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每每说了谎话,我就会忍不住摸摸自己的鼻子,常常担心它会不停地变长。因为我记得那个长鼻子木偶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匹诺曹”的木偶男孩,它是被一个善良的老木匠制造出来的,在经过木偶剧院老板的囚禁,瘸腿狐狸与瞎眼猫的诱惑,玩具国的冒险等一系列离奇的经历后,它终于救出了被大鱼吞下的老木匠。在历经种种艰难困苦后,“它”最终成功蜕变成了“他”,匹诺曹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孩子。 这是19世纪意大利著名作家卡洛·科洛迪创作的童话《木偶奇遇记》,也是其经典之作。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对其审美特质进行分析。 稚拙美 儿童文学总表现出一种稚气而拙朴的艺术风格,而稚拙是儿童艺术的本能,是一种美学天性。在作品中通过描写匹诺曹调皮捣蛋的行为,比如:匹诺曹被瘸腿狐狸和瞎眼猫吊在树上,死里逃生,可一让它吃药,它就开始讲条件,“我要先吃一颗糖!”“我还要再吃一颗糖!”“快关上那扇讨厌的门!”仙女满足了匹诺曹所有的条件:给吃糖,再关门。它却干脆耍起赖皮,“我就是不吃药!”“我宁愿死掉也不吃!”在这里我们能够很容易的联想到匹诺曹当时的神态以及表情是充满稚拙情态的。 欢愉美 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它总是洋溢着更为浓郁的谐趣和欢愉之美。例如在作品中极尽夸张和幽默的手法,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向我们展现出具有美感意义的内容。如:作品中大鱼把驴吃掉后还留下了匹诺曹;匹诺曹和老木匠在鲸鱼的肚子里还能生活......这些给人一种滑稽幽默的感觉,让人读起来整体是欢愉轻松的,给读者阅读过程中造成了很强的趣味性。 变幻美 儿童好动、富于幻想和探索性,因此,儿童文学总是要比成人文学富于幻想,更多的神奇和出奇的色彩,这就构成了儿童文学作品迷人的变幻之美。如作品中张扬的幻想:木偶可以变成小男孩,说谎鼻子会变长......其中就把说谎这一孩子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与鼻子长长的奇妙幻想结合起来,幻想的世界就从孩子们身边的世界出发,再通过变形和荒诞处理,让幻想新颖有趣、形象深刻。体现了儿童读者喜欢幻想、追求变化、刺激的审美心理和阅读趣味,展现了儿童文学的变幻之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匹诺曹就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孩子一样,聪明、善良、顽皮而又任性。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的言语和行为都是父母给予的,就像匹诺曹一样,善良的木匠制造出来的就是善良的木偶,所以我们尽量引导孩子正确地面对外来环境的影响。孩子更需要家长和老师一步步的引导与原谅,才能成为一个好孩子。而我们自己也要做一个诚实、勇敢、不自私、有自制力、有恒心、懂得分辨善恶、会包容、会忍耐、爱学习、爱劳动,并且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http://www.dxsbao.com/art/4843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