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美丽中国,与我同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来源:大学生网报 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大连理工大学实践小组

  美丽中国,与我同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现如今,我国城市居民每人每天能制造1.2公斤生活垃圾。一个家庭按三口人计算,一天就是3.6公斤,一年下来就要制造生活垃圾1.32吨。这一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人口增加等因素而不断增加的数字,将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提出威胁性的挑战。许多发达国家将垃圾誉为“放错地方的黄金”,对垃圾的再利用率已高达80%,而我国对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却只有20%,由此观之,我国加强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已势在必行!

  为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帮助给出可推动垃圾分类回收的措施建议,以促进城市垃圾分类的具体实施,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赴辽宁省大连市美丽中国暑期实践团一行10人于2018年9月4日展开实践,采访相关人员,以调查大连市民对垃圾分类以及回收的了解程度。

美丽70k.jpg

  前期准备

  在深入社会调查走访之前,团队提前阅读了大量环保类书籍,查看了近年国内国际上关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新闻报刊,搜集到了很多数据资料。队员们根据掌握的资料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交流讨论,随即简单采访了几位身边的同学,整理出了数十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为蓝本,制作了3种针对不同人群的纸质调查问卷,发放了1种网络问卷(问卷一主要调查普通市民的环保,尤其是垃圾分类的意识;问卷二针对社区环境保洁类工作人员,从基层深入调查;问卷三针对垃圾分类回收站工作人员,从最后一步调查垃圾分类回收实施情况;网络问卷主要调查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多方筹备后,队长积极联系了大连市大有恬园社区和大连系民城市环境资源分类回收站,预约了本次实践,并安排了实践日的具体行程。

美丽70k2_edited_edited.jpg

  中期进行

  9月4日,上午八时许。实践队队员走进了大连市大有恬园社区开始实践。在社区的文化活动室内,我们受到了工作人员热情的欢迎和帮助指导。队员们向到达现场的社区部分居民、部分周边的学生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发放了纸质问卷一,大家专心致志地填写了问卷。随后,张鹏同学开始了讲座。他首先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垃圾分类回收的原则,宣传了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对环境保护的巨大作用作用及其必要性。然后与观众们积极互动,简单考察了观众对刚刚讲座内容的理解,加深了观众们的理解记忆,活跃了讲座氛围。最后,他热情洋溢地号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为垃圾分类回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家在他的号召下燃起了熊熊斗志!一旁的社区工作人员对他的讲座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表示以后将在社区内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同时,队员们对问卷进行了整理,根据结果改善了其他问卷。

QQ图片20180905161808 (2)_edited.jpg

  上午九时许,队员们走出社区文化活动室,向几位社区居民提问调查了问卷一的问题。随后,队员们根据问卷二采访了大有恬园社区物业一名正在工作的工人,从他的回答中我们了解到,大有恬园社区对环保宣传的实施比较有力度,也收获到了比较可观的效果。社区居民们对垃圾的处理比较合理,都会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关于社区的垃圾分类问题,受访者表示,社区的垃圾分类场已于去年投入建设,预计很快就能投入使用。

ml04.jpg

  下午两点,队员们来到了大连系民城市环境资源分类回收站。得到许可后,队长根据问卷三对一名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她表示:该站是由大连市政府设立的,收来的垃圾主要是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主要回收纸类垃圾,像报纸、书籍、纸壳。当问到她认为大连市的垃圾分类回收现在做得怎么样时,她说:“不是太到位吧,但市民的意识比以前好多了。”。此外,她认为,相对于讲座、标语、派发传单和媒体宣传,最有效的宣传办法是社区活动,学校宣传也很有意义。

meili05.jpg

  下午五点,全体队员们返回学校,并对此次实践做了一个总结和反思。

  通过这次实践,实践团成员们走出校门,踏向社会,对于大连市的垃圾分类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也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我们看到垃圾分类逐渐走向成熟,居民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步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不一样的大连,不一样的中国。美丽中国,与我同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78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专项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面积大约在200多亿平方米,涉及上亿人口。大部分老旧小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给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缺乏活力、与现代城市面貌…… 包颖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洪山区住保局调研实践专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数量已达17万个,涉及居民达上亿人。大多数老旧小区都存在服务功能不全、配套设施不完善、长期缺少维护、难以满足居民较高质量生活需求等问题。在受到资金、区域位置、功…… 王楠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房管局开展交流访谈项目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一项热点民生工程,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改造目的、提升改造效果,明晰多元主体的利益关注点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问题。2022年7月12日,公共管理学…… 张萍萍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烟台大学“济之心,泉之韵”社会实践队—探索黑虎泉,感受人民对泉的喜欢与相依
参与调研的第三天,烟台大学“济之心,泉之韵”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黑虎泉所在区域,与当地的居民对于黑虎泉的文化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济南对于泉文化的理解令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令我们更加迷恋这 …
燕大十三五计划衡水调查小分队社会实践新闻稿
  燕大十三五计划衡水调查小分队社会实践新闻稿  调研背景  国家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乡村少年的“博物馆之行”
  当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让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为了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助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7月下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给庐江县东风村的孩子们带 …
西南石油大学校区第十届学生会第一次学生干部例会顺利开展
  9月4日下午1点30分,校区第十届学生会第一次学生干部例会于第四教学楼301教室顺利召开。此次提前召开学生会工作例会,旨在合理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使学生干部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保障开学后迎新活动和校庆活 …
守护童心 为爱相伴
守护童心为爱相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8月15日,武汉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暑期实践苏州队来到了 …
跨越六年的传承:从支教对象到支教志愿者
  “我希望我们的到来,让你们对大学有了向往与期待。愿前程似锦!”2018年7月,在安徽师范大学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的“结业典礼”上,李继鑫以这句话向孩子们作别。  十天的支教时光,苦与乐都沉淀进 …
烟台大学“济之心,泉之韵”社会实践队—探索济南文化,感受泉城魅力—探索珍珠泉
参与调研的第二天,烟台大学“济之心,泉之韵”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珍珠泉所在区域,与当地的居民对于珍珠泉的文化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济南对于泉文化的理解令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令我们更加迷恋这 …
西南石油大学信息学院各专业召开新学期班会
  9月2日,信息学院各专业辅导员组织召开新学期第一次班会。  班会上,辅导员要求同学们对照自己的“初心”,将过去一学年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了专业学风、班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且思且行,筑梦南粤——大连理工大学赴广州深圳“筑梦南粤”报国企业行圆满结束
为促进学校就业市场建设,为同学们创造深入企业交流、调研与学习,2018年8月1日至8日,“筑梦南粤”企业行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5人先后走访了位于广州、深圳的8家企业,涉及车辆工程、船舶制造、电商、计算机、应用化学、生物科技、生物信息等多领域。…
西南石油大学财经学院召开2018秋季学期第一次班会
  9月4日,财经学院各专业年级分别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班会,由各专业年级辅导员主持会议,2016级、2017级全体学生参与。  班会上,辅导员老师们总结了上学期同学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鼓励同学们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