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好的妙用: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古印度国王用麦子奖赏智者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个国王非常喜欢国际象棋,一天,一个智者与国王下棋并赢了国王,国王说可以满足他的一个要求,智者提出的要求就是要国王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2个格子放上2颗麦粒,第三个格子放4粒麦粒,如此类推,后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的2倍(国际象棋棋盘有64个格子),希望国王把这些麦子赏赐给他.国王想这还不容易,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要求。经过计算,发明者要求的麦粒总数就是2的64次方减去1,这个数字非常大。用这个故事引入等比数列新课,这种方式与汪教授提出的五种方式中的“复制式”类似,以历史上的数学问题来引出新课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情绪高涨,从而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导入环节运用数学史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品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的开端教师向学生适当地讲授一些数学知识产生的故事、传说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知识点的直接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见识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把头脑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让这些知识形成一个相对清晰完整的系统,这样会起到1+1﹥2的效果了。反观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只关注数学概念知识点,而忽视了概念的由来等等,从而导致学生脑海中对于知识点没有系统的知识框架,缺少展现了学生活泼的天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压抑、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状态之中。
http://www.dxsbao.com/art/4511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