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从南京到北京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教师教育系 作者:荣戴平

首都作为统治中心及政权存在的标志之一,它的的选择和营建是十分重要的,而一个国家选择何地作为都城,受到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心理等方面。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参考谋士之言,于1366年正式建应天城,改元洪武,此时虽然蒙军实力并没有完全消失,但鉴于当时的生产条件,东南是财赋之地,而金陵更甚之。在这种权衡利弊之下,明太祖定都金陵。但从现实情况考虑,心中仍不时有北迁之意,后遗留给后继者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最根本的原因是是中国政治中轴线的变迁。唐代以后,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导致政治中心的东迁,北方外患自西北向东北转移,因此政治中轴线由西北转向东北。古代中国人自始即有一种“王者必即土中”的观念,即都城应该建立在天下之中心的观念。政治中心即都城所在地也相应地呈现出由东移趋势。因此,首都从东南位置的南京转向偏北位置的北京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第二,地理位置优越,北京更便于在军事上采取主动权。北京地处华北平原与西北蒙古高原、东北松辽平面之间,西北是燕山山脉,西南是太行山脉,南面是华北平原,东面是渤海湾。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渤海,成为拱卫北京的屏障。而南京地势同样险要,四周是山,北高南低,易守不易攻。西边有秦淮河入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四望山、卢龙山、幕府山,东北有宁镇山脉的最高峰钟山,北边有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南边有长命州、张公州、白鹭州等沙洲形成夹江,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拱卫着南京。 同样都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何北京更适宜?元朝政权虽被推翻但蒙古入侵的威胁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安全仍是上下关注的中心问题。如若不在北方设重兵防守,则可能出现黄河天险失守,蒙军挥师南下,但若屯重兵,又极由可能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南京距离北方太远,不利于随时知晓前方战事,南京作为明朝国都,无法短时间知晓前线敌军动向,也不易于检查军队动态,很容易错失时机和战机,而北京距离元蒙的位置更近,一举多得即可以凭借天险之势,又可以在军事上取得主动权。 第三,朱棣本人的主观因素。朱棣在北京发家,个人势力根深蒂固,可以为他的政权稳定提供保护伞。此外,朱棣借“靖难’'之名,攻打南京,为了巩固地位,对跟从建文帝的大臣进行残酷的屠杀,失去了南方民众的拥戴。且在他攻打南京时,建文帝失踪,生死不明,这也令他不安。同时元被灭后,其残余势力退入漠北,朱棣屡谋复兴,意图重主中原。这些个人的主观因素都导致了朱棣将首都迁往北京。 第四,南京时常地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通过查找资料可知,明朝自洪武年间至宣德年间,南京地震共81次,北平地震11次。据《明史》记载: 洪熙元年,“南京地震,凡四十有二”;宣德元年,“南京地震者九”,宣德“二年春,复震者十。三年,复屡震。四年,两京地震。五年正月壬子,南京地震。辛酉,又震”。南京地震频繁而北京相对稳定,而自然灾害对国家稳定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作为一个首都选址在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第五,就发展的眼光来看,选址北京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北京的位置处于农牧交错带上,从辽金时起就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 文化融合的枢纽。随着唐中叶北部边疆形势剧变,东北诸族崛起,跨越长城,来到中原,此时长城已不再把农耕与游牧渔猎两种民族和文化隔绝开来,而中原王朝为着防御东北诸族的需要,也把自己的政治军事中心北移。这种共同选择的结果,使得南北两大民族紧密的接触、交流、融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选址北京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综上所述,南京经济发达,北京文化底蕴深厚,都是一个国家作为首都的最好的选择。但我认为选址北京更合适,迁都北京不仅增强了明朝的军事实力,保证了国家边防的安全和政权巩固,同时北京地处南北民族接触的交接点上,也促进了南北民族的融合交流,为我国多民族的融合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art/5263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金财富(沈阳)在沈阳城市学院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交流讲座

