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继续深入,保障性住房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共有产权房制度作为一种新兴的住房保障方式,为处于中低收入“夹心层”的困难家庭带来了福音,也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上各地相继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安居逐渐受到重视,共有产权房的发展前景十分明朗,现实研究的意义重大。
今年暑假,由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13名学生组成的暑期实践小组对南京共有产权房的有关方面展开了为期3天的实地调研。在调研开始前,我们与团队指导老师陈爱武教授进行了调研的计划讨论,并积极参考、收集、整理了相关材料。
7月7日,根据事前调研安排,调研团队成员先后前往南京栖霞区和六合区进行社区访谈。实践团队6人乘车前往选定的地点——栖霞区丁家庄和六合区,对周边小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小组主要选择中老年人作为访谈对象。访谈过程中,小组发现绝大多数人对共有产权房都有所耳闻,但真正了解的不多,对与政府共同拥有一套房的产权没有我们预料中抵触的多。访谈一共获得一百五十多份反馈,这些数据为之后项目持续推进打下了基础。
7月8日,调研小组分为3组分别前往江宁区上坊保障房片区、雨花台岱山保障房片区、玄武区进行问卷访谈,主要调研居民对共有产权房的了解程度。小组采访到了几位欲购房者,他们大多了解共有产权房,可是由于不达标或者申请手续受限,无法购买共有产权房。江宁区调研小组由于有保障性住房入住率低,人流量过少,便更换人流更多的地方作为访谈地点,主要调查政策的普及程度以及具体实施情况。玄武区调研小组主要在玄武湖公园活动。结果显示,接受采访的六十多位居民中只有十几位通过新闻了解过共有产权房,但并未购买。原因包括自身不符合中低产阶级的条件、自己有房不需要共有产权房和并不清楚南京有共有产权房等。其余受访居民均未听说过共有产权房,在听了小组的介绍之后,他们认为共有产权房的政策不错,能够满足中低产阶级的购房需求。此次采访,为研究不同群体对共有产权房的态度提供了数据。至此,调研小组共获得300多份问卷,前期的访谈问卷数据搜集初步完成。
7月9日,小组成员前往了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和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对前几天访谈中出现的问题及在收集资料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咨询,采访到了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保障处的刘女士。刘女士在听取我们的问题后,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共有产权房在南京的实施情况,并且讲述了共有产权房与香港的公屋、新加坡的租屋的不同。我们了解到目前南京的保障性住房只有经济适用房和共有产权房。对于多数申请的人反映申请程序冗长和耗时的问题,刘女士表示由于申请的资格要经过三级审核,需要对比的数据较多,涉及的部门很广,故程序耗时会长。刘女士耐心的解答了我们的一系列问题,还对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课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刘女士总结到目前保障性住房没有办法更好地流通和实施,主要是因为我国法治化程度不够,保障性住房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另外,相关部门无法对一些不良情况进行规整。故共有产权房目前迫切地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这需要我们法科学子更加努力。
此次在南京市的调研,让法治时代下共有产权房调查研究实践团队的队员们增进了对共有产权房的认识与了解,体会到了制度安排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灵活调整调研安排,并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为社会建设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56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