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 看如何“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独山暑期社会实践 作者:焦敏荣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笔下朴实而又充满活力的农家生活,也是很多人记忆中的乡村印象。然而在当下,很多农村的现状却是田园荒芜、人口流失。为了让乡村重新焕发活力,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努力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有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三瓜公社就是乡村建设的成功范例之一。7月下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独山实践团队来到巢湖市三瓜公社,对这一发展特色农村经济的成功案例进行实地走访调查。

三瓜公社本是汤山古村落,以前村民们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后来经过全新设计和修整,古村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三瓜公社由 “南瓜农特电商村”、“冬瓜民俗文化村”和“西瓜民宿美食村”三大特色村组成,秉承着“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理念,围绕民俗、文化、旅游、餐饮、休闲等多个领域协调配合、发展经济,使古村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仍然葆有那份淳朴的灵魂。

演示文稿1.jpg

(实践队员在三瓜公社合影 卜凡/摄)

改造老房子,让乡村回归自然原貌

“安居乐业”是中国老百姓自古以来的朴素追求,对于农民来说,盖房子更是人生大事之一。在乡村,可以说每一间农舍都是屋主心血与智慧的结晶,记录着他们生活和繁衍的历史。因此,农村老房子往往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寄托。三瓜公社的建设,就是从保护和改造老房子,让乡村回归自然原貌开始的。

走进三瓜公社的第一个村子——南瓜村,散落分布于道路两旁的朴素而有韵致的农屋就吸引了队员的目光,一栋栋老房子保留着青砖黛瓦的原貌,而只在残损阙漏出加以弥补修饰。

进入一间门头上写着“半汤书屋”四个墨色大字的小瓦房,抬头所见的屋顶也是传统的木制梁柱结构,只是用少许新材料来加固老屋。“这栋房子原先是村口的一家小商店,三瓜公社对它进行了一些改造,就有了现在这家书店。”书屋的负责人面对好奇的实践队员,温和地解说到。她还告诉记者,三瓜公社对三个村子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设计,使每一栋老屋既能保持原貌,又能和其他农舍保持风格的和谐一致和功能的密切联系。如这家与周围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的书屋,既是旁边半汤商学院的配套设施,同时也能满足当地人和游客的阅读需求。

在三瓜公社,发生类似蜕变的老屋处处都是。地处南瓜村中部的邮乐农品馆,早先是一户传统的汤山民宅,三瓜公社在原有房屋的基础上进行加固修缮。现在的建筑外形看似普通,内部设计却很独特。馆内的东面是现代化的电子商务办公区,西面则保留了一个老灶台。现代与传统共置一室,碰撞融合,营造出别样的格调。而位于冬瓜村的烧酒坊,原本是最普通的民房,公社结合古建筑风格对其进行适当改造。如今的房屋,木格子窗与木楞方桌相搭配,身处其间好似进入古代的酒楼,这既与烧酒坊酿酒售酒的身份相符合,也与四周的环境完美统一。三瓜公社对老房子的合理保护与改造,既适应了现代生活发展的需要,也留住人们的了“乡愁”。

演示文稿2.jpg

(半汤书屋负责人讲述老屋的故事 卜凡/摄)

结合互联网,让乡村重新焕发活力

“男耕女织”的传统农耕文明在中国延续了千年之久,但随着近代科技的革新,这种单纯依靠农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农村越来越留不住劳动力,也更难以吸引年轻人。在新时期发展乡村经济,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农业和工业、服务业相结合,才是振兴乡村的应时之举。对此,三瓜人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改造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利用“互联网+”发展农村经济,需要让农民学会应用互联网。紧邻半汤书屋的半汤乡学院,就是一所服务于乡村建设和农村电商的培训基地。记者进入乡学院深入采访,经理彭先生告诉实践队员,“在三瓜公社中从事电商工作的人员,很多都曾是乡学院的‘学生’。这些学员不仅有当地人,也有被吸引过来创业的外来年轻人。目前乡学院还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团,向他们传授农村电商培育、发展的经验和乡村建设研究、实践的理论。”就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乡学院就又迎来了它第40期专题培训班的外来学员。记者之后又通过查询官网了解到,半汤乡学院自2016年5月成立后,前来三瓜公社本部参与专题研修培训的学员已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75个县(市、区),人数超过2000人。

运用互联网,三瓜公社的居民现在足不出户就能就业、创业。在公社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工作的杨阿姨是半汤原住民,她在同记者交流时表示,“在村里工作很方便,老人和小孩都能照顾到,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半汤米酒店的负责人李姐,则是接受电商培训后到三瓜公社参与创业的外来租赁商。性格开朗的她告诉记者,来三瓜之前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创业后她越来越觉得人生还是应该不断向前冲。正是对“互联网+”技术的充分利用,使偏远落后的小村庄迅速变成充满活力的新农村。

演示文稿3.jpg

(半汤乡学院彭经理向队员介绍学院情况 卜凡/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83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南京大学New Aging Team团队:老有所依,长护为安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严峻形势。“医院不能养,养老院不能医”的的困境成为重大社会民生问题。为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第六大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因此,我们聚焦老人护理问题,探索我国刚起步的长护险制度…
城区建设旧貌换新颜——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昌市襄城县观察团
  7月7日,轻风微微吹过,闷热的空气生出几丝凉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昌市襄城县观察团早早收拾好东西,坐车来到了襄城县城中村改造区附近。  我们刚刚下车,便看见一群早起的老人正围坐在树下闲聊,周围透 …
改革四十载,匠心亦不惑(二)|“新时代,强国梦”实践团:“匠人”是这样炼成的
  “实事求是地把手里的活干好,这是咱们的本分。”——刘家玉。  30年前,他意气风发,来到聚龙;30年来,他把青春与汗水挥洒于这片沃土;30后,他受企业上下尊重,成为车间中的“技术大拿”……  8月3日 …
结束的欢喜,离别的悲伤
& 160; & 160; 太阳升起,阳光洒满了校园的每个角落。走出宿舍,感受清晨的阳光浴,享受着微风,仿佛所有的一切都在为我们的三下乡结尾做美好的铺垫。…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
7月27日,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帆启航”社会实践队已在廉江市石城镇山头小学支教第11天,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跟孩子分别的时候,仿佛开班仪式还在昨天。…
山东大学"晨曦"社会实践队赴四里村社区调研
人的口腔一直是比较重要的,无论吃什么都是从嘴巴进去的,虽然有时候并不是完全正确,但还是说明了口腔的重要性,因为它是身体能源的重要来源途径。因为接触的东西纷杂繁多,所以也有一句话就是病从口入。那么这 …
青年中国行——“九河新图 筑梦金滩”实践调研团前往戴庙镇王常庄村进行调研
8月5日上午,调研团在县滩区综合协调组、包保乡镇工作组、乡镇分工及业务人员陪同下,前往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戴庙镇王常庄村进行实践调研。…
给你诉说山那边的故事
三下乡 支教 地理…
“五所不能”社会实践团队进行问卷处理
经过前期的问卷查阅以及对SPSS的学习,“五所不能”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30日把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整理。首先,负责人将403份问卷进行分组,每位队员负责80份;然后队员将自己负责的问卷录入到Excel表中,为后期 …
共创美好青岛之志愿服务
为了全面了解青岛公交系统对塑造青岛城市形象以及便利市民生活的影响,为了深入体会青岛公交集团的服务理念,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社会实践队于7月23日到7月26日赴青岛李沧公交公司进行参观调研。队员们利用四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