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浅析宋朝避讳文化鼎盛原因及弊病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教师教育系 作者:荣戴平

浅析宋朝避讳文化鼎盛原因及弊病 摘要:讳字文化作为一种礼俗规则和语言现象,避讳始于周朝,行于秦汉,盛于唐宋,严于明清,终于民国。宋朝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和统治阶级的需要,讳字文化再此时达到了鼎盛的状态,不仅国讳、庙讳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且家讳,特讳更是琳琅满目,不可胜数。讳字之繁琐复杂给人们的生活、文书写作以及仕途带来了较大的弊端,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积极寻找并利用他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宋朝;鼎盛;原因;弊病 颜之推《颜氏家训》云:“凡名子者,当为孙地。”在给儿子取名的时候,要想到以后的孙子,不要让孙子为名讳而难堪,这体现了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讳字。而这句话体现了讳字中的避讳类别,也就是家讳又称私讳,即家族内部遵守的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洪迈《容斋随笔》云:“本朝尚文之习大盛,故礼官讨论,每欲其多庙讳,遂有五十字者。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方州科举尤甚此风。”表达了宋朝崇尚避讳的风俗大盛,礼官讨论,每次都想多避祧庙之讳,避讳的字就有五十个。在科举考场的试卷,只要有稍微涉及避讳的字,士人们就不敢被录用,一旦有人触犯,往往会被偷偷取消资格。体现了在宋朝时避讳的现象最为严重,考官将试卷文字是否犯讳作为判定考生成绩的一个重要的依据,甚至会影响到士人们的仕途。 讳字文化作为一种礼俗规则和语言现象,避讳始于周朝,行于秦汉,盛于唐宋,严于明清,终于民国。避讳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简而言之,避讳就是指在讲话和作文时,对皇帝、长辈和圣人的名字不能直言、直书,而要采用其他的方法回避、讳言。[1]宋朝是古代避讳的巅峰时期,不仅国讳、庙讳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且家讳,特讳更是琳琅满目,不可胜数。宋朝帝王规避嫌名的字数是历代帝王中最多的,宋高宗的“构”字规避嫌名多达55字,几乎把所有的同音字一网打尽。宋钦宗的“桓”字亦需规避嫌名49字,其余帝王多在十几、二十字左右。 一、宋朝避讳之风达到鼎盛的原因 首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以彰显自己的统治阶级地位。宋朝避讳制度中官讳包括5种内容。主要有:皇帝本人的旧名、御名和庙讳;皇帝的历代祖先名字;皇亲国戚的名讳;特殊字;古代帝王和圣人的名讳。将皇帝名讳置列其中,是为了凸显自己的特殊位置,表达自己的特殊身份,而避讳这些公认的圣贤帝王和圣人,则是为了彰显政府的正统地位,证明自身的统治身份源自正统,强化民众对皇族拥护和效忠。 其次。重文抑武的国策,助长了避讳的风气。宋朝受到唐末藩镇割据的影响,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提倡以礼治国,而避讳作为礼治的一种方式,自然被推崇。同时宋朝政府内部会通过改变官员派遣职位或更改职位名称等方式避开官员本人的私讳,这象征着士大夫不同于普通人,社会地位更高,满足了士大夫的需求,因此被文官所推崇。 二、宋朝避讳习俗的弊病 宋朝避讳十分严格,避讳种类也比较繁琐,比如仅读音改写就有多种,然而繁琐多样的避讳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弊病,主要体现在科举制度和日常生活中。 在科举制度中,洪迈《容斋随笔》有云:“本朝尚文之习大盛,故礼官讨论,每欲其多庙讳,遂有五十字者。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方州科举尤甚此风”。宋朝考官将试卷文字是否犯讳作为判定考生成绩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因此,考生书写必须进行诸多避讳、小心细致,如果没能做到,会影响到士人们的仕途,甚至会有牢狱之灾。[2]在文书中,凡是遇到皇帝的名字以及庙号,都要避讳。为了在文书中更加准确的避讳,“学士院奏:详定改敕官文书与御名同者凡二十字,余令依此音义改避,从之。”这样严格的规定使得文武大臣写上奏文书都很困难,如果未避讳就要受到处分,轻者申斥,退回重写,重者或降或革,丢掉乌纱帽。在日常生活中,政和年间,宋徽宗赵佶下令,“诏士庶勿以天、王、君、圣为名字”因此,许多人的名字也必须加以改动。叶天将把天字去掉改为叶将,乐天作把天字去掉改为乐作,葛君仲改名葛师仲等。名字作为一个人的身份象征背后牵连着许多的信息,如户籍等等,因为避讳的原因就要将已经用了多年的名字换掉,牵一发而动全身,增加了护级官吏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当事人的麻烦。 综上所述,在宋代由于其重文抑武的国策,和统治阶级的需要讳字文化达到了鼎盛的状态,讳字之繁琐复杂也给人们的生活、文书写作以及仕途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然而,任何事物都是有双面性的,我们应该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寻找并利用他的积极方面。朝代更替,统治阶级随之发生变化,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避讳,如唐朝避“世”和“民”等,宋朝避“祯”及其同音字“贞”等,因此可以将某些讳字看成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将其利用在我们的古籍整理和古代文化的学习上,用来鉴定古书和古物的真伪、判断古书的著作年代、校正古书等,发挥他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昝平,避讳述略,,文化学刊,2020,166-169,166-169 [2]朱瑞熙,宋代的避讳习俗,,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1988,92-98,92-98

http://www.dxsbao.com/art/5262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金财富(沈阳)在沈阳城市学院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交流讲座

