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18年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在90年前那个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90年后的今天,党和国家的发展站在了新时代的全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察井冈山时作出重要指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这对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井冈山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大连理工大学信仰行者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江西南昌、井冈山等地考察调研,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体悟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
信仰担肩,初心不变
“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建功新时代”。肩负着全新的使命与不变的信仰,2018年7月31日,“信仰行者”理论普及宣讲团在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南昌聚首,随即前往南昌起义纪念馆与八一广场,开始调研行程。
第一站:南昌起义纪念馆
1927年的8月1日,南昌城中的隆隆炮声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尚处在压迫中的苦难民众带来了自己的武装队伍,从此,老百姓有了“比亲人还亲”的人民子弟兵。在场馆讲解员富有激情而感情真挚的讲解中,面对着场馆内当年的布景,我们明白了南昌被称作“英雄城”的实质所在,这是一座处处都书写着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的城市,这里的每一方土地都染着革命烈士的汗水与鲜血。场馆直观展示了那震荡乾坤的时刻与令人扼腕长叹的瞬间。置身于此,仿佛革命先驱们的高声呐喊,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疾呼都萦绕耳畔。
第二站:八一广场
结束南昌起义纪念馆的观摩学习后,我们顶着烈日来到了南昌的八一广场,在那里矗立着一座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这座历经三次扩建的纪念塔巍然矗立、气势磅礴。我们不禁感叹,当年牺牲的起义战士是伟大的革命先驱,是他们拯民于水火之中、筑华夏于世界之林的信仰,才使这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他们理应被历史永远地铭记!
励志竭精,信仰长明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首《西江月·井冈山》,真实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井冈山革命的壮志豪情。为了进一步了解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学习领悟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意义,“信仰行者”社会实践团成员在结束南昌的观摩学习后便加紧来到井冈山,继续调研行程。
第一站:井冈山烈士陵园
8月1日是南昌起义91周年,在这个神圣的日子里,我们首先探访了井冈山烈士陵园。“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无数优秀青年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解放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拜谒了烈士纪念堂和烈士碑林,了解了吴月娥、刘之至等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倍感敬佩,也受到了精神的震撼与鼓舞。
第二站:毛泽东同志故居
井冈山毛泽东同志旧居位于茅坪村。井冈山斗争时期,这里曾是湘赣边界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红军后勤机关。我们参观了故居的大堂、卧室、厨房,为革命领袖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艰苦奋斗、坚持领导革命斗争,充分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革命作风而深深赞叹。
第三站: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8月1日下午,我们来到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镇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全面系统地了解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与壮大的全过程,深入理解领悟了“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的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作为新时代团员,我们应学习和继承井冈山精神,将井冈山精神发扬到当前的学习实践以及将来的工作建设当中去,这便是井冈山精神赋予我们新时代青年的时代要求。
第四站:八角楼
经过一晚的修整,8月2日早晨,我们来到了八角楼。在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泽东经常在八角楼居住和办公。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走在八角楼里,顿觉潮湿阴冷,但就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毛主席提出了一个个改变中国革命道路的光辉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道路。
第五站:朱毛会师纪念馆
朱毛会师纪念馆,是一座反映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两支革命队伍在党的领导下胜利会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专题陈列馆。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来到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著名的“井冈山会师”。我们认识到,朱毛会师的伟大壮举,举起了中国革命低潮中一面坚持斗争、鲜艳夺目的大旗,开始走出中国革命的低谷。
第六站:黄洋界保卫战旧址群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毛主席曾发自内心地感慨。黄洋界地险难攀,在1928年8月敌人第二次“会剿”中,黄洋界上的红军用仅仅两个连的兵力传奇般的击溃了敌军整整四个团的疯狂进攻。8月3日,实践队员们来到这里,实地感受当年保卫战的激烈与艰险。黄洋界上那横竖两方纪念碑,提醒着后人只要坚定信念,团结群众,纵使敌众我寡,我们也一定会以弱克强。走过红军在险峰中开辟的挑粮小道,我们深刻体会到当年红军补给的不易。显然,是心中长明的革命信念,支撑着红军战士肩挑着一担担粮食,顶着枪林弹雨,冲向战火纷飞的前线。
第七站:小井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
伟大的胜利是无数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在结束了黄洋界的参观后,团队成员们来到了位于小井的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旧址旁的烈士墓中长眠着150名红军伤员与医务工作者,他们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坚决不透露红军主力的去向,最终英勇就义。这群信仰坚定的战士与他们心中伟大的革命精神,值得敬仰,值得学习!
风雨无阻,信仰永驻
在经历了位于井冈山为期近一周的探访后,“信仰行者”社会实践团在江西的实地考察项目已经接近尾声,我们来到本次实地探访的终点站——井冈山大学,拜访了井冈山红色文化精神研究中心的陈刚博士。他带领我们参观了井冈山大学内部设立的红色文化教育展厅。详实的图片文字展板和陈博士循循善诱的解说,不仅让我们对井冈山精神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更解答了许多我们在参观景区途中产生的疑惑。
随后,我们与陈博士一同对井冈山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陈博士细致认真地回答了诸如井冈山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什么、新时代如何让井冈山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芒等问题,并耐心地解答了我们的疑问。此外,陈博士向队员们介绍了井冈山大学在开展井冈山与红色精神宣传教育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也为我们开展第二期的宣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参考和启发。
身体力行,传播光芒
“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经过在南昌、井冈山的实地调研与考察,我们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有了深入的理解,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阅读有关井冈山革命的文献,增强自身理论功底,做足前期准备,在9月初开赴中小学、社区,开展井冈山精神宣讲活动,把井冈山精神的火炬带到社区学校,凝心聚力,鼓舞越来越多的人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团结一心、砥砺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习总书记的话,醍醐灌顶,给予我们磅礴的力量,也提醒我们进行反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西方生活方式传入,当代青年人的理想信念出现了一定滑坡,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扬。如何对症下药?毫无疑问,大力宣传与弘扬井冈山精神便是一剂良方。“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为新时代青年人指明了方向。
时代给予我们青年人光荣的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责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井冈山精神的火种传递下去,让红色火炬历久弥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信仰行者”社会实践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先锋,始终发挥带头模范作用,为弘扬井冈山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信仰行者,我们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news/1341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