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西农学子三下乡 寻找濮阳的邓小平

来源:大学生网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作者:魏江涛

8月16日,林学院赴濮阳改革开放40年调研团”三下乡调研团在当地负责人张来强带领下,参观当地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

奔赴濮阳,投身革命

“现在我们干的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如此评价改革开放的意义。经过40年的验证,举世皆知,改革开放无疑是正确,伟大的,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亦是如此。

194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北方局,即时进入冀鲁豫敌后根据地,并从太行、太岳根据地抽调有经验的减租减息干部到冀鲁豫去。邓小平得到指示后,立即抽调太行、太岳根据地干部,先行奔赴冀鲁豫,同时他自己也来到了这里。到达濮阳地区后,邓小平在单拐南十几里远的李楼村住了近一个月,把带来的北方局机关干部派往老区濮县、滑县和新区濮阳的农村中去调查研究,1945年4月27日,邓小平等人离开李家楼,来到单拐村。6月10日晚,邓小平接到毛泽东电报,前往延安开会,携夫人卓琳告别了单拐村,结束了近三个月的单拐生活。

邓小平生活在濮阳的时间虽然短暂,却在当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调研团重点参观了邓小平旧居,逐渐走近革命时期的濮阳,走近抗战时期身在濮阳的邓小平。

邓小平旧居位于分局、军区司令部旧址北部,为一进三的院落,平面呈曲尺形状。邓小平的住室位于东院,座北面南,内还保存有邓小平同志在单拐村期间使用的桌椅等。身处其中,给人亲切而又肃穆之感。物本无言,却仿佛告诉了我们最真切的消息。在这座纪念馆里,调研团重温邓小平的英勇事迹,感受邓小平的革命精神。

心系革命,不忘人民

参观完邓小平旧居后,讲解员说到:“邓小平不仅心系革命,对村民的生产、生活也是十分关心,邓小平在单拐期间还有许多红色故事”。有一次邓小平头戴隐身草,到村庄附近查看庄稼。这时,飞来一架国民党的侦察机,在低空盘旋,村民被吓得四处躲藏。邓小平见状,不顾个人安危,立即挥手向乡亲们大声喊道:“乡亲们,不要怕,赶紧卧倒!赶紧卧倒!”待敌机离去后,乡亲们纷纷赶来向邓小平表示感谢。

邓小平工作时候,不仅听取有关县领导同志的汇报,还经常骑马到周边村庄,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邓小平骑的是枣红马,出发时都是利用石马台上马,既方便又安全。从此以后,单拐村的群众就称此石台为"邓小平上马台"。上马台旁边还有一棵古国槐树,树冠荫及整个街道,是个很好的乘凉处。邓小平同志利用工作之余,时常坐在石马台上和贫雇农促膝谈心,了解这里的风土民情,讲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的道理,句句说到群众心坎里,博得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小平已骑红马去,此地空余石马台。,1996年3月,单拐村民又在邓小平上马台旁栽种国槐一株,追溯这段远去的历史。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我们都看到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毫无疑问邓小平对革命、对人民的付出也是不可忽略的,我今天才理解了邓小平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参观结束后调研团成员冯舒豪感叹道。

http://www.dxsbao.com/news/1324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追寻焦裕禄精神
追寻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纪念馆前的合照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寻访焦裕禄精神,8月7号团队出发的第一天,首先团队到了焦裕禄纪念馆,焦裕禄苦难出身被逼做苦工受到地主的压迫与剥削,之后投身革命加入 …
滁州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赴南京调研南京金陵琴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我校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经研究,决定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科技文 …
踏古寻艺调研团参观赫哲族博物馆
  8月16日,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踏古寻艺”调研团赴黑龙江省同江市三江口赫哲族博物馆参观游览,本次调研旨在进一步认识赫哲族民族文化。调研团共7位成员参加此次调研。  赫哲族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座藏 …
西农学子赴濮阳,走进全国首个“村级市”
为了充分了解改革开放政策对濮阳地区农村经济的影响,7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濮阳改革开放40年调研团”来到了有着“村级市”之称濮阳市西辛庄村,希望能在这个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模范村”中看到中 …
聆悠久音韵,承金陵琴风——南京金陵琴派调查行
  灼灼夏日,暑期伊始,在这漫漫假日,你是否也想聆听千古琴音悠悠,清凉一夏?2018年的这个暑假,我们滁州学院的古琴爱好者组成了一只小分队,承载着一份使命,向六朝古都南京进发,寻找千古遗响。我们自称为 …
“我是演说家”比赛顺利举行
为培养孩子口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发展能力,由“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举办的“我是演说家”比赛于桃花峪村村委会顺利举行。此次比赛由单晓春主持,赵晓强、安春雪、刘晓晴担任 …
“三下乡”暑期实践访武汉剧院,“传继创”武汉试振兴非遗传承
大学生网 武汉 7月22日电(通讯员袁悦)7月21日,来自湖北大学楚才学院赴武汉市各剧院调研以湖北汉剧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创新的实践调查项目团队(以下简称“非遗”调研团队)的7名大学生来到了武汉 …
踏古寻艺团队对话赫哲民族文化产业基地负责人-张丽静老师
  8月15日,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踏古寻艺调研团前往黑龙江省同江市民族文化产业基地对其负责人张丽静老师进行了采访。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该赫哲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而加深对赫哲民族文化产业的理解。本次 …
赴南湖公园,感受红船精神
  赴南湖公园,感受红船精神  7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爱我中华”梦之队初心梦之旅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赶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  首先来到南湖革命纪念馆。首先进入以“开天辟地”为主题的展厅,先后参观了“ …
结合历史,感受发展脉搏
2018年8月16日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赴湘潭市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团于北京市调查成员,结合回忆吴家村村庄发展历程,观现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