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时候,我在博物馆上班,因为职业敏感,我对民间工艺品有特别的关注。当同事告诉我有一幅七十年代的工艺品时,我出于好奇心,就去看了看,从此迷上了这门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在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家里,她向一群大学生讲述自己与贝雕结下不解之缘的历程。7月18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第二届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的十三名成员来到了汕头潮阳,这是他们与贝雕的初次相遇,本次实践的主题是“涅槃重生,再续前缘”,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开展实践活动,继续推动海门贝雕的发展。
记录贝雕的前世今生
此次的调研活动的成果展现形式继承了第一届的双语推文和双语纪录片,第一届的主要目的是宣传,第二届则着重推动贝雕重获新生。潮汕贝雕一直以来没有一本成册的资料介绍,所以第二届的队员在记录和宣传手段上增加为潮汕贝雕制作电子期刊的内容。在卢湘莹女士的支持下,摄影小组两度对其藏品进行拍摄,他们整理了一处专门拍摄贝雕作品的小场地,丈量尺寸、记录数据、掌镜拍摄,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拍摄任务。
期刊小组的队员还根据卢湘莹女士和广东末代贝雕艺人林汉桂的口述资料,认真地整理了资料,尽管由于行程的关系无法直接拍摄贝雕的制作工序,但他们将另寻时机进行补拍,通过努力,填补潮汕贝雕在文献上的空白。
一份因缘而生的使命担当
在贝雕画的鉴赏上,卢湘莹女士对贝雕画的历史、产地、画中的意境进行了讲解。卢女士提到:“如果丢弃了贝雕,我们的文化就将断层,以后的人也无法研究贝雕。”一开始,她只是因为觉得贝雕好看而收藏,但当她越沉迷其中,她就越想了解贝雕背后的理论知识,内心的使命感也越发强烈,决心将贝雕艺术传承延续下去,做贝雕的“守护者”。
“为什么将收藏室命名为贝丘斋?”,面对队员们的疑问,卢湘莹女士是这样解释道,她出生于潮州陈桥,在80年代的时候,考古队伍在陈桥发现了除了陶片外,还有大量的贝丘层,并命名为陈桥贝丘的文化遗址,这也就是“贝丘斋”的来由,冥冥之中,她与贝雕似乎有着注定的缘分。
几天下来,队员们对卢女士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都亲切地称她“湘莹姐”。正是因为贝雕,才让互不相识的人可以相遇相知,结下缘分。
图一:卢湘莹女士在讲解贝雕画
烈日下的街头“探贝人”
第二届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深入了解贝雕的历史,提出了为海门贝雕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想法。为知晓当地居民对贝雕的了解程度,以及对贝雕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力度,实践队员们走访至各个街道,从十几岁的年轻人到六十几岁的老人都进行了讲解与访问,在街头访问的过程中,队员们也真切感受到海门民众对贝雕艺术发扬光大的期望。在采访过程中,一位中学生对实践队员说,她希望有一天家中也能挂上一幅美丽贝雕画!
这是一年中最酷热的季节,队员们顶着烈日开展走访,尽管有人冷漠相对,有人报以质疑,但是更多的,大家听到了支持和赞许的声音,一下子疲劳如烟四散,更加热情高涨。
图二:队员在进行街头访问
非遗之行 始于足下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漫长艰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过多日努力,实践队两次探访潮阳文化馆,希望能够留住更多海门贝雕的印记。翁木顺馆长对为海门贝雕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想法非常认同,他为队员们介绍了申报非遗的步骤及需要提供了相关材料,并建议在推广贝雕的过程中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及专门拍摄关于贝雕历史发展和制作工序的纪录片,从根本上保护海门贝雕艺术。最后,馆长对大学生热心于地方传统工艺的保护行为表示感谢,给予队员们一份书面感谢信。传统文化的保护不仅需要政府的推动,更多的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
图三: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与陈股长、翁馆长合照
做贝雕艺术的守护者
“贝雕与其他手工艺不同的地方,在于贝壳可以再生,不会浪费。”深圳贝壳红实业有限公司的陈新峰先生在与队员的交谈中,提到了贝雕的特殊之处。他本人对贝壳情有独钟,也因此对贝壳塑造的工艺品有特殊的感情,同时因为陈新峰先生是潮汕人,也希望为挽救家乡日渐式微的传统工艺出一份力。
连续多日的社会实践中,广东末代贝雕艺人林汉桂先生的一句话深深地感动着大家:“手艺人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承担起复兴工艺的责任!”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接近尾声,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表示,将继续做海门贝雕的守护者,继续推动贝雕的复兴。海门贝雕在经历重重磨难之后仍保持着自身的光彩,岁月和时光没有褪去它的色彩,而是增加了它的韵味。涅槃重生需要走漫长道路,但有你我的守护,海门贝雕艺术定会绽放绚烂的花朵。
文:朱凯蓉
图: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
校稿:卢湘莹
指导老师:陈绮雯
2018年8月11日
外国语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供稿
http://www.dxsbao.com/art/1341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