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孤独传》读后感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外语院 作者:董诗诗

本书介绍了孤独的历史起源和文化变迁,阐述了现代社会孤独问题盛行的原因,并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处理孤独和自我以及社会的关系。以下是我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感悟。

首先,关于孤独含义的历史和文化变迁。本书介绍到“孤独”一词在19世纪初开始频繁使用的,在20世纪达到高峰。在18世纪前,孤独指的是一种身体体验,仅仅表示孤身一人的状态,较少带有情感意义。同时它更多出现在宗教情境中,此时更多人愿意通过身体性的独处与上帝交流。到20世纪早期,孤独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指与大脑运作方式有关的精神问题,强调个体之间的低共同价值和高度孤立。到了21世纪,孤独则进一步强调个体情感上的疏离和匮乏,缺少有意义的社会联结。在本书中,作者将“孤独”定义为一种情感的“集群”,混杂愤怒、怨恨、悲伤,到嫉妒、羞耻、自怜等多种情绪。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和政治不断出现的现代性危机而逐步变为了一种情感上的“流行病”。这让我不断意识到,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习以为常的概念、想法或者观点,都有可能有在历史上的起源,和随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而出现的变化。当我们通过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去探究其发展的过程时,就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看清背后更加深刻的意涵。

其次,关于现代孤独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类。一是思想信仰的变化。在《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一书中提到,18世纪时启蒙运动主张的理性主义打破了宗教信仰迷信的蒙昧,宗教信仰不再成为共同默认的信仰,产生了多元价值观念。但同时,这种科学理性作为一种事实判断无法为多元观念的这种价值判断提供确定的解答,因此造成价值多元的同时人们不再有信仰和思想上的确定和归属感。因此,人们会因自身缺少确定唯一的意义感,和社会缺少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归属感而感到孤独。二是经济结构的变化。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发展为工业社会,使得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使得人们的意识形态逐渐变为极力追求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其中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是过度个人主义的表征。物质主义的本质上是一种人们确定自我和社会关系的思想途径。当一个人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个人财产来自我定义,而且通常与他人处在竞争关系而非合作关系。物质至上的价值观损害了社会联结,削弱了个体满足亲密关系需求的能力。它对于孤独来说,使得人们在物品中寻找一种沟通情感、免于孤独的方式,但过度的物质主义反而加剧了人的孤独,造成了更大的匮乏感。同时,对物质主义的追求还导致了消费主义,尤其是在网络媒体上的信息消费,反而更加强化了孤独。原因在于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特点使得人们无法感知自己最真实的情绪,它逐渐代替了人们的线下交流,却不能提供线下交流给人的责任感和有意义联结,反而使人们之间更加孤立。三是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人们从农业社会的群居转变为工业社会的独居状态,并造成了持续攀升的居住成本、通货膨胀、移民等等城市问题,也就为人们产生孤独感创造了物理环境。总之,这让我意识到孤独现象是一个社会历史问题,涉及到从思想到制度到个人的方方面面,因此了解这一现象并去思考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来说都非常重要。

最后,关于我们自身如何面对现代孤独的问题。作者认为,现代孤独对于个人来说核心是缺乏与他人之间的有意义的社会联结,而在面对孤独的问题上,我们可以通过转变视角看到孤独的积极面和学会独处来进行改善。孤独的积极面在于它以创造性的视角让我们意识到孤独也是我们智力和情感上的礼物,它可以支持创造性的思考和活动,也能促进情感的疗愈。既然孤独充当了自我和世界之间的缓冲,给人提供自我反省和自我认知的空间,孤独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独处来探索自身的情感深度。正如蒋勋在《孤独六讲》里说到,孤独具有使个体生命变得饱满的美。他将孤独分为情欲、语言、思维、革命、暴力和伦理六个方面。比如他认为情欲孤独是个体从了解自己身体到内心的探究过程,给了个体触碰生命本质的机会。又如他认为思维孤独是对结论限制的反抗,孤独是思维的开始,当个体走出群体时,可以反观群体的状态、对自己进行内省,对于思考和思辨的坚持的孤独带给人饱满的喜悦和生命的圆满。因此,这让我意识到,孤独的全景是对社会历史文化的反映,但如何看待和面对孤独这一问题,我们自身是具有主动性的。当我们积极转换看待孤独的视角,我们也就能不断发现孤独的积极意义和美好之处。

总之,本书帮助我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理解现代孤独的产生和发展,也帮助我用积极和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孤独的问题,更加让我意识到与他人之间有意义的联结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

http://www.dxsbao.com/art/5419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参与医疗志愿服务,践行青年学子担当
“万事悠悠,民生为先。”翻开“十三五”这份民生答卷,我们看到从稳定就业岗位,到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从实现老年群体“老有所依”,到医疗卫生体系改革…2023年1月6日,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梦…
工作部署把握实践方向,实地调研理论推动施行
为使青春年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中绽放绚丽光彩,12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梦乡土实践队于腾讯会议进行前期工作部署。随后,实践各实践成员于驻地开展前期线下调研实践,了解家乡…
鲁迅《伤逝》有感
时代之伤?人性之伤?《伤逝》已经过去了一百年了,但是我感觉其中所要解释决的问题还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更没有得到解决。书中的本质问题,表面上是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制度的腐朽,但是其内在是体现…
红色经典——《年轮》读后有感
书中是以曾在北大荒上山下乡的六位男女知青的人生道路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所经历的坎坷和风风雨雨,勾画出新中国的年轮。文中开头就讲,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与风同起,筝上九天
为学习“二十大”精神、传承传统文化,进一步体验传统风筝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纸鸢同风起,译起向筝嵘”实践队于12月25日进行了“和风而起,筝上九天”放飞风筝活动。实践队以此次活动为依托,宣传风筝文化…
放飞风筝文明,译览筝路绵延
乘着党的二十大东风,在二十大精神的鼓舞下,开创文化惠民新局面,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扩大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提升潍坊风筝的知名度。12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纸鸢同风起,译起向筝嵘”实践队开展线上线下…
冲出中华,冲向国际
冲出中华,奔向国际风筝作为和平友好使者,向全世界人们传递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向往美好、珍惜友谊的心声。历经千年,风筝文化已成为中国联系世界的纽带,也成为潍坊走向世界、世界了解潍坊的重要窗口。为继…
曲园学子“深入落实二十大精神”实践感悟:学习领悟二十大,坚定不移跟党走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争做新时代表率”,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成为引领广大青年深入学习二十大的一份子,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新方针、新指引下增长…
科技助人
同时乡村实践队队员向各位叔叔阿姨和爷爷奶奶介绍了智能手机的几个基本应用软件和使用方法,还教给大家几个小诀窍以防止网络诈骗,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家的网络安全。最后,乡村实践队队员还让参与会议的…
青年与二十大(四十二)
为了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社会实践队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实践队成员了解到,做心系人民、服务人民的“好学生”。广大青年学子要尽早树立起“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