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读徐则臣《北上》有感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杨燔

《北上》写的是一条贯通中国地理南北大动脉的大运河,小说并非是按照一条河流的直线,一路向前写去,而是在一个庞大的结构里,穿插地、回旋地展开,正是这种别出心裁的架构,让我读出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段悲欢离合的沧桑故事。

徐则臣的小说,似乎是在探索中行进的,并做了很多突破性的尝试,给读者很大的想象和再创作的空间。《北上》,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从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到济宁、天津,北京的婚俗礼节、船闸人家、兵马劫匪、纤夫官员、水文地理、烟花柳巷、摄影艺术等等的故事。

书中讲述的既是一条关于大运河的故事,也是一部民族与文化一百年来的发展史。

徐则臣说:“二十年来,我一点点地把运河放进了小说里,运河也一直是我小说非常重要的背景。慢慢地,你对它的描写越多,认识越清楚,它就会变得越立体、越全面,忽然有一天,这条河一下子在我面前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轮廓,就像一个东西从一个黑暗的水面一点一点浮上来,我能看见它完整的形状。对于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运河、一条文化意义上的运河,对于运河的历史和现在,我慢慢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就希望能够好好写这条河,把大运河作为主角推到小说的前台来,于是就有了耗时四年的《北上》的写作。”

读着读着,就会明白:沿着运河北上就是在溯源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代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全长1794公里,对南北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两岸的工农业经济带来了很大发展。

一百多年过去,运河已经失去了当初了漕运的地位,有些支流已经沧海化作桑田,但是水和时间一样是流动的,他们自会开辟出新的道路。在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历史里,很多东西沉入了运河支流。水退去,时间和土掩上来,历史学家用他们的小刷子将尘封在岁月中的过往一点点显露出来。

那些年在运河浣洗衣服的少女会离开,流过的尸体会腐烂,运河像一个老人,和世界上万物一样,一言不发,河床底下的沉船和古迹就是他所记下对的世界的变化。几百年来,运河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脉搏里,在每一个水分子上刻上了中华民族的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它告诉了我们京杭大运河的宏伟壮丽,展现了当时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就像作者所说一样:一条河活起来,一段历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人声沉入水底,涛声跃出河面之上。一条河流讲述几段人生故事,实在是看不够,想不够,回味不够。

http://www.dxsbao.com/art/5387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爱心进行,支教继续
爱心进行,支教继续——2023年寒假实践活动支教第八天(通讯员郭骐源2023-1-13)2023年1月13日,蒲公英实践队郭骐源成员的支教第八天课堂开始。经过支教几天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加的熟悉与默契了。7时55分蒲公英…
评布贴画
今天听了湖北师范大学先锋实践队成员的布贴画课程,受益良多,有感而发,记下此篇。老师首先通过图片导入,通过给学生欣赏布贴画的图片引入今天的课堂——布贴画的学习。随后老师着重讲解了布贴画的定义、延…
贴门神的由来
关于门神的来历,战国时代的一部著作里有这样一个神话记载,东海度朔山中,有一棵盘曲3000里的巨大的桃树,其枝伸向东北方的鬼门,所有的鬼怪来往皆从此出入。树下有二神,一名神荼,一名郁櫑,专门监视鬼的…
贴对联的由来
春联,又称对联、门对,它用红纸书写,贴在门上很有一番喜庆、热闹的过年气氛。过年要贴春联,这与古代的“桃符”;驱鬼避邪有关。古人科技水平有限,认为人间的疾病灾害是鬼魅造成的。为了抵抗它们在过年期…
吃元宵的由来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专家介绍称元宵俗称“汤圆“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
赛龙舟的起源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
寒调第八天
2023年1月13日星期五投稿组邓倩回顾这几天的生活,虽然过程中有些工作十分辛苦,但是每天过得都非常充实且有意义,队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团队合作使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提升了自己各方面的…
第八次课程顺利开展
(通讯员邓倩2023-1-13)2023年1月13日湖北师范大学先锋实践队开始第八天寒假调研活动。9时基因重组的课程正式开始,邓倩通过对基因突变原因及特点的逻辑论证过程,带领学生复习基因突变。老师通过提出问题:通过…
推进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当其时。为了解山东…
爱心成就梦想 真诚点燃希望|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大手拉小手”希望联盟
随着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凸显,文化扶贫成为了新时代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共同发起“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