本网讯(校团委高婷婷)2023年6月28日上午,由中金财富(沈阳)开展的企业文化进校园交流讲座于沈阳城市学院白宫国际会议厅举办。此次讲座旨在提高学生金融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金融风险的……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助力“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王千文)6月26日,由省禁毒委主办的忠诚履职,勇担使命——沈阳禁毒向党和人民汇报暨“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沈阳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此前,省禁毒委于6月25日……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初心如磐 奋楫笃行”——沈阳城市学院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本网讯(校团委姜懿轩)2023年6月20日18时,校团委学生会在绿岛讲堂召开“初心如磐奋楫笃行”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沈阳城市学院常务副校长刘爽教授,影视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健教授,文化……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2023届学位授予暨毕业酒会圆满举办

本网讯(校团委薄乐)6月18日16时我校202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正式开始。为了弥补“云毕业”学生未能参加线下毕业典礼的遗憾,学校向2020届、2022届的“云毕业生”们发出邀请,和2023届毕……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大三女生》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

本网讯(校团委李思洋)2023年6月8日21时15分,由沈阳城市学院独立创作的30集青春校园剧《大三女生》在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沈阳剧场”首次放映。沈阳城市学院也在二期操场、绿岛俱……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举办第十一届“雄辩绿岛”青年辩论赛初赛

本网讯(校团委姜懿轩)2023年6月7日18时30分“激扬青春,以辩会友”第十一届“雄辩绿岛”青年辩论赛初赛于建工楼209教室举行。五大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代表出席本次比赛并担任评委。比赛分……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医术之外——闲谈中国近代医事”沈阳城市学院顺利开展马伯庸《大医》校

本网讯(校团委黄馨睿)2023年6月6日下午,马伯庸于绿岛讲堂开展小说《大医》校园分享会。作家马伯庸携新作《大医》出席此次活动,为同学们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叙述写书经历并对新书展开……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师生助力苏家屯区6.5世界环境日活动开幕

本网讯(校团委黄馨睿)根据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六五环境日宣传工作的通知》,苏家屯区确定今年的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由苏家屯生态环……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临…

最新发布

不同人群对雷锋同志的看法
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雷锋的认识大致相同,在我们的采访中超市文姐姐说到:雷锋是一个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在校大学生罗同学说到“我本身对雷锋非常的敬佩,我对雷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出生于贫…
从南京到北京
首都作为统治中心及政权存在的标志之一,它的的选择和营建是十分重要的,而一个国家选择何地作为都城,受到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心理等方面。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参考谋士之言,于136…
明成祖为何迁都呢?
首都作为统治中心及政权存在的标志之一,它的的选择和营建是十分重要的,而一个国家选择何地作为都城,受到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心理等方面。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参考谋士之言,于136…
中国古代丧葬文化
丧礼: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礼,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我国的丧葬文化渊源流长,在远古社会就已出现了以安置灵魂为目的,以处理尸体为手段的纷繁多样的仪式。这一套礼仪直接反映着中华民族生死同重的思想和…
雷锋纪念馆观后感
为了对雷锋有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了解,我们小组首先去了长沙市雷锋纪念馆进行参观和采访。周末到达纪念馆的时候,天空飘着小雨,各色雨伞间仍然有父母牵着孩子、结伴的学生、戴着红领巾的老人踏进这个历久弥新…
读《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误解与其他》有感
想写新文化运动是源于今年一部大热的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其中屡次被五四运动时期的革命先烈所感动,也重新刷新了对先辈们的认识。以前只在书本上浅显的知道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有哪几位代表人物,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心得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更好的融入集体,适应环境…通过对案例一的分析,崔同学对大学并…
永州柳宗元文化旅游区简要概述及评价其保护、管理、利用
永州柳宗元文化旅游区,位于永州市零陵区潇水西岸,愚溪北岸,南北与零陵古城相连,是古城零陵“山、城、水”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节孝亭,东至萍阳南路,北括柳子庙、柳子街,核心区域概括起来就是“一街一…
唐玄宗时期重道抑佛政策
二、唐玄宗的三教政策(1)早期崇道、限佛道教:早年的痛苦生活和受睿宗信道的影响,使他对道家思想产生兴趣,再加上夺权过程中曾得到韩礼、冯道力、刘承祖、王据等道士的帮助,所以倾心道教。唐玄宗前期大力…
白雪公主
我叫拉菲亚,或许你也可以称呼我为白雪公主。我刚出生的时候,白雪纷纷,覆盖了整个城堡。我的皮肤像雪一样白皙,脸颊犹如红苹果。所有人都喜欢我,我也喜欢他们,除了六岁宴会上那个不请自来的女巫。富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