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不孤,信念不死
—观《不朽的马克思有感》
17岁的马克思曾在自己的作文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工作的职业,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马克思在17岁这样的年纪就已经有了如此高尚的理想。对于其他人来说,他可能是一个异类,但对于恩格斯来说,他是一位志同道合的同志。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优质的灵魂,在做着高尚的事。这些灵魂会因自己的高尚,发现自己与那些沉沦的世俗的浅显之人不相为谋,所以他们很孤独,像灵魂一样漂泊于天地之地,被世界所排斥,无法遇到认同自己观点的同志,不能与人畅谈自己的理想,更无法将自己的志向转化为现实。而马克思很幸运,他遇到了恩格斯。他与恩格斯在卢格家中畅谈时,便是孤寂的高尚灵魂找到了一块栖息之地,从那一刻开始,他的内心深知“吾道不孤”。
至此之后,他们一起为了同一个信念—为了全人类的幸福事业而奋斗。于他们而言,信念不会因为想象力被年龄禁锢,理想被现实冲淡,便将其抛诸脑后的空空而谈,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信念不死”。
身处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时代,我们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向前,忙忙碌碌于世俗的纷杂生活,但是我们已经忘记了前人提出的高尚理念—为全人类幸福事业而奋斗。我们变成了这个时代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信念正被我们逐渐遗忘于身后。
伴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呼喊,陶渊明没有模仿仕人在官场上欺人凌人霸人,而是寻找自己的净土,最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伴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没有模仿官人,在朝堂上阿人奉人附人,而是依照自己的本性,“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伴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呐喊,苏轼没有模仿小人在暗流中污人谤人线陷人,而是悟出自己的哲学,“自将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自己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三位历史伟人间皆知晓坚持自我信念的重要性,不靠世俗而动摇。当他们初出茅庐,心怀着对一展抱负的兴奋怀着家国平安的理想怀着海晏河清的期望,朝堂的冷漠浇灭了他们的梦想,此时他们却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念,而非折叠梦想,委身于浅俗的社会阶层定义之下,这才使他们得以流传千古。
曾记否?近代时期,中国战火连绵硝烟四起,风沙弥漫,忍受着西方列强的侵入略夺。是一群充满爱国信念之人,奋起而攻,保家卫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国共两党,之所以携手共击日本,是因为有着共同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吾道不孤,在为全人类幸福事业奋斗的路上上有无数的前人和你一起。信念不死,为全人类幸福事业奋斗的高尚事业永远存在。
吾道不孤,信念不死。
http://www.dxsbao.com/art/5388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