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第七天》感想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作者:林凯丽

《第七天》是余华的一部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死后游荡七天的故事,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探讨《第七天》的主题、写作风格以及它对读者的启示。

首先,这部小说以死亡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公在死后的世界中的经历,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无奈。作者以灰暗的基调展示了死亡世界的孤独和寒冷,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同时,小说通过讲述不同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如拆迁、贫富差距、爱情等。

其次,余华的写作风格独具特色。他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的描绘能力,将生活中的细节和人物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在《第七天》中,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执着,他们在死亡的世界中寻找解脱和安慰。这种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引发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最后,《第七天》给读者带来了许多启示。小说让我们意识到,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个开始。在死亡的世界里,人们不再受限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彼此的情感交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总之,《第七天》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让我们对生活、死亡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阅读这部作品,读者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勇气和力量,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http://www.dxsbao.com/art/6639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陈万宝庄园非遗调研

七月初旬,大学生们迎来了久违的暑假,大学生们也回到家乡,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子回到家乡涪陵,开展为期5天的,以“青羊非遗青年行”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7月…… 何佳润 熊倩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参观神仙桥

为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更好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7月10日…… 熊倩 张甫鑫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青羊非遗青年行,非遗宣传在践行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于7月13日在泽胜中央广场举行了陈万宝庄园和龙群根雕宣传活动。这次活动旨在向广大群众展示和推广陈万宝庄园和龙群根雕这两个独特的文化品牌。…… 何佳润 杨斌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走进最美神仙桥

7月1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了青阳镇神仙桥。山间的小道沿溪而建,穿过绿植繁茂的小树林,踏上青石板堆砌的古朴桥面,反倒有一种江南水乡的感觉,顺着路旁的小道就能来到溪流边,这里能看到…… 熊倩 陈莉茹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百年文化博大精深,后人爱护薪火相传

7月1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三下乡实践团在涪陵区泽胜广场进行了对陈万宝庄园和群龙木雕的宣传工作。下午2点实践团成员在泽胜广场集合进行宣传的准备工作。图为陈万宝庄…… 熊倩 秦艺菊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走进木雕,传承非遗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非遗展新风。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7月1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学院“青年非遗青羊行”团队来到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龙群根雕工作室开展实践活动。图为…… 熊倩、赵晶欣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走进庄园,探索谜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为了延续历史…… 熊倩、李虹槿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为帮助广大青年增强文化自信,了解和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手艺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涪陵陈万宝庄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扬,7月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 何佳润、杨斌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清除小广告,共筑美好家园

2025年1月26日,正值新春佳节前夕,为了营造更加整洁、美观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消防实践深入基层,安全理念扎根人心

为深入社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居民对火灾危害的认知,传授预防火灾、火灾应对及逃生技能,排查社区消防隐患,降低火灾发…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深入社区普及劳动法,开展课后辅导显担当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同时为高中生提供学业上的支持与帮助,2025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

文明摆放车辆,便利社区大家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车辆停放秩序,营造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文明意识,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冬雪映暖阳,温情…

防诈骗之光:冬雪下的温暖守护

随着冬日的寒风轻轻拂过,社区的街道被一层薄薄的雪覆盖,银装素裹之下,却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诈骗如同潜伏在暗处的…

最新发布

倡导垃圾分类,让家园清洁美丽
处理好城乡垃圾问题,是城乡宜居的重要方面。垃圾分类、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利国利民。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到节约资源,同时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垃圾分类关系着千…
曲园学子融实践,全力倾心感生活
为深入感悟生活,感受人间百态,体悟基层人民百姓的内心想法,了解社会价值观普及面,曲阜师范大学新时代文明传习志愿者服务实践队于1月12日和13日先后在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城东肿瘤医院以及三孔景区门口开展…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探寻非遗踪迹,植根文化自信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珠零锦粲”实践队于2024年1月17日至2024年1月23日走入山东省滨州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实地调研、采访交流、拍摄采集等,通过此次活动,实践队员切实把理…
倡导垃圾分类,共享美丽家园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面临严峻的垃圾处理问题,生活垃圾大部分未能得到合理分类和处理,严重影响到市民的健康和生活品质,也对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垃圾分类处理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
保护黄河,共建生态
“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保护环境是我们的义务,爱护河流是我们的责任,提高环保素质,投身黄河生态治理,共饮黄河水,保护母亲河,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目标之所在。为…
共赏“云边的小卖部”
《云边有个小卖部》是张嘉佳的一部深情之作,自2018年首次出版以来,它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内心。书中通过主人公刘十三的视角,展现了一个普通小镇和他身边的那些特别的人和事…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 锦绣靓梨乡,秧歌扭出幸福年
为进一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脉与经典,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珠零锦粲”实践队于2024年1月17日走入山东省滨州市,开展了“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通过…
宣传垃圾分类,助力绿色生活
在与村居委会干部的交流中,可以直白的感受到所谓垃圾分类尽管有相关政策的要求,居委会也做出了相对应的行动。但是真正生活中,很少会有人去进行垃圾分类,他们往往都只是把垃圾都往一个垃圾桶里堆。居委会…
翰墨飘香迎“春”,挥毫泼墨送“福”
翰墨飘香迎“春”,挥毫泼墨送“福”。春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春联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春联是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通过写春联活动,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
折出心意,儿童美育课堂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精神要求,2月2日,虹光志愿服务队于扬州市儿童福利院开展“龙年大吉,折纸迎新年”的实践教育课堂,旨在增强儿童对艺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