本网讯(校团委高婷婷)2023年6月28日上午,由中金财富(沈阳)开展的企业文化进校园交流讲座于沈阳城市学院白宫国际会议厅举办。此次讲座旨在提高学生金融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金融风险的……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助力“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王千文)6月26日,由省禁毒委主办的忠诚履职,勇担使命——沈阳禁毒向党和人民汇报暨“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沈阳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此前,省禁毒委于6月25日……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初心如磐 奋楫笃行”——沈阳城市学院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本网讯(校团委姜懿轩)2023年6月20日18时,校团委学生会在绿岛讲堂召开“初心如磐奋楫笃行”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沈阳城市学院常务副校长刘爽教授,影视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健教授,文化……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2023届学位授予暨毕业酒会圆满举办

本网讯(校团委薄乐)6月18日16时我校202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正式开始。为了弥补“云毕业”学生未能参加线下毕业典礼的遗憾,学校向2020届、2022届的“云毕业生”们发出邀请,和2023届毕……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大三女生》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

本网讯(校团委李思洋)2023年6月8日21时15分,由沈阳城市学院独立创作的30集青春校园剧《大三女生》在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沈阳剧场”首次放映。沈阳城市学院也在二期操场、绿岛俱……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举办第十一届“雄辩绿岛”青年辩论赛初赛

本网讯(校团委姜懿轩)2023年6月7日18时30分“激扬青春,以辩会友”第十一届“雄辩绿岛”青年辩论赛初赛于建工楼209教室举行。五大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代表出席本次比赛并担任评委。比赛分……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医术之外——闲谈中国近代医事”沈阳城市学院顺利开展马伯庸《大医》校

本网讯(校团委黄馨睿)2023年6月6日下午,马伯庸于绿岛讲堂开展小说《大医》校园分享会。作家马伯庸携新作《大医》出席此次活动,为同学们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叙述写书经历并对新书展开……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师生助力苏家屯区6.5世界环境日活动开幕

本网讯(校团委黄馨睿)根据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六五环境日宣传工作的通知》,苏家屯区确定今年的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由苏家屯生态环……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临…

最新发布

以吾少年意气,于祖国万里恒昌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就是什么。”2020年春节伊始,武汉突发疫情,工人待工,学生停课,每一个国人的心里都笼罩着一层迷雾,…
马院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党支部开展十月党日活动
(通讯员刘欣赵子东吴涵)为了深入了解于2018年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回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着眼于今后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路程,进一步增强学习者对“三农”工作重…
马院学社管团务部第一次部门例会顺利结束
马院学社管团务部第一次部门例会顺利结束(通讯员李俊凤)10月15日下午4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社团管理服务中心团务部在景德楼南栋204教室举行第一次部门例会。马院学社管团务部四名新干事及两位负责人均按时…
不同人群对雷锋同志的看法
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雷锋的认识大致相同,在我们的采访中超市文姐姐说到:雷锋是一个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在校大学生罗同学说到“我本身对雷锋非常的敬佩,我对雷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出生于贫…
明成祖为何迁都呢?
首都作为统治中心及政权存在的标志之一,它的的选择和营建是十分重要的,而一个国家选择何地作为都城,受到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心理等方面。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参考谋士之言,于136…
中国古代丧葬文化
丧礼: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礼,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我国的丧葬文化渊源流长,在远古社会就已出现了以安置灵魂为目的,以处理尸体为手段的纷繁多样的仪式。这一套礼仪直接反映着中华民族生死同重的思想和…
浅析宋朝避讳文化鼎盛原因及弊病
浅析宋朝避讳文化鼎盛原因及弊病摘要:讳字文化作为一种礼俗规则和语言现象,避讳始于周朝,行于秦汉,盛于唐宋,严于明清,终于民国。宋朝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和统治阶级的需要,讳字文化再此时达到了鼎盛的状态,…
雷锋纪念馆观后感
为了对雷锋有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了解,我们小组首先去了长沙市雷锋纪念馆进行参观和采访。周末到达纪念馆的时候,天空飘着小雨,各色雨伞间仍然有父母牵着孩子、结伴的学生、戴着红领巾的老人踏进这个历久弥新…
读《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误解与其他》有感
想写新文化运动是源于今年一部大热的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其中屡次被五四运动时期的革命先烈所感动,也重新刷新了对先辈们的认识。以前只在书本上浅显的知道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有哪几位代表人物,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心得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更好的融入集体,适应环境…通过对案例一的分析,崔同学对大学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