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一切景语皆情语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邹心莲

近代学者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 皆情语也。”

情与景是中国传统诗学中一对重要概念。诗中之景,不是原本的自然景物,而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诗中之情,也不是空洞和概念之物,而是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过程。世人的内心活动既千变万化,又细微幽渺,无法用一般的词语直接表现,所以,常常借具体的景物描写,写出独特而微妙的感受过程,达到情感的表现。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情景相生,情景交融就是有意境,是中国古典抒情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抒情诗人写景,意在言情。所以,诗中的画面往往比绘画具有更多主观色彩。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小曲是借景抒情,但前两句景语,却因“断肠人在天涯”一句而尽染强烈地愁苦情调。通过一些感觉化、情感性的词义赋予景物主观色彩,正是诗中画的特点。 所谓“诗言志,诗传情”。在抒情性作品中,景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它有灵性,情趣盎然。而抒情性作品中的情,也不 是空洞抽象的东西,它常常附丽于写景的话语上,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作者的情操、情绪、情调都是通过诗词表现出来的诗歌中自然景物的描写,是诗人主观感受上描绘出来的主客观的统一体。不同的人在同一环境中,可以赋予客观景物以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色彩。要正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就不能不联系到他所处的时代、他的社会家庭地位、他的生活环境以至整个时代背景对诗人的影响。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常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传 达出内心中抽象的思想情感。在文学世界里,山川草木,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作家言志、 抒情的工具和载体。中国古代文论中,从“言不尽意”到“立象以尽意”再到“借景以抒情”, 这一抒情理论发展的过程正是人们对情景关系渐进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人们对 情感进行了细致、深入、准确的阐述。比如王夫之就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 寓意则灵。”诗中的一切形象和景物都是为表情达意而存在的,所谓“景为情设”。诗人写景, 意在言情。“景”与“物”成为了“言志”与“抒情”的工具和载体。这样,诗中之景也就 不是原本的自然之景,它被赋予了情感的内涵。诗中之情也不是空洞抽象之物,而是通过景 物得到了形象的表达,即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就算诗人心中有着千变万化、细微幽渺、难 以言传的情感,但是这一过程得到了形象的表现,也就使得抒情性作品既具有了情感美,又 具有了画面美。

情景交融、景情相生。抒情者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创作过程中,总是追求着 一种更高级的情景关系,这便是意境。清人王夫之在论述情景关系时就曾说到:“情景虽有 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他认为情和景虽然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物,但是在抒 情作品中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景中含情,情中带景,情景结合才能传达出真 正的神韵。在情景交融的问题上王国维可以说是分析的最为透彻的一个,他将“景”、“情” 二者视为文学的“原质”,并对“景”、“情”做了广义上的界定,抒情作品中景与情的对立 统一,正是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借山川以立言的结果,所表现出的是主体的生命情调与 客体自然景象交融互渗的一种境界。在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客体已“人化”,而主体已“对 象化”,主客体各自向对方渗透和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相契而生成具有新质的 统一体。不过这个新的统一体并不是情与景简单相加的结果,是一个远远大于两者之和的统一体。因为它具有了能够诱发和开拓读者的一个更为宽广的审美想象空间。它不仅要传情达 意,还要展现“味外之旨”。借助于作品中的实景和由实景所诱发出的虚景,抒情者与接受 者进行着意味无穷的情感与思想的对话与交流,也使读者在更为宽广的想象空间中获得了更 为丰富、深刻的审美意蕴。

http://www.dxsbao.com/art/6399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承传统文化,争做文化传承者

传承传统文化,争做文化传承者于丹曾经说过“文化不应该是贵族的象牙塔里的一种玩赏,它应该是无所不在、生生不息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需要我们用心领悟其中的含义…… 张亚欣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观屏盗碑,感受文物的魅力

观屏盗碑,感受文物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增进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1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队队员前往巨野屏盗碑,…… 李靓静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游孔子故居,弘传统文化

游孔子故居,弘传统文化一代智者万代师,被称为”至圣“的孔圣人孔丘,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在腐朽的世界上闪耀着自己的光芒,他坚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使用”温故而知新,…… 郭河莉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着眼文化传承,展露时代魅力

着眼文化传承,展露时代魅力家乡文化就是你一出生所烙印下的文化痕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人不可避免的会受自己出生地文化环境的影响,反之我们也在影响着家乡的文化。在我粗浅的看来…… 高家杰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以茶润心,事茶养礼

以茶润心,事茶养礼都说成都人的标配安逸生活不是打点儿小麻将,就是吃点儿小火锅,一天的悠闲时光就这么巴巴适适的度过了。其实不然,在成都一一碗惬意的盖碗茶,才是蓉城悠闲生活的灵…… 吴瑞霞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逛春节庙会,感受古镇风采

逛春节庙会,感受古镇风采春节庙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各地每逢春节都会有一系列的庙会活动。为了感受春节…… 张一凡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古文化,修身其圣贤

传承古文化,修身其圣贤山东济宁作为孝贤故里,孔孟之乡,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薪火相传的传承精神。为了更好了解历史文化,领略历史文化之美。2023年2月2日傍晚,“薪火相传队”实践…… 张月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感受历史古迹,传承中华文化

感受历史古迹,传承中华文化为了对章丘所有非遗的项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线上视频宣传;为了实现非遗爱好者们不出家门学非遗,不出家门就能看见非遗的梦想,章丘区文化馆非遗的保护中…… 石少润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山大学子支教感悟:不会忘却的记忆
打开高德地图,在起点输入“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在目的地输入“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西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路线图会告诉你,两地距离是1662公里。10点34分从威海站出发,乘坐G2084次列车8小时14分钟后,…
就叫助凤展翅--大学生成长训练营
学校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报告题目: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助凤展翅”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团队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助凤展翅实践团队时间:2023年7月27日——2023年8月2日作者:秦嘉敏摘要:为适应我国经济…
艺术设计学院“寻访红色记忆,赓续百年薪火”暑期社会实践完美落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中国共产党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重温红嫂事迹,探寻沂蒙精神
为学习新时代沂蒙红嫂精神,探寻新时代沂蒙红嫂精神传播新路径,6月28日至29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新时代沂蒙精神红嫂事迹”调研团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的沂蒙红嫂纪念馆与沂蒙红色文化影视基地…
赓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2023年7月11日,为探寻贝雕故事、学习红色历史、筑牢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广州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百千万突击队来到汕头市潮阳区的汕头市华文潮侨文化中心对原汕头市博物馆馆长张无碍老先生(下面简称“张老…
慧动数智调研团完成线下调研活动
为探究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山东大学慧动数智调研团经过两个月的积累与实践,于8月25日完成了线下调研活动,足迹遍布山东、四川、广东、湖南、福建、浙江6省,调研机构…
泰州学院三下乡:于老兵故事中,探寻红色续旅
为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校学生工作处牵头组建了“苏州非主城区红色资源调研”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队,…
浅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还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括为二十七个字:“讲仁爱、重民本、受诚信、崇…
传承发展,“贝”引潮流
7月8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首批100个种子项目示范队——广州新华学院雕情贝艺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汕头小公园进行贝雕文创产品实地调查,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今…
西京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生态推动农业,科技推动生产
为推进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7月13日-20日,西京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智建乡村志愿服务队前往陕西省汉中市铁锁关镇刘家坝生态农业园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为当地生态农业元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