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国少年在罗河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陈蓉

中国少年在罗河

2018年的夏天,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与带队老师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我在庐江县东风村度过了极有意义的十天。

如今支教结束,有志愿者在回忆与孩子之间培养的深厚感情,也有志愿者感叹支教地点的条件艰苦。于我,对这段经历更多的是一种感谢,感谢它作为一个契机,让我真实地了解到中国基层教育的现状。让我明白对于暑期社会实践,我该做并不应当是上交一份打满宋体五号的Word文档,而是真正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是幸运的。在城市中长大,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按部就班地学了下去。看上去平淡无奇的受教育经历实际上却是中国大多数孩子都无法享有的。也许是因为一直在城市的灯红酒绿里生活,我对所谓的农村一直没什么概念,回来后查找了国家统计局在2018年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真正地感受到了什么才是中国的现实。月可支配收入不超过3000元的10亿人,和年可支配收入不超过2300元的3046万人,这才是中国的大多数。他们存在着,他们也沉默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他们而言可能是一种奢望,生存才是头等大事。在素质教育在城市普及之前,他们的孩子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素质教育在城市普及之后,他们的孩子依旧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若干年后,孩子们长大,他们也会来到城市,但却只能成为江浙沪工厂流水线上生产手机电脑的工人。

对于沉默的群体,我们可以把他们当淳朴的好人,也可以把他们当作无知的蠢蛋,但唯独,不能把他们当作空气。

有时候,我们确实会天真的以为,我们接触到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中国。这次支教让我开了眼界,原来基层的教育现状是这样的,原来他们是这样生活着的,如果没有人去改变现状,他们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刚开始的几天,我在接受方面也确实产生不适。可以说这是一个城市人的娇气,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的小题大做。但现实总是无法逃避的,经历了十天的支教,我再也不能轻描淡写地谈乡村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合理问题,我再也不能假装城乡全面素质教育普及完备。以前我看不见的东西,现在全都看见了。

2017年的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说过这样一段话:“农村地区的孩子们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中产阶级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高考依旧是大多数孩子改变人生的最主要途径,而与之息息相关的教育资源分配,实在无法完全公平。暂且以古时科举制度与高考作比较,其一定程度上打破阶级固化,提供社会的阶级流动性仅在前期得到较好效果。随着制度的成熟与发展,科举提供的社会流动性减弱,社会阶级在局部调整之后又重新固化。科举早期,出身于上层阶级的进士仅占25%,到万历年间比例已经上升至80%。今天,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教室坐着的200个学生,也只有不到10%来自农村家庭。“寒门”难出“贵子”,面对这样的现状,才知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终究是汪德温的神童之言。在教育资源相对较差的条件下,“寒士”只能三更灯火五更鸡地熬。求学已然辛苦,加之环境不利,学习有如逆水行舟。

今年高考707分被北大中文系录取的王心仪写短文《感谢贫穷》传播甚广,感动众人。文章写得动人,女孩也自然是聪慧通透,但我们需要明白,她并不是真的在感谢贫穷给她求学路上带来的众多不便,而是在感谢终于战胜这些不利的自己。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不贫穷,会不会产生更多的“王心仪”?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们不应该仅仅为一篇《赞美贫穷》的短文洒下几滴热泪,而是应该努力去做些事情,让寒门的孩子能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支教团队的事;这不是十天能做完的事,也不是一两年能改变的事,这是需要全社会长期努力的大事。

百年前饮冰室主人慷慨大呼:“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如今的中国,虽不比梁任公振臂呼喊时老朽衰败,但依旧有太多需要我们去努力改变。我们是中国少年,我们支教的孩子们更是中国少年。他们身上有灰尘遮掩不住的蓬勃朝气,他们眼睛里有烟雾不能弥散的坚定和顽强。

在支教的十天里,我们用心引导和关爱他们。因为,他们,就是我们。而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少年!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我们是中国少年,我们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86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齐鲁红都”实践团参观山东省政府旧址:忆苦思甜,知革命苦
  中国的发展事业需要党的引领,从党的建立开始就已经决定,一种精神需要一方土地的养涵。青砖架起的简陋会议桌,模糊不堪的镜子,几把破旧的椅子,老一辈我党的革命家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统战指挥,为了迎接 …
致一滴不知所终的汗——四营二十七连学子军训风采
6:00从寝室里跑出来,空调的轰鸣声犹在耳边。清晨的露水无法驱逐的燠热凝结成第一滴汗,滑落脖颈。整整军帽,掖掖衣领,它顺势渗入军训服短袖的一寸布料。6:25早训跑操开始,橡胶跑道上的传出厚重的步伐声,震 …
三下乡:我跨越六年时空,想要成为你
三下乡:我跨越六年时空,想要成为你“我的一生最美好的场景,就是遇见你。”这是两段奇妙的日子。六年前,也是一个盛夏七月,我的生活中多了一群大学生志愿者,他们衣服上“安徽师范大学”六个字格外清晰。六年 …
支教感悟:听我说,“手写记忆”的故事
支教感悟:听我说,“手写记忆”的故事嘿,你听说过那个由14个人组成的奔往庐江县罗河镇的大学生支教团队“手写记忆”吗?没听过啊,好巧,2018年的夏天,我也是第一次听说。遇·新鲜的陌生“咦,现在都用手机电 …
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东洲村调研农产品物流
本次社会实践将会在七八月份进行,因为这个时候的东洲葡萄刚刚到了采摘和销售的季节,而且此时的旅客人流量较大,比较方便我们对大数据的采集工作。主要实践内容包括亲身体验农家乐趣,亲身了解在将农产品和旅游 …
  南航理院传承科普 寓教于乐勇敢探索
  南航理院传承科普寓教于乐勇敢探索  小时候,我们去家乡的科技馆参观,会有年长的哥哥姐姐为我们细心讲解。今天,我们已然长大成为小朋友们眼中的哥哥姐姐,就让时间的转轴画一个圈,跟随着爱益科普团队的 …
美丽中国情,你我共同行
美丽中国情,你我共同行前言“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 …
大山里的脱贫之战
  章丘位列百强县30位,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是地区发展差异大,从2013年以来,章丘市将扶贫解困工作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东横河村位于章丘市曹范镇东南部山区。由于地处山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村集体没有任何 …
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新沙岛调研农产品物流
本次实践活动是从农村物流这个角度出发,结合富阳该地的农村特色,选取其中的一个方面展开调研。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仓储 …
《秋雨如丝青石冷,酱香卤陈兴味浓》——记浙大医学院赴浙江绍兴宣传调研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