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爱海及贝品韵味,保护贝艺志前行 ——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赴深圳贝壳红有限公司调研贝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作者:陈浚铨

车水马龙的深圳,怀揣着探访贝展的热情,于晨光熹微,我们出发。优雅的格调、现代的设计,穿行走道间,如同等待拆开礼物的孩童,我们一步步接近这场海洋贝壳的神秘世界。

8月2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第二届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赴深圳拜访深圳贝壳红公司的展览馆,对贝壳红公司推广的海洋贝壳文化进行调研,与海洋文化相约一场高校与贝壳的奇遇。探访贝壳展,贝壳红掌门人翁戎先生及团队进行了热情接待,我们也充满期待地把时间交付给深海贝壳。讲解员冬媛带领着我们参观展台中的贝壳,凝望玻璃柜中的珍奇,每个队员都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

1.jpg

图一:贝壳红工作人员在讲解贝壳

大气华丽的龙宫翁戎螺,善于伪装的缀壳螺,奇形怪状的蜘蛛螺,天作之合的黑线螺和旋梯螺....初见贝壳世界,队员们大开眼界,脑海中关于海洋壳类的认知被一再颠覆,又一再为之倾倒。“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赞叹,亦令人神往。

3.jpg2.jpg

图二:琳琅满目的贝壳图

“美丽的石头会唱歌,美丽的作品会说话”,掌门人翁戎向我们展示作品时说。在贝壳之外,我们还观赏到了利用现代制作技艺制作的贝壳工艺作品--陶瓷与贝壳的结合,化身华丽餐具的贝壳,趣味盎然的贝壳摆件。我们看着满眼珍奇,听着贝壳与人类的情史,陷入这浪漫的海洋传说中。

“这几年对贝壳过度捕捞的行为导致贝壳越来越稀少。”话音刚落,把我们从贝壳编织的美好梦境惊醒。“许多渔民为了获得贝壳,用残忍的手段--冷冻或者铁凿把打捞的贝杀死。”翁戎先生痛心而不满地说。贝给了人类艺术,人类却伤害着它。玻璃柜前,我们一次次来回,站立贝前,仿佛看到一个逐渐远逝的瑰丽世界,壳中珍珠如同贝壳的遗泪。众人不禁感概万千...

人与海洋的约定

贝类,动物界第二大门类。自然界造物万化,这种多外覆硬壳而内在柔软的神秘动物,自与人类相遇之日,便开始绽放无穷魅力。旧石器时期山顶洞人将其穿孔制作成饰品,新石器时期又成为随葬之物。而自殷周时起,贝与智慧的中国人开始发生奇迹般的灵感迸发。从流通货币,生产工具,再到观赏艺术,在唐代,贝壳化身贝雕、贝饰等,化身为一件件华丽的艺术品,以其神秘形态,润泽色泽以及瑰丽纹理,结合灵巧的做工与坚守的匠心,震撼着华夏大地乃至四方海外的世人。

近年来,贝壳收藏与加工蔚然成为一门行业,而由于渔民过度捕捞,使得贝壳数量急剧下降,而那些原本珍稀的贝类更是命运堪忧。同时,为了获得贝壳,工人对贝的处理十分血腥残忍。

人们接受着海洋的馈赠,也应当承担珍惜海洋,保护海洋的义务。贝艺的产生,是一次人类与自然界共同编织的美梦。贝壳摆脱人们印象中作为工具用途的束缚,华丽转身为质感美学,是一次呼应大自然的升华。而人们对于贝艺的根本--原材料的保护,则如同贝的壳一般,应紧紧守护,不可远离。

亘古以来,自然一直施展着它的慷慨,而智慧的人知道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定下传世约定---不能一味索取。古时,《论语述而》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可喜的是,在今天的中国,国家农业部发布了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调整公告,对鱼类的保护起到关键作用。放眼世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也采取积极行动,进行一系列科学的保护。

只有当海底贝类有了稳定的栖息生养之地,才能经人类之手,从海底浮起,穿越海域的距离,化身食物、工具、艺术品,给人类的生活赋予深海的气味与魅力。取之于海,而回馈于海,是人们与海洋最美丽的约定。

4.jpg

图三:贝壳与贝饰图

学生与贝友的努力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第一届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致力于挖掘贝雕资源,找寻一线的艺人,并且精心制作出双语纪录片、双语推文,获得了高校,媒体与网络的关注与赞扬。

