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中国转型经济中的嵌入性与合同关系》这篇论文,对合同现象和研究方法有了进一步思考。
企业之间的合同意味着市场空间中的普通经济关系;它们同样被深深地嵌入社会关系与社会制度之中。在中国转型经济的背景下,这篇文章考察了这样三种机制——交易成本的节约、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以及制度性关联——是如何影响企业间的合同关系的,其影响方式包括(1)选择寻找合同伙伴的渠道(2)某项合同的正式程度与具体条款(3)合同执行过程中社会互动的强度。简单来说,本研究是聚焦于合同关系的合法性机制、效率机制、网络机制来组织理论发现。
作者对这三种机制的比较,可以揭示其发挥作用的条件以及这些机制用于解释经济行动的分析力的大小。这三种机制可能互相补充,作者的任务是考察这些机制在中国转型经济中发挥作用的条件以及在经济制度的产生过程中它们是如何互相影响的。
在选择合同伙伴上,寻找渠道的选择可以确定不同的机制是如何促使企业处理这样两类问题的。不同所有权的企业可能会利用各自的制度性关联以获取影响自己选择找寻渠道的资源;同时风险是交易成本的一部分,正是相关的投资回报(即风险),而非定约交易的绝对数量在发挥影响,因此分别有以下假设:假设 1A:在寻找合同的合作者时,国有企业倾向于利用更多的以制度为基础的渠道(例如政府的赞助或公开的信息),而私有企业则倾向于利用更多的特殊(如以网络为基础的)渠道。假设 1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交易包含着更高的投资回报(例如,更大份额的合同价值或更多的资源依赖),那特殊的寻找渠道更有可能被利用。
在合同的形式:正式性与条款上,合同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合同可能包括或省略不同的条款,例如有关价格、质量、最终期限和保护性条款。合同的形式会提供有关合同关系基本特征的信息,而不同的机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合同形式与条款。按照交易成本的理论,一项合同风险越大,其内容会越详实来避免不确定性。但从社会网络的角度,从网络中签署的合同由于嵌入性关系带来的信任和信息的作用,或许不那么正式。
假设 2A:合同的形式因特定合同的因素而不同,例如风险和投资回报。具体而言,合同所包含的风险与投资回报越多,就越有可能存在明确的条款,也越有可能采取正式的形式。假设 2B:由于社会关系的存在缓解了信息问题,最初通过社会网络签署的合同就比通过公开信息签署的合同更可能不正式。
制度性机制也可能会产生影响,不同的所有制企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行政干预,处于不同的规章制度。但改革后政府也越来越加强正式合同的规范,因此能推出一组相互竞争的假设。假设 2C:与监管者有着亲密的制度性关联的企业(如国有企业)会比那些远离政府机构的企业(如私有企业)更有可能采用正规合同与条款。假设 2D:在中国的转型经济中,不管组织所有权、社会关系的类型或特定交易的因素情况如何,接受正式合同和条款的比率都很高。
考虑维持合同关系,在于社会互动的强度。合同伙伴培养社会关系,而这种商业关系与社会关系通常会使双方得益。那社会互动的变化又基于何种机制呢?作者又基于三种机制分别提出了三种假设:按照效率机制,风险越大,企业才会在社会互动上投入更多;按照合法性机制,私企可能因为缺乏制度性保护而更注重社会关系;按照网络机制,特殊关系渠道上建立的合同,社会强度可能会随着合同合作者的合作而增长。
本研究的数据是 1999-2000 年在北京和广州收集的 620 家企业所签署的 877 份合同。样本中的企业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而集中于重工业、轻工业、零售业和服务行业。
在操作化上,我关注的是自变量的处理,如何将三种机制测量出来,作者的方法是,对于制度性特征,使用了一系列的虚拟变量以说明企业所有权:国有企业(参考类别)、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私有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剩下的“其它企业”,同时使用了一个指导性的变量(广州=1)以控制城市背景的差异。对社会关系的处理,使用了一个虚拟变量以测量企业在签订当前的合同协议之前是否与合同伙伴事先认识(“是”=1)。认识的情况暗示了一种重复发生的关系。
最后对于交易成本,或者效率,作者直接考察了合同特征,首先区分合同的类型:销售(参考类别)、购买、服务、剩下的“其它类型”。然后测量合同价值在销售总额中所占比例这一变量提供了对资源依赖进行测量的尺度,尤其是这一合同所代表的商业交易中的投资回报。这一比例越高,合同关系的风险就会越大。还有合同的持久性,提供了有关合同“维持”风险的信息。期限较长就更可能会使合同双方容易受到对方的影响;但这也可能促使社会关系的日益发展。最后企业生产(或购买)的相同产品(服务)方面其合同伙伴的数量提供了另一种测量合同伙伴间资源依赖情况的方式。如果合作者数量超过 10 个,只算作 10 个以避免极端值的人为影响。
经过研究发现,1A、2D、3A、3B 成立,1B、2A、2B、2C、3C 不成立。
这篇文章吸引我的地方在于通过比较企业积极构建合同关系的多种过程,通过强调暗含机制与相关理论观点的条件本质,增强了嵌入性概念的分析力。例如,尽管在解释企业行为时,社会制度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制度性关联却无法解释合同执行过程中社会互动强度的变化。作者同时将三种机制考虑进来,并能聚焦在一个点上,将这些理论收拢并实现互补,并能巧妙地将看上去很复杂的九个假设和三种机制操作化,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大学三年,我有很多想法,学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理论。但仅仅在回答问题上,有时候越讲越发散,提了很多东西却不好讲清楚把他们收拢住在一个核心上(虽然我觉得都是在讲相关的,却无法很好组织起来),相较于本文的理论贡献和分析结果,我更喜欢的是研究设计的部分。
http://www.dxsbao.com/art/5954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