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而言,数学教学仍然偏向演绎推理能力的锻炼,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上,似乎想把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放到一个推导的逻辑框架里去教。对于如何发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够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说是将归纳推理束之高阁。在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重演绎而轻归纳的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在概念教学中,侧重于教授以概念的解释和运用来解决问题。同时,忽略了对概念化过程的分类和概括的教学。
(二)在教学公式和定理时,会出现过于看重公式和定理的证明的情况,轻忽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观察、归纳、猜想中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三)教习解决问题时,太侧重完整、简洁的解决方式,忽视了让学生一起思考,在逆境中寻找突破的过程。
本质上,科学认识永远是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习演绎推理的重要性,这一现象下其实掩盖了另一个重要事实。归纳推理在数学的实际创造活动中起着不可缺少的观察、归纳和推测作用。在数学教学中陷入重演绎轻归纳这样的窘境,原因绝不是单一的。
第一,受教材间接或无形的方式的影响。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数学科学知识不断涌现、累积,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研究和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应当将最重要的资料与演绎法联系起来,方可达到有效传承。所以,为教学所编写的材料表现出了对演绎推理的需求,教师对知识进行梳理和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可是一部分教师未能在为教学讲课所编写的教材上潜精研思,在课堂上也只是单纯地重复课本内容。这就容易导致局面的失衡。
第二, 在灌输式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片面追求升学率。重学习成果轻学习过程,只是一味赶教学进度,减少教学时间,这种失衡的学习模式是导致演绎倾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对偏演绎轻归纳现象进行分析时,也要注意避免盈满则亏,出现过于倚重归纳而看轻演绎的现象。认为推演是由一般推论到特殊推论。演绎的方法论并不能引出新的结论,只有归纳才能打开新的局面。这种看法也是片面的。因为认识了一般并不意味着了解所有的个别情况。要判定某个复杂的个别结论是否真实可靠、是否为一般结论下的逻辑结果时,还是需要进行演绎论证。一般结论与特殊结论之间的关系有时是模糊的,往往需要艰苦的演绎工作来证实个别结论为真理。所以学会演绎不仅使思维缜密,而且也是揭示和确认真理的必要条件。毕竟不完全归纳所得出的结论也不总是正确的。
http://www.dxsbao.com/news/5346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