第二届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希望能够在第一届队伍的成功基础上,继续传承下去,整合多方力量,共同为推动贝雕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而努力。队员保持团队特色的同时,寻求创新突破,包括推动贝雕申报非遗,建立电子期刊等等。此次深圳一行,我们的初心与贝壳红公司希望普及贝壳文化,保护贝壳艺术的企业理念达成巧妙的契合。翁戎先生对我们保护贝壳,宣传贝雕的行动表示认可与赞扬。我们共同相信,呼吁越来越多的人接近贝壳,了解贝壳,才能让贝雕等艺术的魅力得以广泛传播,也间接呼唤了人们对贝壳的珍惜,强化对贝壳的保护。

5.jpg

文:陈浚铨

图:张汛

指导老师:陈绮雯

2018年8月11日

外国语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供稿

http://www.dxsbao.com/art/1341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临近乡镇,聆听民生

…… 袁盈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

…… 马航宇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跟党走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第二日

…… 盛国权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且向百花头上开

……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游三地,住房教育敲黑板

“不忘初心跟党走”实践队千里访民间。民众热情配合,满载而归。……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跟党走”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今天的实践之旅中主要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解决房地产泡沫、构建食品安全环境、推进物价持续稳定这四大方面来关注深入群众,传承十九大精神。 …… 陈佳维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傲霜斗雪,灿然怒放

参观郭凤韶故居有感…… 金心媛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最新发布

中大新华学子走进广西珊瑚镇第一小学鱼跃支教,聆听小学生的心声!
(通讯员 李霞 余凌珊)雨露尚存,山谷的风吹散了暑气。7月23日上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梦飞扬志愿服务队第一分队按照原定计划开展为期五天的支教。学生们依次有序地来到学校,队员们分批为他们安排座位。随后 …
安徽财经大学学子访共青团蚌埠市委: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为了解各有关部门在开展留守儿童帮扶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安徽财经大学“情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实践团于7月6日前往蚌埠市团市委对留守儿童现状进行调研。…
广东高校学子于湛江客路村开展义教,助力精准扶贫
“这个字怎么读?在这首诗中,作者是什么样的感受?”“大哥哥,这个魔术怎么变的?教我好吗?”面对孩子们脸上的渴望和好奇的表情,广东医科大学红土情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的队友感受到了沉重的责任。“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一定要尽我们所能去教这些孩子!”梁翠钗队长坚定地…
妙趣横生:送给孩子们一个游戏乐园
“阳光比赛,童心常在”,为了增强孩子们课余生活的趣味性,增进与孩子们之间的友谊,鼓励孩子们大胆去竞技,学会公平、公正比赛的准则,7月18号下午,红土情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举办了一场充满童趣的室内趣味游戏比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下乡:深入调研西吉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下乡:深入调研西吉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大学生网报西吉县8月19号电(通讯员 卢瑞宝 龚学磊)为了深入贯彻党对畜牧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把握“改进传统畜牧业,促进机械化生产”两个方向 …
茫茫支教梦,代代薪火情——大连理工大学薪火支教团赴山西吕梁
大连理工大学薪火支教团8月22日讯】(通讯员:王钰奇)   四年前,薪火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吕梁,一直以来自强社、薪火支教团便砥砺前行,今年暑假来自全国各地的14位薪火队员于7月30日—8月6日又一次扬帆启航,赴山西吕梁进行短期支教活动。…
安徽学子赴阜南、临泉 传播十九大新思想
  中国柳编之乡,三国吕蒙故里。阜南县素有“名优特产县”、“天然资源库”之称,是中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唯一的农业(林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县,安徽省林业十强县、文化先进县。7月8日至7月15日,安徽理工大 …
“永衡之心”赴雄安新区调研团结束调研
8月21日,“永衡之心”赴雄安新区调研团队正式结束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整理资料、交流讨论来回顾雄安之旅,团队成员都认为不虚此行。山东大学“永衡之心”赴雄安调研团于8月中旬前往雄安新区,“人才需求”为主 …
湘农学子“三下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成就伟大中国梦
8月12日,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湘农特遣队为更好了解尹新村实际情况,随安化县团委书记胡志远进行走访调查,记录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并进行支教。…
兰州交通大学学子青年大学习:追忆峥嵘岁月,感悟延安精神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响应新时代号召,弘扬新延安精神。8月17日,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年大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延安革命圣地,开启了红色筑梦之旅。希望延安精神在青年大学生中永不过时,谱写出新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