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册千卷,难辨纷纭。为生动再现百年理工校史变迁历程,多角度探索理工人、理工事、理工情,7月19日,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百年青史,理工情”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退休教师张明家里进行专访。
当日上午,在队长马瑞菊的带领下,实践队准时到达张老师家门前。书香淡雅、墨韵飘香,97岁高龄的张明身着白衣衬衫出门相迎,他待人和蔼谦恭,连客厅也提前摆放好了水果。在探访中张老师回忆,他是1964年来到河南理工大学任教,历经几十余载,无数往事、回忆慢慢在老人娓娓话语间重新浮现。
“1964年,我从省城濮阳调来焦作矿业学院任地质系主任,那时学校仅有一栋楼房,一层用作教学楼、二层是系办公室兼教研室、三层则是实验室,虽然时运艰难,但师生共济,相处融洽。为响应国家建设要求,学校开设有地质系、采矿系、马来主义系等系种,1968年以前我校只招男生,但68年以后,随着国人思想的逐渐开放,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女性人才的培养,学校也开始招收女性学员,这才诞生了咱建校史上第一对青年伴侣。”谈到此,队员们被张老师的幽默逗得忍俊不禁,老人也跟着笑起来。
“学校前身是福中矿务学院,当年福公司在焦作开采优质煤输送到英国皇宫,因为缺乏专业的煤矿开采技术,所以在这办学堂。在我来校之前,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校史馆已经落成,但当时我们叫做工程馆,往西是学校的西大门,很有复古风格,但70年代因扩建需要被拆除了,现学校还保留解放前期建的二七大罢工指挥部。现在我年纪大了,但每次看到这些旧址时,心中难免有些感殇”。回忆起往事,老人微笑着的脸上不禁平添了几分伤感。
“中国自古主张‘无煤论’,但多年来煤炭都受外国控制,直到李四光任地质部部长,发现中原大地蕴藏的丰富煤炭资源时才有所改观。所以早期地质系以普查煤矿资源为主,放大镜是当时寻找煤炭最先进的设备,后期是以配合地质勘探、野外实地勘察为主,而云台山是我与学生勘察煤炭的主要基地。当时,国家为解决井下瓦斯爆炸、冒顶、积水等致命性问题,要求老师带领学生下井进行实地考察,我们的老师都认真负责,十几年来仅发生过一次事故,但那一次却是我永生的痛。”
在听完张老师真情的讲述后,队员们还邀请老人为即将报到的大一新生录制入学寄语。老人目光坚定,满怀期许地对着镜头说道:“热情欢迎新同学,我校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还从国内外聘请专家教授,为同学们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文明美丽的校园,大家能珍惜学习机会,在这里度过四年充实、快乐、难忘的大学时光。”
三小时的访谈接近尾声,张老师站起身来与在场每位队员握手言别,为感谢张老师接受访谈,队长马瑞菊亲手为老人献上由队员亲手制作的贺卡、书签等纪念品。访谈活动虽结束了,但老人真诚的讲述和纷繁的感怀让队员们难以忘怀,同时也让实践队对理工校史校情有了更多了解和感受,为实践队追溯理工历史渊源、进一步培养实践队员的爱校情怀增加新助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31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