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安徽师大志愿者用脚步丈量青春:走支教路,蕴师范情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张云云

  “老师,你们为什么来到这里呀?”一个小朋友扬起天真的脸庞。“大家觉得天气热吗?”“热!”“在‘热’后面加一个‘爱’字,就是我们来到这里的原因!”在东风村委会提供的临时教室中,安徽师大文学院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的指导老师周青松正在和孩子们做团队介绍。

01指导老师向孩子们做团队介绍.jpg

  正是因为热爱孩子们,热爱三尺讲台,热爱教育,安徽师大的志愿者们满载着行囊,从江城芜湖来到小镇罗河,开启了一段支教之旅。

  16日到达实践地之时,已是下午两点多钟。尽管一路舟车劳顿,志愿者们还是马不停蹄地收拾起住宿的地方,准备招生事宜。小村条件有限,14位志愿者只有两个房间,且没有床铺,于是志愿者们在水泥地上铺起了凉席。东风村地处偏远,16日晚间,志愿者们徒步走到罗河镇上进行招生宣传。小镇正在修路,道路崎岖不平,生硬的石子硌得脚疼,一行十四人边走边向沿途的人家介绍支教队伍基本情况。“手写记忆”支教团队的队旗映在夕阳西下的天边,飘在繁星满空的夏夜。

02志愿者摸黑进行招生宣传.jpg

  乡村条件相对艰苦,优秀师资力量薄弱。当地村民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17日清早,家长们就带着孩子前来咨询报名情况。“你们这里教数学吗?孩子数学很差,麻烦你们了!”“我家孩子性格有些内向,就想送来让你们开导开导……”炎炎夏日挡不住当地家长对于优质教育的渴求。他们朴实的话语也让志愿者们认识到此行东风村的必要性。仅两个小时,支教队伍就招生40余人。

  由于生源主要来自东风村及其附近村落,学生们的年龄层次跨度大——最小的学生6岁,读小学一年级,最大的学生16岁,读初中三年级。村委会提供的一间临时教室中没有安装多媒体设备,志愿者们提前在校备好的教学内容无法按照预期效果呈现给学生。这给团队的各项支教工作出了难题。在周青松老师的指导下,支教队伍结合具体情况,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活动开展等各个方面积极做出相应调整——针对学生年龄跨度大的情况,开设通识性强、趣味性高的课程,采用分级教学、分级辅导的形式,注重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为此,志愿者们常常备课到深夜,希望尽己所能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留下别样的暑假记忆。

03孩子们在认真听课.jpg

  夏日炎热的天气挡不住孩子们求知的热情。孩子们上学很积极,常常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程老师,你在哪里?”“张老师,看看我的作业!”孩子们一来就找起老师们。每天的倾情陪伴让孩子们和志愿者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课堂上,志愿者们精心组织教学。“鸿雁传书”温情脉脉、“手写前世”别开生面、“从心开始”细致入微,“见字如面”纸短情长,“小小书法家”寓教于乐……丰富的课余活动、多样的教学形式、独特的教学方法,志愿者们用心教导学生的同时,也在提升着自己的师范技能。

  志愿者们将耐心、爱心倾注于教学之中,获得了当地家长的广泛赞许。其中有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在志愿者的用心开导下,慢慢变得愿意和身边的同学交流,见到老师们也会主动问好。志愿者们都欣喜于他的改变。而他的家长找到支教团队,专程表示了感谢。“孩子这几天回家以后变得比以前爱笑了,多亏了你们!”很多家长都会问,“你们明年还来吗?我们还把孩子送过来!”话语中饱含着对安徽师大志愿者们的肯定和赞扬。

04志愿者给孩子们讲解题目.jpg

  而对于志愿者们来说,无论是打地铺的艰苦,还是早起晚睡的辛劳;无论是孩子们天真的笑脸,还是家长们朴实真挚的感谢;无论是来时的跃跃欲试,还是走时的依依不舍……在东风村的这十天,都给他们的青春年华打上了别样的烙印。夯实专业知识,锤炼师范技能,体悟师生真情。志愿者们背负行囊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07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合照.jpg

  十天时间,走一条支教的路,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教一群可爱的孩子。安徽师大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青春,走支教路;以爱心浸润童心,蕴师范情。(安徽师范大学文/张云云图/吕序达陈蓉)

http://www.dxsbao.com/news/1342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探寻小微企业 筑造丝路之梦
为调研“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小微企业投融资现状及众筹融资走势,曲阜师范大学崛匠实践队成员于7月23日前往青岛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探寻新时代下的企业发展历程。…
尊师重教礼为先 安徽师大志愿者开设尊师礼仪课堂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7月24日,在琅琅读书声中,安徽师大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庐江县东风村的孩子走进了“尊师礼仪”课堂。  志愿者以“程门立雪”“曾子避席”两个小故 …
『灯塔工程·三下乡| 中大新华梦一队』寓教于乐,你的笑容是我最大的欣慰!
(通讯员 李霞 余凌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为此,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梦飞扬志愿服务队第一分队社会实践 …
寸草春晖 安徽师大志愿者助力孝亲教育进乡村课堂
 “孝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7月25日,安徽师大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为庐江县东风村的孩子们开展了“孝亲教育”活动,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
湖南商学院三下乡团队:解开新零售市场密码
长沙7月29日电(通讯员罗涵秋)7月17日湖南商学院国际商学院“新知队”暑期“三下乡”团队来到湖南孚利购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对孚利购公司市场总监张旭的采访,了解到目前长沙零售市场的现状及新零售的发展模式。 …
坚守信仰忆井冈,青春建功新时代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井冈山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大连理工大学信仰行者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江西南昌、井冈山等地考察调研,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体悟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 …
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再访潮汕,探寻贝雕重生之路
“2008年的时候,我在博物馆上班,因为职业敏感,我对民间工艺品有特别的关注。当同事告诉我有一幅七十年代的工艺品时,我出于好奇心,就去看了看,从此迷上了这门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 ”在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 …
爱海及贝品韵味,保护贝艺志前行 ——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赴深圳贝壳红有限公司调研贝
车水马龙的深圳,怀揣着探访贝展的热情,于晨光熹微,我们出发。优雅的格调、现代的设计,穿行走道间,如同等待拆开礼物的孩童,我们一步步接近这场海洋贝壳的神秘世界。8月2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第二届雕情贝艺 …
中大新华学子走进广西珊瑚镇第一小学鱼跃支教,聆听小学生的心声!
(通讯员 李霞 余凌珊)雨露尚存,山谷的风吹散了暑气。7月23日上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梦飞扬志愿服务队第一分队按照原定计划开展为期五天的支教。学生们依次有序地来到学校,队员们分批为他们安排座位。随后 …
安徽财经大学学子访共青团蚌埠市委: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为了解各有关部门在开展留守儿童帮扶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安徽财经大学“情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实践团于7月6日前往蚌埠市团市委对留守儿童现状进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