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青春三下乡·文系进贤 | 非遗深调研 焕新正当时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江西师范大学文学

“闻而下马,知味拢船。”一滴澎湃八百年的李渡酒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因产于南昌进贤县李渡镇而得名。作为江西省传统名酒的李渡高粱酒有着二百多年的酿造历史,酒色清透,芳香浓郁,味正醇甜。2006年,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被评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月3日,文学院“访‘渡’非遗,寻‘文’底蕴”暑假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进贤县李渡镇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进行参观,深入了解李渡酒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

寻访“人民的光荣”朱德总司令纪念馆

如今的国宝李渡酒,红色革命文化深植其中,正奋力实现历史底蕴与产业兴旺交相辉映。

95年前,万祥烧坊邓掌柜对朱德总司令送行时的一句承诺,承载了李渡人民“陈年佳酿”的革命情谊,也珍藏着如今仍在坚守百年之约的48坛李渡老酒。

南昌起义后,朱德率领部队退出南昌,曾短驻在李渡古镇再次出征。期间,朱德召集李家渡工会、农会干部座谈,委派一名工会干部为李家渡公安局长并赠发12支步枪开展武装斗争。在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影响下,李渡有40多人跟随朱德部队南下。

当本社会实践服务队跟随着讲解员走进“人民的光荣”朱德总司令纪念馆,讲解员将军民情谊娓娓道来,铿锵有力的约定誓言、语重心长的红色寄语给队员们上了一堂直抵人心的“情境党课”。

寻觅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

乘着日光,循着酒香,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了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进行参观调研活动。

在了解了李渡烧酒背后的红色文化故事之后,解说员首先向服务队介绍了作坊遗址的大门口左边的古井,古井水质清冽,用以酿酒,泉香而酒醇,用以制豆腐,豆腐犹如出水芙蓉。在古井的左边就是如今仍在使用的青砖古窖。顾名思义,青砖古窖的底部和容壁均为青砖砌成,在酿酒时按比例将富硒大米和李渡当地生产的高粱相搅合倒入窖池当中,再经过长期发酵即可酿成远近闻名的富硒米酿酒。

烈日炎炎,酷暑难耐,解说员还向服务队展示了烧酒文化相关的文创IP产品,如:酒糟冰棒、酒糟蛋和青砖古窖纯酿酒等。在体验文创产品之后,服务队前往李渡祖窖遗址车间参观调研。李渡祖窖遗址车间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李渡烧酒作坊考古遗址主体,二是元代酿酒活体保护区。经过解说员的介绍以及考古资料的佐证,服务队大致了解了李渡元代烧酒作坊大致的酿造过程、酿酒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店后坊”的地方特色经营模式,对当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酒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文化需传承,李渡镇坚持以当地文化为基底的乡村振兴道路,在发现元代酿酒活体之后立即计划与知名高校合作建立相关研究基地,并设立活体保护区,以求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对其合理开发与利用,筑牢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之基。

寻求体验调制烧酒的文化魅力

参观尾声,讲解员带领队员们来到调制烧酒体验室进行烧酒制作体验。在讲解员的指导下,队员们亲身参与了烧酒调制过程。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制作过程中切身体验李渡烧酒制造文化,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感悟劳动教育。

队员们纷纷表示,李渡烧酒文化乃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底蕴深厚,极具魅力,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是民族根基与精神来源,能够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自身也将更加积极地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当中,为非遗文化与产业结合促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心得体会

2020级汉语言文学2班徐小谷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李渡镇李渡烧酒作坊遗址,领略作为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李渡元代烧酒作坊的烧酒文化。“国宝李渡,一滴澎湃八百年”,从元代圆形窖池到明代腰型窖池,再到清代方形窖池,见证着李渡酒悠久的历史。而烧酒作坊重视非遗传承与发展,从1955版李渡高粱酒的朴素包装所呈现的“感恩怀旧”价值观,到古窖微生物酿酒工程技术中心的启动,为乡村振兴探索新模式,提供了一条新的非遗文化发展途径。

2021级中国语言文学类4班 张春阳

今天是来到李渡镇进行相关调研工作的第二天。深入基层,带给了我们很多不能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这充分说明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的调研工作还是比较顺利的,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对于我们暑期实践团队的支持和对我们青年大学生的关爱。我们一定要心怀感恩,不负党和政府的期待,在剩下的时间里继续认真进行调研工作,完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2021级学硕班 李霞

