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心怀强国之梦,守卫绿水蓝天——寻访老校友暑期社会实践之寻访代秀兰校友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杜彦锫

2018年暑假,在学校团委号召下,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赴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红色足迹、筑梦大工”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开始了寻访老校友,传承大工红色基因的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以大工红色精神为核心,以科技、文化兴国为主线,对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校友进行了寻访。7月18日我们前往沈阳市的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拜访了在此地工作的代秀兰女士。

5.jpg

  代秀兰女士于1990年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工专业,并于2006年考取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环境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她在工作期间始终不忘母校,时常回到母校参加活动。

  在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楼内简单了解了一下研究院的历史沿革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事迹,便在代秀兰女士的邀请下在一片风景宜人、草长莺飞的生态环保基地里开始了我们的采访交流。我们踏上人造的小木板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景映入眼帘。近处是那绿油油的草地、脚下是那碧波荡漾的池塘,池塘水面上慵懒地散着几只灰鸭、远处则是郁郁葱葱的瓜果树木,同行的队员们都不禁感叹,这才是我们环境该有的模样。此情此景我们的交流显得更加自然而不失雕琢,代秀兰学姐主要在如何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环境专业毕业后的工作环境两个方面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时代不同,吾辈当自强

  记忆穿梭到二十多年前,学姐感慨那时大学生们没有当今如此丰富的业余生活,物质生活虽有所改善但仍然很匮乏,学生们的娱乐方式就是去操场跑步、在学校大礼堂看几部脍炙人口的电影。至于精神世界,相比现在的学生而言,学姐感到那时候学生学习热情要好很多,没有太多事情分心,也就一心一意地投身于学业,自习室、图书馆常年一座难求也是常事。而今迈入新时代,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可以用流光溢彩来形容,但在这繁华的物质生活背后,不能忘记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钻研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吾辈当自强!

  环保,是工作,更是使命

  代秀兰女士硕士就读于环境专业,是我们的亲学姐,她对环境日后工作的态度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不比其他诸如土木、计算机、金融等等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专业,环境专业通常不能产生GDP,相反,我们的工作往往会限制GDP的产生,所以在目前经济发展依然是主旋律的大环境下,我们可能会遇到就业难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因为我们所学知识是为人类的生存、为地球的未来服务的,而我们是为人类在环境上犯下过错埋单的一群人。相比于其他行业的大牛,我们可能很平凡,GDP等数据不足以显示我们的价值,但这眼前的一草一木、这山山水水、这绿水青山都是我们价值的体现,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环境专业未来的工作当做普通差事去处理,我们要有使命感,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伴以一腔热血努力为地球环境做出我们的贡献。

6.jpg

  本次对代秀兰女士的访问让我们坚定了沿着环境专业这条路走到底的决心,我们也坚信,只要努力,祖国的山山水水总有一天会焕发曾经的光彩,这是我们独一无二的特质,也是我们心底的那一片自豪。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牢记学姐的谆谆教诲,继续努力传承大工红色基因,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12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中文系赴河南省博物院开展实践周活动

中文系赴河南省博物院开展实践周活动本报讯11月10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19级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去河南博物院进行实践周活动。经过本次实践,同学……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阳光小分队”为芦山县儿童友好之家的孩子们带来知识与乐趣
小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唤醒了队员们的童粹与初心,他们因队员的到来而微笑;因队员们讲述的新鲜的知识而微笑;因队员的关心而微笑。笑容是如此的单纯、如此的甜蜜、如此的可爱,这样的笑使志愿者忘了这夏日的炎热,忘了一切的一切,必须不负众望。…
广东海大寸金学子探索会泽县的红色文化,感受红色精神
2018年7月21日下午3点,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彩虹糖”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们来到了会泽县水城村扩红生态园学习红色文化,了解红军精神。…
山东大学“美食者与饕餮客”调研队赴上海开展实地调研
暑假的来临伴随着蝉鸣与树影,在这个盛夏迎来了“美食者与饕餮客”调研队。8月10号,负责上海地区传统美食与当地小吃调查研究的队员在南京东路和云南路美食街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  正如梁实秋先生曾在《雅 …
水城村——精准扶贫现状
2018年7月21日上午9点,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彩虹糖”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们来到水城村村委会进行拜访,尹正荣副书记为我们讲解了会泽县整体布局规划的优缺点以及水城村…
缘聚贝雕,力推申遗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海门贝雕,致力于推动海门贝雕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程。2018年7月24日上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的指导老师陈绮雯与贝雕申遗推进小组来到汕头市潮阳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进 …
安徽大学生深入贫困乡村开展特色课程,传播孝行文化
多彩课堂助“乐”学,孝道传承寓“智”教。安徽师范大学“青春孝行”实践团队孝心素养课堂将中华传统与实践纪行精密结合,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孝行文化,塑造趣味化、全面化、创新化的孝心课堂。创意写作,积极 …
安徽大学生积极学习先进思想,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安徽师范大学赴阜阳“青春孝行”实践团队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学习活动,助力“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共建新活力”的党团联动新 …
安徽师大学子下乡支教:用课堂培育爱国情怀
创文促美还乡诺,长践助贫育孝心。从芜湖到阜阳,近380公里,跨越大半个安徽的车程,安徽师范大学赴阜阳“青春孝行”实践团队的15名志愿者来到阜阳市王店镇开展为期15天的义务支教实践,陪孩子们度过一个别样暑假 …
【精准扶贫】湖南商学院学子赴美丽乡村武陵源区----探索快速按下贫困“清除键”
对于湖南省首批贫困县摘帽的武陵源区,成为了我们的调研乡村振兴之道的考察对象。为了更好地了解武陵源区在脱贫攻坚上所采取的对症措施,湖南商学院逐梦益行实践团于2018年8月1日-8月3日来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
西工程大学子走进户县:户县农民画该何去何从
“户县农民画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路在浓浓的、泥土芬芳的、原生态民间艺术的道路上。”刘沣涛老师如是说道。户县农民画源于民间,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剪纸、壁画、年画、刺绣等汉族民间艺术基础上衍变,以朴实的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