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让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为了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助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7月下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给庐江县东风村的孩子们带去了别样课程——“走进”博物馆,为乡村少年开拓视野。
东风村条件相对落后,只有极少数孩子接触过博物馆。志愿者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博物馆”的概念、用途和地位,帮助他们明确博物馆常识。为了让孩子们对博物馆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了解,志愿者播放了关于南京市博物院的视频资料。由于受到实践地条件的限制,志愿者只能通过个人笔记本电脑将影像资料呈现给孩子们。但孩子们热情满满,一窝蜂似地围在电脑旁边,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老师老师,博物馆好大好漂亮啊!”“老师,那是古代的东西吗?”宏伟高大的建筑、丰富奇特的馆藏、古老珍贵的文物……小小的电脑屏幕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窗户,他们的眼睛里仿佛藏着浩瀚的星海,与历史擦肩,碰撞出动人而耀眼的火花。
紧接着,志愿者结合团队特色“手写记忆”,以睡虎地秦墓竹简、马王堆T型帛画、竹林七贤砖画作为切入点,带领孩子们感悟手写魅力,进一步学习博物馆知识。志愿者循序渐进,从“睡虎地秦简”的手写,讲到“马王堆T型帛画”的手绘,再引申到“竹林七贤砖画”的手刻,逐步引导孩子们体会博物馆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手写”文化只是博物馆历史长河中的凤毛棱角,但这些新鲜有趣的知识足以点亮孩子求知的渴望。“老师,这是什么字呀?”“竹林七贤是什么?”一时间,一个个小脑袋里冒出了许多问题。
在知识讲解之外,志愿者还以其中几个孩子的名字为例,和学生一起描摹篆书。孩子们紧跟志愿者,认真学习同伴名字的篆书写法。“我想通过这种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志愿者说,当下信息时代飞速发展,但传统文化也从未远离我们。她希望寓教于乐,引导孩子们举一反三,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唤起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老师,博物馆在哪里啊?”这是课程结束之后,孩子们最大的疑问。东风村地处偏远,大多数家庭青壮年多在外务工,对子女关注度不够。因此,孩子们很少有走出小村的机会。志愿者告诉孩子们,除了视频中的南京市博物院以外,中国的城市里还有许多博物馆,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记忆,等待着后人去感悟和传承。所以,志愿者对孩子们寄予了殷切希望,期盼着他们努力学习、积极生活,有朝一日走出东风村,感受世界的瞬息万变和历史的精彩绝伦。
安徽师大志愿者创新教学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下乡,引导孩子们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脚踏实地的实践在历史的宏伟建筑里找寻到属于他们的宝藏。博物馆知识“下乡之行”,让乡村孩子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努力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认识外部世界的窗户。让孩子们知道,在美丽乡村的小世界之外,还有美丽中国大世界,等待着他们去探索、拼搏、发现。
http://www.dxsbao.com/news/1378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