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作为统治中心及政权存在的标志之一,它的的选择和营建是十分重要的,而一个国家选择何地作为都城,受到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心理等方面。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参考谋士之言,于1366年正式建应天城,改元洪武,此时虽然蒙军实力并没有完全消失,但鉴于当时的生产条件,东南是财赋之地,而金陵更甚之。在这种权衡利弊之下,明太祖定都金陵。但从现实情况考虑,心中仍不时有北迁之意,后遗留给后继者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最根本的原因是是中国政治中轴线的变迁。唐代以后,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导致政治中心的东迁,北方外患自西北向东北转移,因此政治中轴线由西北转向东北。古代中国人自始即有一种“王者必即土中”的观念,即都城应该建立在天下之中心的观念。政治中心即都城所在地也相应地呈现出由东移趋势。因此,首都从东南位置的南京转向偏北位置的北京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第二,地理位置优越,北京更便于在军事上采取主动权。北京地处华北平原与西北蒙古高原、东北松辽平面之间,西北是燕山山脉,西南是太行山脉,南面是华北平原,东面是渤海湾。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渤海,成为拱卫北京的屏障。而南京地势同样险要,四周是山,北高南低,易守不易攻。西边有秦淮河入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四望山、卢龙山、幕府山,东北有宁镇山脉的最高峰钟山,北边有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南边有长命州、张公州、白鹭州等沙洲形成夹江,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拱卫着南京。 同样都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何北京更适宜?元朝政权虽被推翻但蒙古入侵的威胁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安全仍是上下关注的中心问题。如若不在北方设重兵防守,则可能出现黄河天险失守,蒙军挥师南下,但若屯重兵,又极由可能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南京距离北方太远,不利于随时知晓前方战事,南京作为明朝国都,无法短时间知晓前线敌军动向,也不易于检查军队动态,很容易错失时机和战机,而北京距离元蒙的位置更近,一举多得即可以凭借天险之势,又可以在军事上取得主动权。 第三,朱棣本人的主观因素。朱棣在北京发家,个人势力根深蒂固,可以为他的政权稳定提供保护伞。此外,朱棣借“靖难’'之名,攻打南京,为了巩固地位,对跟从建文帝的大臣进行残酷的屠杀,失去了南方民众的拥戴。且在他攻打南京时,建文帝失踪,生死不明,这也令他不安。同时元被灭后,其残余势力退入漠北,朱棣屡谋复兴,意图重主中原。这些个人的主观因素都导致了朱棣将首都迁往北京。 第四,南京时常地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通过查找资料可知,明朝自洪武年间至宣德年间,南京地震共81次,北平地震11次。据《明史》记载: 洪熙元年,“南京地震,凡四十有二”;宣德元年,“南京地震者九”,宣德“二年春,复震者十。三年,复屡震。四年,两京地震。五年正月壬子,南京地震。辛酉,又震”。南京地震频繁而北京相对稳定,而自然灾害对国家稳定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作为一个首都选址在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第五,就发展的眼光来看,选址北京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北京的位置处于农牧交错带上,从辽金时起就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 文化融合的枢纽。随着唐中叶北部边疆形势剧变,东北诸族崛起,跨越长城,来到中原,此时长城已不再把农耕与游牧渔猎两种民族和文化隔绝开来,而中原王朝为着防御东北诸族的需要,也把自己的政治军事中心北移。这种共同选择的结果,使得南北两大民族紧密的接触、交流、融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选址北京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综上所述,南京经济发达,北京文化底蕴深厚,都是一个国家作为首都的最好的选择。但我认为选址北京更合适,迁都北京不仅增强了明朝的军事实力,保证了国家边防的安全和政权巩固,同时北京地处南北民族接触的交接点上,也促进了南北民族的融合交流,为我国多民族的融合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art/5263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本网讯(校团委高婷婷)2023年6月28日上午,由中金财富(沈阳)开展的企业文化进校园交流讲座于沈阳城市学院白宫国际会议厅举办。此次讲座旨在提高学生金融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金融风险的……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本网讯(校团委王千文)6月26日,由省禁毒委主办的忠诚履职,勇担使命——沈阳禁毒向党和人民汇报暨“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沈阳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此前,省禁毒委于6月25日……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本网讯(校团委姜懿轩)2023年6月20日18时,校团委学生会在绿岛讲堂召开“初心如磐奋楫笃行”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沈阳城市学院常务副校长刘爽教授,影视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健教授,文化……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本网讯(校团委薄乐)6月18日16时我校202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正式开始。为了弥补“云毕业”学生未能参加线下毕业典礼的遗憾,学校向2020届、2022届的“云毕业生”们发出邀请,和2023届毕……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本网讯(校团委李思洋)2023年6月8日21时15分,由沈阳城市学院独立创作的30集青春校园剧《大三女生》在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沈阳剧场”首次放映。沈阳城市学院也在二期操场、绿岛俱……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本网讯(校团委姜懿轩)2023年6月7日18时30分“激扬青春,以辩会友”第十一届“雄辩绿岛”青年辩论赛初赛于建工楼209教室举行。五大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代表出席本次比赛并担任评委。比赛分……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本网讯(校团委黄馨睿)2023年6月6日下午,马伯庸于绿岛讲堂开展小说《大医》校园分享会。作家马伯庸携新作《大医》出席此次活动,为同学们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叙述写书经历并对新书展开……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本网讯(校团委黄馨睿)根据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六五环境日宣传工作的通知》,苏家屯区确定今年的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由苏家屯生态环……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