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嘉莉妹妹》是美国伟大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的处女作,讲述了农村少女嘉莉如何在大城市摸爬滚打,并最终在百老汇舞台走红的成长故事。似乎嘉莉的奋斗历程充分体现新时代新女性的形象。但是,在父权社会的毒害下,嘉莉依然无法女性的“他者”地位;在美国资本垄断社会的拜金漩涡下,嘉莉本能的享乐欲念战胜了道德和理智。最终,两种社会因素必然会导致嘉莉梦想破灭的悲剧:一个追求物质成功却精神孤独的失败者。 Sister Carrie is the first work written by Dreiser who is the great American naturalist writer. The novel describes about a coming-of-age story of rural girl Carrie’s working experience in a big city and eventually Broadway catapulted her to a stardom. It seems that Carrie's struggle for independence fully reflects the image of a new woman in the new era. However, under the poison of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Carrie was still unable to get rid of the situation of being the "other"; and in the whirlpool of American capital monopoly, Carrie's natural hedonism overcame morality and reason. In the end, two social factors inevitably lead to the tragedy of Carrie's dream: a loser of material success but spiritual loneliness. 关键词:嘉莉妹妹 女权意识 父权社会 资本垄断 《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是“美国现代小说先驱”作家之一的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的代表作。此部长篇小说一问世,便掀起轩然大波,曾一度被列为禁书。一部小说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证明其具有一定的揭露性、批判性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德莱塞采取了客观写实的自然主义风格、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充分揭露和批判了金钱权利支配一切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目前学界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挖掘主人公嘉莉的成长历程,具体论述视角涉及弗洛伊德人格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心理动机与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等等。于是,此小说在读者心目中已成为一部典型的女性成长小说。也有不少论者从当时美国社会背景出发,探讨形成嘉莉梦想幻灭的悲剧,研究视角包括“美国梦”的扭曲、消费主义、自然主义等等。由此观之,美国工业化的出现对嘉莉的成长造成了不可抗力的影响,深刻审视嘉莉梦想幻灭的社会现实因素。已有国内学者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论述嘉莉的成长历程,指出嘉莉从依附到独立的成长过程,是女性主义理论艰难跋涉的映射,并指出德莱赛对嘉莉的塑造,充分体现了现代新女性形象。不过从嘉莉梦想破灭的悲剧看女权意识脆弱的研究并不多见,而嘉莉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与沦陷非常值得深究。本文试图从嘉莉梦想幻灭的原因分析当时社会女权意识的脆弱,进而考察作者如何阐述女性“他者”地位的依附性和女性独立意识的沦陷来揭露美国社会对女性的残酷。 一、 嘉莉妹妹梦想幻灭的直接原因是:女性“他者”地位的依附性,而女性的依附性导致了社会女权意识的不堪一击。以男性群体为优势群体的社会,称为父权社会。在父权社会的背景下,男性绝对地主宰着女性,女性群体则被构建为“他者”地位。从女性的“他者”地位可以看出,女性群体被整个社会边缘化:不能参与社会的中心建设;不能作为一个群体独立存在。在两性关系中,“自我”的男性群体喜欢和女性接近,并将女性视为乐趣,这点在《嘉莉妹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杜鲁埃和赫斯特伍德来说,嘉莉只是一个附属品、一个满足虚荣心的玩偶、一个青春美丽的猎物。嘉莉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男人们对女人的掌控,她从来没有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女人。在杜鲁埃和赫斯特伍德眼里,嘉莉是下班回家后的娱乐;是家庭事务打理的天使;是生活中养眼的花瓶。对于这两个男人,嘉莉就是“他者”;而对于嘉莉,她也全然接受自己的“他者”地位。女性群体的社会地位是男性赋予的,她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取悦男性、服务男性。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女性信条,根本无法在嘉莉的脑海中抹除。