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7日下午三点,小树林“上下求索”支教调研队在白马村小学宋光宝老师的带领下,去往白马村特色农业百香果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在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小路走访了几户脱贫的人家,并对他们的生活情况进行了简单地了解。大多数脱贫的村民表示政府给予了他们很多的帮助,包括对农户种植成果实施相应的奖励,以奖励代替补贴;还有对贫困户进行了至少一个月一次的具有针对性的帮扶等。我们注意到,基本每户人家都会种植一些农作物,包括水稻、葱、茄子等,而且农作物是很多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
白马村种植基地距离村民居住地较远,沿途有草原、沼泽等复杂地形。有两名队友途中陷入沼泽地,在宋老师的帮助下顺利脱险。我们了解到,受复杂地形影响,当地交通基础设施欠缺,百香果产品采取原始的徒步、挑担的方式运输,运输效率低且难以成规模运输,利润低。同时,当地湿地较多,难以开发利用,只能种植粮食作物水稻等水田产物,缺少经济作物的种植条件。再者,当地降水量大,河网密布,稻田四分五裂,人均耕地面积小,大多数人只能自给自足。
到达百香果种植基地后,我们了解到,该基地合理利用垂直地形,巧妙地搭建木架,使百香果层层生长,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空间。虽然被不同的山体分割开来,但整体种植规模依然较大。木架下有很多天然小水沟,灌水十分便利,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排水。
同时,从果农的口中,我们了解到,去年的白香果生长规模远比今年多得多,而每年百香果的生长数量变化幅度会很大,除去气候因素,当地农民怀疑是因为空气中的某种细菌影响了百香果的生长,但确切原因至今没有调查清楚,有关扶贫工作者到底有没有切实帮助果农调查原因,目前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此外,当地百香果产业带来的贫富差距也很大。整个村子有三个百香果收集站,以较低的价格收集村民种植的百香果,然后将其运输至广东、北京等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以平均每个两三元的价格卖出,这三个百香果收集站利润颇为可观。但对于果农来说,较重的化肥、农药负担,较低的百香果售出价格,使他们几乎无利可图。如何充分发挥百香果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带动果农一起脱贫致富,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在回来的途中,有几个大水塘,养殖各种水鸭、鱼类。我们了解到,大水塘都是私人所有,当地农民出于算账难,责任分担难等原因不愿意共同投资水塘,共用有限的水塘发展渔业,这种心态到底利弊如何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本次考察百香果基地之行,帮助队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模式、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原因,扩展了队员视野,为下一步家访活动的深入开展做了充足的准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22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