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人类在利用新兴技术来操纵世界人口的同时,不要忘记小说《美丽新世界》中隐含的警告,慎重对待基因编辑技术。”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戴维·巴尔的摩在开幕词上说。11月27日,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在香港召开。
“潘多拉魔盒”打开的谨慎
1975年,在加州艾斯洛玛尔的一次重要的聚会中,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家David Baltimore和Rosalind Franklin为首的科学家们对当时仍然粗糙的DNA序列重组技术展开了讨论,并呼吁在转基因生物体的基因是否会外泄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前,暂停这类研究。2015年,中国中山大学的教授黄军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首次公开称,利用体外受精改变了人类的DNA,基因编辑在人类身上的潜在用途吸引了公众和政策制定者的目光。作为对于这一系列行为的回应,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
这次峰会吸引了世界范围内2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学者,其中包括了10多个议题,而此次基因编辑峰会主要议题是对伦理问题的考虑,以及对用此类方法治疗的人类患者安全性的担忧。其中讨论的问题也包括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现状、未来的潜在应用和风险,基础科学研究对其发展的作用,该技术涉及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以及国际和国家管理规则和原则。
由于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人们对于这项技术有着强烈的期待。在这次大会上,一位来自美国组织库协会的莎拉·格雷来到麦克风前,十分痛苦地说:“我的儿子生下来就是无脑畸形,无奈地承受了6天痛苦后去世。如果有消除这种疾病的医疗手段,那么我们一定要不遗余力地去尝试。”在会上,由生物学家、医疗学家和生物伦理学家共12人组成的组委会得出决议,强烈支持使用基因编辑和类似的方法对涉及改变人类卵子、精子或胚胎DNA序列的基础领域进行研究。但是,这又牵出了另外一些问题,基因编辑到底是否应该用来提高人体的免役能力和认知能力,又或者通过基因来改造强化人类,在不知道后果的情况下将基因编辑运用当人类身上是否过于草率。
经过一番讨论,峰会参会专家最终达成了一个共识,并非永久否定人类可遗传病因的生殖系基因编辑。除此之外,峰会还提出了科学和伦理的基本管理原则和规范标准。基因编辑可以在现有的管理条例框架下进行,包括在实验室对体细胞、干细胞系、人类胚胎的基因组编辑来进行基础科学研究试验。而且还要用现有的监管体系来管理人类体细胞基因的编辑研究和应用,应用前需要广泛征求大众意见。国家要做好监管职责,不要让基因编辑技术被商业化等不利因素绑架,最终带来危害人类自身的结果。此次峰会,对人类基因编辑领域做了一个总结与规范,在考虑到伦理多方面情况下谨慎对其进行研究。
第二届基因编辑峰会被召开
三年过去,第二届基因编辑峰会在香港召开。此次峰会前,新的科研成果基因编辑婴儿成为峰会上炙手可热的话题。相比于上一届峰会,这次峰会因为贺建奎的关系,受到学界甚至全社会的关注。
11月27日,由于贺建奎引起的极大关注,大会为此做出特别安排,将贺建奎演讲时间推迟为28日上午会议的做后一个环节。峰会组委会主席大卫·巴尔的摩说:“我们也不知道要干什么,在他没有讲话之前我们不能发表任何意见。”在28日主题为“人类胚胎编辑”的演讲中,贺建奎教授为实验的保密性不强,数据被泄露道歉。随后,他说已经将这个研究递交给了整个的伦理委员会来进行监管。谈到露露娜娜的未来,贺建奎表示,会用自己下半辈子负责。有人问贺建奎是否会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这样的基因编辑,他回答称:“如果我的该子有缺陷,我会第一个让我的孩子接受基因编辑。”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人文学院院长、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晓梅表示:“他之前绕过了同行,直接对媒体,这是一种不太好的做法,因为媒体不太懂你的专业,会带来很多不确定的信息,对科学、学术界会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这是一种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显然,许多科学家对于黄建奎的研究存有质疑和不赞同的态度。
一些参会科学家对于黄建奎的在问答环节的回答也并不满意。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魏文胜说:“在谈及明明知道禁止编辑人类生殖细胞是国际共识,也是中国科研群体的共识,但为什么他会跨过伦理红线做这个实验这个问题时,他含糊的回答,仅仅只是说三年前他在不同会议场合问临床和伦理专家,也许可以尝试从事基因编辑的临床试验。”除此之外,科学家对于他报告中展示利用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做编辑后的全基因组测序也表示怀疑,而贺建奎的回答也依然不能证明他使用了可信赖的技术。人和未来生物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李凯表示,“因为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目前还不成熟,并不能得到准确的全基因组序列。而贺建奎用这个技术验证其编辑的胚胎是否脱靶,是不可靠的。就算不考虑伦理问题,我们也不能贸然尝试。”
基因编辑何去何从?
第二届峰会共同探讨人类基因组编辑科学和技术的应用、伦理及管理等问题,其中包括编辑基因所引起的社会及伦理问题,人类基因组编辑科学以及现今政府对人类基因组编辑的行动及建议。
这次峰会也向世界展示了近年来取得的科学进展以及基因编辑应用于不可遗传的疾病治疗的进展。在大会上,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介绍了研发成果基因编辑新技术NgAgo-gDNA,该技术能够实现对基因较为精准和高效的编辑。除此之外,科学家梁普平也分享了他在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他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突变的HBB基因进行基因修饰,使治疗地中海贫血症取得了新的发展。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遗传疾病治疗以及生物医学研究领域。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身上。犹他大学医学院基因编辑领域专家Dana Carroll说:“在过去的40年,我们已经了解了基因编辑的基本技术问题,但我们对基因编辑的后果以及将这一技术转入受体还没有足够的控制和了解,因而,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更多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卢煜明表示,“生殖编辑已经开始了,但对这一问题我们还需进行讨论,比如这一尝试适用于哪些具体情况,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安全水平,目前在监管上存在什么问题,我们还需要监测什么样的结果。”
目前,一些国家都对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强有力的监控。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委员会发布了一份独立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建立一个高效的遗传性基因组编辑的干预环境”,这样才能保证人类遗传基因编辑的安全性。而世界各国也已经明确的对基因编辑技术做出了规定,多个国家明令禁止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曾声明,美国联邦政府的资金不能支持在人类胚胎中利用任何基因编辑技术。我国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制定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从技术上堵死了基因编辑婴儿的可能性。日本北海道大学也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审查了全球有关转基因的立法和实践。报告显示,在接受审查的39个国家中,有29个国家禁止对人类生殖基因进行编辑。在25个国家,这项禁令具有法律约束力。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对于基因编辑这个大门持有谨慎再谨慎的态度。
虽然,大多数国家反对将基因编辑技术直接运用到人类身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将基因编辑技术运用在医学领域里,其所取得的作用是巨大的,该技术所表现的潜力也是巨大的。
最后,大会组委会希望通过这次高峰论坛的对话,进一步增进全世界对人类基因组编辑相关研究问题和伦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为了确保人类基因组编辑安全、合理、有效且负责地进行,并且造福全社会。
面对基因编辑的未来何去何从,基因编辑峰会主席David Baltimore说,“基因编辑要遵守特定伦理准则,但协会对基因编辑是持开放态度的,对基因编辑在人类医学上的运用也是持开放态度的,这也意味着我们接下来要决定哪些研究行为是适当的,什么时候是适
http://www.dxsbao.com/news/1485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