即便嘉莉早就意识到杜鲁埃根本不会跟她结婚,可她也只敢躲在公寓里哭泣,不敢做出任何的反抗。在父权社会的掌控下,即使女孩们长大成人,社会也没有给予女孩们独立的机会。她们不仅在婚姻中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反而会在这种关系里彻底沦为“他者”。[1]在嘉莉的两段情感中,她先是成为杜鲁埃的情人,后抛弃杜鲁埃,成为赫斯特伍德的情妇。因为只有通过跟男人发生联系,嘉莉才能取得与社会的联系,才能进一步被社会看见,成就自己的幸福梦。在父权社会里,像嘉莉这样的女孩非常容易成为男人们调情和羞辱的目标。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寻找通往“安逸生活”的捷径,依附于男性是女孩们最好的选择。相反,通过艰苦工作从而获得自由的女权意识,就像一叶扁舟,随时都会被社会海洋的风浪推翻。女权意识所倡导的生活精神,根本看不到尽头,所以女孩们都对传统的婚姻生活趋之若鹜。就像初到芝加哥的嘉莉一样,现实条件的艰苦使她苦不堪言,但只要接受了杜鲁埃的倾慕,就可以拥有一切:舒适的公寓、华丽的服装、新式的首饰和惬意的城市生活。女性群体同时属于男性世界和这个世界被否认的领域;她们封闭在这个领域中,被男性世界所包围,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安居,所以她们的顺从总是夹杂着拒绝,她们的拒绝又夹杂着接受。[2]即使嘉莉与赫斯特伍德逃到纽约的生活非常不称心,但嘉莉还是竭诚接受了纽约生活的一切。她每天操持着家务,将家里装扮得井井有条,准备丰盛的晚餐等候着赫斯特伍德回家。嘉莉的行动空间被限于家中,服侍男性成为嘉莉唯一的目标。作为“他者”的女性,无论如何向上奋斗,追求更高层次的经济水平,只不过是这宏大社会版图中的一粒沙。而女性只要身处“他者”语境下社会一日,就永远无法拜托她们的宿命,永远处于精神恐惧之中。 二、 嘉莉妹妹梦想幻灭的决定性原因是:欲望驱动下女性独立意识的虚无缥缈。嘉莉妹妹女性意识的觉醒有两层因素,一是社会拜金主义的驱动,二是本能的享乐欲念。而这两层因素均是金钱欲望来驱动的,这样的女权独立意识就是一纸空文:理论层面五光十色,精神层面则是一片死海。 首先,在社会大环境下,人们对物质的极度欲望,激发嘉莉妹妹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但这种独立意识是迷离的,使女性根本无法把握。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内战结束,加强了北方资产阶级的地位,美国从一个生产型社会转变为一个挥霍性的消费型社会,以生产为主的意识形态也逐渐被消费意识形态所取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成了满足人们对享乐、金钱和权力欲望的舞台。于是,年仅18岁的嘉莉妹妹,换揣着对大城市生活的向往,只身一人从农村来到梦寐以求的芝加哥。可一下火车,她就已经感受到喧闹新奇环境中的冷酷。在遭遇六次求职失败后,她刚开始觉悟的女性自强意识开始慢慢衰弱枯竭。行文中,芝加哥市中心那种威风凛凛的气概与嘉莉初到城市的孤苦无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强烈地想要实现自我价值,但现实环境的无情冷酷,无疑给了嘉莉当头一棒。不难想象,一个曾未出过远门的乡村女孩,到一个偌大的城市寻找一个落脚之地,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毅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唯一能安抚嘉莉的落寞就是橱窗里华丽高贵的服饰。嘉莉只有紧紧地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时髦、财富和安逸[3],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寻得一丝安慰;也只有抓住这最后一根稻草,才让嘉莉觉得自己已经融入了城市生活,不再处于城市的边缘,不再湮没于芸芸众生之中。嘉莉妹妹和绝大多数城市女人一样,认为漫步在商场和戏院、穿着最时髦的服装招摇过市、与朋友享受山珍海味,才是生活在城市最大的目的。就是这样的想法,使嘉莉妹妹在无形中已成为城市诱惑的俘虏。大都市是嘉莉实现梦想的舞台,没有这个大舞台,她在百老汇的成功无从谈起;没有这个舞台,她的独立意识也将无处依托。[4] 再者,嘉莉本能的享乐欲念战胜了道德和理智,这样的女性独立意识是极易动摇的,嘉莉根本无法稳固自己努力得来的幸福。嘉莉初到芝加哥,求职成功但仍未获得微薄的收入之前,“嘉莉早已沉浸在好高骛远的幻想之中:绸缎、毛织物、女内衣和精美的羽毛饰物——她心目中的时髦必需品和小玩意儿——一切都需要花钱,但钱就是花不完。”[5]来到城市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贪图玩乐,而并非勤劳工作。在此时的嘉莉看来,每天穿戴华丽的服装和精美的饰物,穿梭百货商店就标志着幸福的生活。可一场大病却将她打回原形。正当嘉莉走投无路时,杜鲁埃向她伸出了援手。杜鲁埃的出现,使嘉莉内心刚刚萌芽的女性独立意识被自身的物欲贪恋吞灭了。与杜鲁埃同居后,嘉莉羡慕邻居海尔太太的日常:管理家务和养育儿女。这时,她的想法改变了——她不再像当初那样努力工作,而是急切期盼着能够嫁一个有钱有势的丈夫,金钱随手而来,享受贤妻良母的家庭生活。这种传统的女性观念再次充斥嘉莉的脑海,女性独立意识不复存在。正如许多女性一般,本能和欲念还是最后的胜利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嘉莉与赫斯特伍德辗转逃到纽约,尽管嘉莉知道他是个有妇之夫,但她也心甘情愿。此时的嘉莉,非常符合理想传统女性:“虔诚、纯洁、顺从、持家有术和深居简出”[6]随后,赫斯特伍德的失业、家庭开销的压力,迫使嘉莉需要靠劳动养活自己。嘉莉开始努力演出,奋力工作。