贫困户的就业岗位。“新农人”与政府进行合作共同开发该激励性扶贫项目,使许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劳动所得能够支持正常的生活开销。
精准施策促脱贫
最后实践队来到了河田镇政府的扶贫办,结合参观绿之梦家庭农场和新农人葡萄园的经历,向扶贫办的政府工作人员了解了一些关于河田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措施。在交谈中,实践队对于精准扶贫中的“精准”二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精准确认贫困户,精准帮扶贫困户,精准实现贫困户的脱贫计划。了解到了河田镇当前阶段的目标为稳定持续脱贫。实践队成员们认识到了个体经营主体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激励性扶贫,教授贫困户生产技术,传授致富经验,扶贫应扶志扶智相结合,才能使其脱贫后不再返贫。同时实践队还了解了当前河田镇乃至整个长汀县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贫困农户在学习种植或养殖的技术上有可能较为困难,二是对于精准扶贫稳定脱贫,防止返贫的后期更进的真实性还存在困难。精准扶贫不仅要使贫困户摆脱贫穷,更要使他们重视自身发展,摆脱“等,靠,要”等思想。
实践队在河田镇镇政府的带领下,实地走访激励性扶贫项目的示范地,了解到绿之梦家庭农场,通过“家庭农场+农产品电商销售+采摘、体验、观光”为一体的综合经营型的模式,来带动更多劳动创业,实现家庭经济增长,真正做到带动一方人,致富一片人;同时也认识到新农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等自身整体资源优势,形成”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认种果树、建立机制、开设讲坛的方法,激发贫困户创业热情,致力改变”等要靠“思想,达到”输血更造血“的扶贫效果。同时实践队采访了河田镇扶贫办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激励性扶贫项目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够使贫困户掌握种养殖的技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还可以有能力自己养殖,但同时有些贫困户存在着思想上的贫困,因此扶贫工作要做到扶贫先扶志,扶贫优扶勤,扶勤不扶懒,实现既富钱袋又富脑袋。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政府要做到精准施策,群策群力,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正一步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流砥柱的我们,更要积极到基层建功立业,在自我的奉献中实现人生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00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