酒,是时间的沉淀,是记忆与味道的绵延。我们一行人,跟随时间的脚步,一路探寻,领略李渡酒的清香,醇香,酱香。国宝李渡的香气,是酒香是技艺更是700余年文化的传承,从“人民的光荣”将军楼到古窖车间到百年封坛酒库到李渡元代作坊遗址沉浸式的体验,让我们切身了解李渡酒文化,作坊中的酒分子,经过了元、明、清的发酵、蒸馏,其醇正的酒香真正沁人心脾,而李渡万代留香技艺文化,更是一种从物质向非物质的飞跃。走过700年,今天的我们幸福地矗立在如此醇正的酒香中,见证人类的繁华,步入“天地同酿、人间共生”的境界。(撰稿人/投稿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任颖 胡馨月 邱佳钰 王文琪)

http://www.dxsbao.com/news/4577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陶瓷魅力,继承传统文化

为了解陶艺历史,感悟陶瓷制作魅力,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2022年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来到洪凝街道中心社区,开展陶瓷制作学习的社会……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国画魅力

为深入了解国画在当今时代的演变过程,体验中国传统艺术文化。2022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来到国画教学机构,开展国画绘制学习的社会实践……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练软笔书法,承传统文化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对软笔书法学习的热情。2022年1月19日,“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探访本市书法协会主席团委员于先生家中,并跟随学习软……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刺绣文化,振兴传统工艺

为深入了解刺绣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刺绣文化。2022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持续学习苏绣,并绣制了荷包和团扇作品。刺绣……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青春三下乡:学习剪纸艺术,感悟传统文化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郭沫若先生曾以“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的诗句赞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2006年,剪纸艺……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学民间剪纸艺术,承传统中国文化

为了解剪纸艺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2022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来到洪凝街道中心社区,宣传传统的剪纸文化。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集市中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

辞旧迎新,既往开来,春节在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与传承中已经成为一个盛大的历史文化传统,在炎黄子孙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忙着置办年货,街道集市开始张灯结彩……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游览诗词圣地,感悟泗河文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寻根文化梦之队队员周鑫于1月19日走进了济宁市泗水县“川上诗文文化广场”进行游览,感受文化气息……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吟咏华章 声扬聊大 文学院举办团支部朗诵主题活动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当代青年风采,传递青春正能量,3月30日,文心读书会、文礼思辩协会于西校区3#a116举办“声生万象,诵…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大学生点亮社区服务之光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社区居民需求,致力于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推动社区…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最新发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保宣传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策划与商议,我们小组决定在七月七号开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生态和环境的维持、保护、改善。受限于实际条件和防疫的要求,我们小组成员分别在自己的家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七月七日的…
温大学子探非遗:走进温州泰顺提线木偶
在人杰地灵的泰顺,有着这样一种民间艺术。表演者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演绎各种场景。这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泰顺提线木偶。为了深入了解这一艺术形式,传承传播非遗文化,2022年7月5日,温州大学…
山东学子“三下乡”:赴寿光探寻乡村发展
烟台理工学院启元实践团队于2022年7月1日在潍坊市寿光市进行参观调研。队员们先后去到了寿光市文诚集团了解电商发展、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参观先进的种植培养方法、寿光市墨龙书院从历史入手探寻寿光发展密…
探黑陶之奥秘,传非遗之文化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陶瓷制作工艺享誉世界,而距今有4500多年悠久历史的黑陶艺术更是其优秀的代表作之一。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陶种,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世人对这一来自古老的…
朗读课与趣味语文
7月6日是风知夏社会实践队到达化州市尚书堂小学的第四天,也是正是上课的第三天。主要是有朗读、趣味小科学、趣味语文、手抄报比赛、体育课。朗读课主要是由苹果老师来讲课,课程有六个环节分别是:正确读字…
巢湖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大学网报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黄冰冰李草草吴雯静)“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为讲好新时代红色故事,发挥地区红色资源教育价值,加强红色文化传承建设与弘扬发展。2022年6月19日至6月23日,巢湖学院数学…
萤火会议齐动员,打破交流壁垒 ——岭师文传院“萤火”实践队线上会议
【岭南师范学院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萤火社会以实践队7月7日电】(通讯员谭海婵)导语:7月3日至6日,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萤火”实践队在不同时段开展了多次线上会议,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为实践的开展…
学党史,悟思想,畅游配音世界
2022年7月7日,天气好转,晴朗无云。“青苗”社会实践队在廉江市车板镇大贵庙小学开展的“三下乡”文化支教活动,其第三天的课程顺利开展。在校学生根据年级分为低段、中段和高段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归属于三…
公共管理学院赴益阳市安化县暑期实践团队开展第一次线下调研活动
2022年7月7日星期四,公共管理学院赴益阳市安化县暑期实践团队在今日开展了第一次线下调研活动。到达泉塘村后,调研组的成员细心观察了村子的人文及自然环境,发现绝大多数村民在家中祠堂放置有“天地国亲师位…
感受英语魅力,畅游数字海洋
2022年7月7日,台风“暹芭”离开廉江市后,天气好转。“青苗”社会实践队在廉江市车板镇大贵庙小学开展的“三下乡”文化支教活动,其第三天的课程顺利开展。在校学生根据年级分为低段、中段和高段三个层次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