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城镇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想必古色古香,会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谁知道,一路走来,看到的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二层贴瓷片小楼”,一点过去的东西都没有。这样的村镇非常普遍,怎么能让后人记得住乡愁呢?
“三绝碑”就在献街村一处仿古形式的庙院里,这里距受禅台只有800米左右。当我们推门进院,几步就迈进对着大门的三间屋内,看到高大巍峨的两块石碑并列挺立,“五花大绑”地被固定在钢架上。碑身上方,凡是碑文较为完整的地方,都不伦不类地罩着一扇不锈钢防盗窗,看起来非常滑稽。
两块石碑高约3米多,宽1米多,圭形。上额有一直径约12厘米的圆孔,没有什么装饰,底座也没有龟趺。刘书记说,这是典型的汉碑特征。碑额为阳文篆字,一写《受禅表》,另一写《公卿将军上尊号碑》,碑文为阴文隶书字体,碑石均为五彩石质,即俗称的鱼子石,透明石质,极为难得。
穿越了1800年历史,如今这两块石碑已经风化得相当严重,尤其是《公卿将军上尊号碑》,绝大多数字迹已经看不出来了,碑身下部的表层彻底风化成了粉末状。
如果不是刘书记对这两座碑有研究、有见解,如果不是靠他介绍,我们很难看懂石碑的文字。《受禅表》碑共22行,每行49字,每个字都是一寸二分大,隶书阴篆,碑文记录了汉魏政权交替过程、受禅时间、立碑原因、受禅地点和对曹丕的赞誉之词。
《公卿将军上尊号碑》,碑文共32行,阴面22行,碑阴10行,每行49字,共1359字。内容为46位公卿将军联名劝说曹丕当皇帝的奏章。
“三绝碑”之所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上升为“国宝”,很重要的一条是展示了当时的书法成就,后世书法家为之倾倒。“三绝碑”问世83年后,中国书圣王羲之诞生。又过30年,王羲之从浙江会稽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繁城瞻仰、观摩“三绝碑”。唐朝的颜真卿、刘禹锡,宋朝的欧阳修都来看过“三绝碑。”欧阳修还写过《受禅碑跋》。清末,康有为观后,写出了“鸱视虎顾,雄伟冠时”的评语;梁启超说“三绝碑”:“堂皇典重,岳庙之外,无与伦比。”冯玉祥、陈毅、刘伯承看过“三绝碑”后,都大加赞赏。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刘书记的讲解,我一遍又一遍瞻仰“三绝碑”,不禁对它肃然起敬。它历经1800年的风霜而屹立不倒,不知需要多大的定力。无言的石头会说话,它远离了刀光剑影,安静地守候在这里,守住一段历史,守住汉文化、三国文化,生生不息。
http://www.dxsbao.com/news/285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