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2岁解放军战士的故事,为何被传颂了大半个世纪?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为何总让亿万颗心同频共振?在第六十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重温他的事迹,我们依然能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

(同学们参观市委旧址)
临床医学(“5+3”一体化)第二团支部同学参观市委旧址:“寻雷锋轨迹,续红色记忆”做足了准备。团支书和班长前往福州市委旧址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现场踩点,决定以诵读诗歌的形式展开活动。支部内部分同学前往福州市市委旧址景区,参观福州市市委旧址,游历福州著名景区三坊七巷。在踏行走红色旧址,寻找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的过程中,青春与信仰交织碰撞,同学们进一步筑牢了理想信念的基石,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同学们在福州市市委旧址进行朗诵本班同学自行创作的学雷锋词——《记雷锋》,并且拍摄视频,视频素材由班级同学进行后期剪辑。视频制作完成后,在2021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第二团支部QQ上进行推送,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同学们朗诵自行创作的学雷锋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深刻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我们要继续发扬雷锋的榜样作用和雷锋精神的引导作用,以强大的中国精神激扬中国力量,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有力的思想保证、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
英名因传承而不朽,丰碑在奋斗中永驻。穿越浩荡的历史,雷锋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处,撑起中国人民的底气骨气,汇入奔腾向前的时代洪流。面向壮阔的未来,我们无比坚信,在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雷锋精神必将迸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扬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http://www.dxsbao.com/gongyi/5502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22年7月7日上午,我们一路8人参观了埠落村,在村中我们广泛收集村中丰富的村俗资料,并与埠落村前村支书记高书记展开了亲切而又有趣的交流,通过积极的准备,我收集了群里面的有关村俗的……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12日上午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前去了解了埠落村的文明发展历史,通过了解我们认识到埠落村的文明建设主要分为先创建一个文明村进而建立一个文明户的建设方向。埠落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始……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2022年七月十一日,在距离下乡活动还有2天时,我们选择参观了埠落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后面有雄维两棵银杏树,树龄120年。雌树高13米,胸径130厘米,每年果实累累。雄树高13.5米胸径220厘米。2004年……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1950~1957年,分别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毕家村、埠落村、蓝家庄,于抗战时期,北宅地区就有了中国共产1956年6月合建为第二先锋农业合作社,同时建立党支部。书记是毕太庶(毕家村党的组织……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1950~1957年,分别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毕家村、埠落村、蓝家庄,于抗战时期,北宅地区就有了中国共产1956年6月合建为第二先锋农业合作社,同时建立党支部。书记是毕太庶(毕家村党的组织……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下了大巴车,等了没一会儿,远处负责迎接的村民身后跟着一位二十左右的年轻人,笑着走来,队长吴晗赶紧迎了上去。我们一边寒暄,一边跟着村民往村里走。路边的花朵开的艳丽,可能是昨夜……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7日上午8点为了更好的了解埠落村的历史,我们今天参观了曾经的中共青岛市委机关所在地,抗战初期青岛对敌斗争的指挥中心,崂山抗日游击队的诞生地。在这里我们深刻领悟了抗战过程……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