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开始,关于习主席的系列书籍我一直在读,最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认真读完了《习近平在福州》。习主席在福州时高瞻远瞩,制定了关于福州发展的“3820”工程;提出“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马真”精神;开创了“一栋楼办公”模式有效提高了为老百姓办事的效率。读了《习近平在福州》,经过认真思考和体会,收获很大,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远离利己主义”。 所谓“利己主义”,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个人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利己主义”与共产党员的先公后私、公私分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牺牲奉献等要求严重相违背。远离“利己主义”,就要做到“驭己、导人、理事”。 习主席一直是一个刻苦学习、爱好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去梁家河什么都没带就带了两箱子沉甸甸的书籍,在福州无论工作到多晚都要坚持学习,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所以才有后来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就是“驭己”。生活要求不高,到福州担任市委书记后,因为房子紧缺和照顾老干部,自己住到普通的小区;招待曾经的同事和下属都是在自己家里;家里的电视机坏了,支付电视台职工维修费,没有因为是市委书记就享受特权,这就是驭己。为了更加方便为老百姓办事,把百姓“上访”变为干部“下访”,自己带头经常走村下乡进行调研,这就是“驭己”。“驭己”,其实就是平时我们经常讲的“修身”,但又不完全是“修身”、不是为了“修身”而“驭己”、不是花费时间干单纯对自己有意义的事、不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目的而刻意要求自己,为了真正的干好工作、提高干工作的效率和对单位对社会的贡献率,才是“驭己”。
http://www.dxsbao.com/art/5257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