第一个月,嘉莉拿到了十二块钱的工资,她拿这笔钱去支撑一定的家庭开销;可第二个月,嘉莉拿到十八块钱的工资,家庭的日常开销已经不是嘉莉购物欲的绊脚石了,她便大胆而不顾一切地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嘉莉尝到经济独立的甜头,刚刚萌芽的独立意识又再一次被自身的欲念吞灭了。即使拥有一定的独立觉醒意识,嘉莉根本无法用理智和道德战胜自己本能的享乐追求。当人们产生一种欲望之梦,必定就会想要实现它。可这样的梦缠绕着人心,迷惑着人心,招引着无聊的幻想,直到招引死亡和幻灭,从而来分化欲望之梦力量。嘉莉心中基于金钱的女性独立意识是经不起资本和人性的推敲,最终必然使嘉莉成为一个追求物质成功却精神孤独的失败者。 作品的结尾是嘉莉坐在摇椅上望着窗外,幻想着更加光辉夺目的奢侈品。最终德莱赛所描述的女性独立意识还是由欲望驱动的。嘉莉为了满足欢乐幻想和本能欲念,激励自己努力工作,表面上是女性独立精神的觉悟,实则是精神的空虚与堕落。嘉莉梦想幻灭的悲剧正是女权意识枯萎的悲剧,这样的悲剧是父权社会和资本社会的必然结果。物欲横流的消费语境下,女性群体想要逃出由男性视觉凝成的“他者”漩涡,就必须拒绝社会的诱惑,实现自我价值超越。女性独立意识的脆弱在欲望之都一定会沦陷。消费型社会的毒害,麻木了女性的精神层面,犹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即使女性群体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但依然无法摆脱对男性的依附性;无法在现实享乐欲念的交错和冲突中寻求平衡,于是只能在妥协和认同中彷徨堕落。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但女权运动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理论,此时的女性受到的压迫和束缚,不是简单的传统女性家庭束缚,还有男性主导的消费型社会的蔑视与毒害。在两种社会因素的残害下,属于女性群体的永远是富丽堂皇背后的虚假与幻象。由此可见,嘉莉梦想幻灭的悲剧所反映的是犹如海市蜃楼的女权意识,而女权意识的脆弱正是深刻揭露美国资本主义垄断对女性的冷漠与残害。 参考文献 [1]刘湘.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中的“他者”概念[J].山海经,2016(09). [2]Simone de Beauvoir, ed., The Second Sex [M]. New York: Knopf Publishing Group, 2011: 752. [3][5]德莱赛(Dreiser).裘柱常 译.《嘉莉妹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43,76 [4]马惠琼,嘉莉妹妹无尽欲望背后的社会驱动力[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6]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北京:三联书店,1995.
http://www.dxsbao.com/art/4485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支教传递温暖,云端携手同行中国大学生网恩施2月16日电(通讯员袁东祺)为了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团中央书记处有关工作部署,湖北……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是支教结束的第四天,我想把艾青《太阳的话》分享给我们夏天遇见的小朋友们。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必定留下一份念想。回忆那碧绿的山、清澈的水、温柔的风。更深的羁绊是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我们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故事。01不是……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必定留下一份念想。回忆那碧绿的山、清澈的水、温柔的风。更深的羁绊是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我们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故事。01不是……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望麦田,情留仙桃每天早上把我从梦中叫醒的鸟始终沒有告诉我它轻捷的名字阳光纤细,像鲜明的学生们在树叶上闪出很多声“老师好”明信片一般的草坪,我就是邮票我发誓要给每一滴露珠写……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二字的背后不仅仅是热忱和责任,倘若你向往,倘若你热爱,来寻找答案吧!目前我国留守儿童697万余人,位于仙桃绿湾社区这所学校有百分之六十为留守儿童,假期在家里没有人教,在……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0日电(通讯员袁东祺)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支教活动已接近尾声。8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与绿湾社区举办结业仪式。在结业仪……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8日电(通讯员袁东祺)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紧跟党的步伐,积极开展美育,8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绿湾……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