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守常不守拙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邓欣

李大钊先生,字守常,籍贯河北,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守常先生当如其是。

在《觉醒年代》中,首见守常先生,是先生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慷慨演讲的一幕,当时国内外掀起“倒袁”风潮,在那学生也争论不休,先生慷慨陈词:“天发杀机,战云四飞;倭族伺机,逼我夏宇;留日学子,羁身异域;回望神州,仰天悲愤。”而后有张丰载一行人以国内民众民智未开,暴力革命会导致流血牺牲为论据,而拥立君主立宪制,以之作为国家未来应走之路。于是乎再有先生驳斥张丰载一行人倡导拥立君主立宪之论调,道:“革命固然流血,君主立宪难道不会流血?再则国家民智未开实乃大谬,越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候就越要唤起民众的觉悟,振作民族精神,要把共和的思想灌输给民众,就必须推翻封建的思想。”先生身姿挺拔,语调昂扬,陈词有理有据,言语发自肺腑,慷慨激昂,直指人心。

一言一行,皆可见其人。铮铮风骨,先进斗士。

守常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积极的冲锋者。在于仲甫先生辩论时,他驳斥仲甫先生“有国家不为喜,无国家不为忧”的主张,他主要改进国家精神,自强不息创立一个新的国家。他爱国而不盲目,他不因为此时的国家不可爱而不爱国,他爱国有立场,却始终不会改变爱国的立场。他在1916年发表的《青春》一文中写到: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是则地球之一日存在,则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 即地球之青春一日存在。守常先生号召青年冲破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青春之精神不断改造自我,以青春之朝气、青春之理想唤醒百年沉睡的旧中国,建立青春之中华。

除了是先进的思想者,守常先生还是先进的实践者。他的思想实践是与工人阶级密切相关的。从日本回北京之时,碰到了街上长辛店工人葛树贵的妻子跪地求药救子,守常先生慷慨解囊,将自己来北京的一身行头和身上仅有的贵重之物“一块老怀表”当了,换了大洋,都给了他们一家。守常先生通过这个契机,在以后结识了更多的长辛店工人,给他们置办年货和他们一起过年,敞开嗓子给他们唱家乡的乐亭大鼓,依旧将自己本来不多的薪资大方接济没钱看病的工人,与工人们其乐融融。此后长辛店作为他思想实践的首个据点,他时常带邓中夏、毛泽东等人去和工人们聊天谈心,他赞美咱们的中国劳工在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肯定了工人阶级作用,他仔细了解他们的具体工作,了解他们对于国家的了解程度。

守常先生在思想上的进化和成长离不开对社会底层人民的了解和在社会底层的思想实践。张勋企图复辟,带领辫子军入京之时,守常先生与其他几位先生带头抗议,大声宣告:“他们可以挡住天上的太阳,但他们无法挡住民主的光芒。”张勋复辟失败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路子行不通,守常先生往沪,去民间了解真正的中国,深入江南基层,找寻符合中国的革新之路。在此期间,先生逐渐放弃了西方式的议会政治,而逐渐形成了“对反动政府,善良公民有革命的权利”的思想主张。先生放弃友人推荐的做官机会,北上北平任北大图书馆馆长,继续自己的思想实践。

在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这一块,守常先生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要结合起来,主张新文化运动要走向大众,思想实践者要双脚踩在泥土,踏实走好每一步。他主张创办工人夜校,以北大红楼读书会为据点,由《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等刊物牵头,推动校内工人教育,先试点再推广到国民。同时他也鼓励毛泽东先生去深入了解农民,这也潜在性地为中国革命埋下了巨大的有生力量爆发的引擎。先生有远见,开拓而不守成。

虽说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锋,是一个文人。但他不陈腐。他与大六岁的文盲夫人感情要好,在闲暇时候教自家孩子动军棋,也不歧视胡适先生的小脚夫人。守常先生是一个可爱可敬的人。

我敬重守常先生,我想用八个字形容我心中的守常先生:谦谦君子,浩浩男儿。

http://www.dxsbao.com/art/5304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主题
为了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社会实践队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实践队成员了解了党的二十大主题的重要性。大会的主题体现了党的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
深刻了解党的二十大主题
为了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社会实践队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实践队成员了解了党的二十大主题的重要性。大会的主题是大会精神的集中体现。党的全…
如何理解全面发展教育及其构成关系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
关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为了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社会实践队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实践队成员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
新时代十年变革
为了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社会实践队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实践队成员了解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及其重要性。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
我眼中的“过日子”的学问——读《浮生取义》和《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有感
费孝通先生在差序格局理论中有这么一段阐述: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中,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
俗而不隐,张弛有度
在一场关乎世道之清浊,态度之醉醒的人生之辩中,屈子和渔父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为人之道:屈子满怀一腔热血,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和光同尘;渔父胸怀大器之容,不作深思高举之态,淈泥而扬波,哺糟…
市政学院开展“学习技术,提升技能”的干事培训活动
市政学院开展“学习技术,提升技能”的干事培训活动(通讯员:范冰冰)为了帮助学生会工作人员了解自己的日常工作以及以后工作的高效率完成,增强学生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市政学院学生会于2022年10月20日进…
浅谈杜威教育中的兴趣哲学
人们常说,对于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兴趣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呢?杜威先生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对兴趣这个名词有如下阐述:兴趣这个名词通常用法有三种意义,一是活动发…
串起文明
翻开历史文明的画卷,人类从茹毛饮血走来,向刀耕火种走去。历史见证着他们从高原到荒漠,从平地到洼谷,沿着历史的轴线,播撒下文明的种子。历史的画卷铺排开,当古老的文明遇上了优渥的环境、现代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