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倪焕之的一生中经历了许多事件,五卅运动,大革命等,随之改变的是他的教育思想,他从单纯追求教育的改良到走向群众运动开始革命,从满怀希望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到经历失败后沮丧,后重新走上群众运动的道路又被镇压,而后死去,倪焕之在思想上有进步的地方,也有倒退的地方。
关键词:倪焕之 教育 改革
1929年5月,茅盾在《文学周报》发表《读 <倪焕之>》一文,将《倪焕之》盛誉为“十年来的代表时代的扛鼎之作”。[1]《倪焕之》作为叶圣陶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倪焕之、金佩璋、蒋冰如等主人公形象塑造十分饱满又具有活力,叶圣陶先生其冷静客观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不仅客观的写出了每个人在不同情景下的心理,还将人物的多面化都表现了出来。尤其是倪焕之刚来乡村时对教育事业的激情与最后遭到多次失败与打击后的无奈、悲伤形成鲜明对比,从追求教育改良到走向革命,不禁让我回想起五四运动、五卅运动时期人们对教育的态度。
一、倪焕之满怀激情投入教育事业
倪焕之在刚来乡镇学校时是“他要他们同自己一样,抱着热忱,怀着完美的理想,一致努力,把学校搞成个理想的学校。”[2]他满怀的是期待,想要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和大家一起共同完成教育事业,“一切的希望尽在教育”。至于他们现在还没有将教育事业开展的很好的原因,焕之则认为是“他们只是没有尝到教育事业的真味罢了”,在这时的倪焕之并未考虑到教育事业的开展是何其的不易,坚持下来更是困难重重。
他鄙视“无非只为吃饭,看教职同厘卡司员的位置一个样子”的同事们,觉得自己和他们有巨大的差别,他们无心教育,而自己执着于教育,只是不能有所作为罢了。他对于蒋华的门第观念与欺辱别人的行为耐心指导、悉心解释,倪焕之和陆三复严厉的教学态度不同,他采取的是循循善诱的模式,倪焕之对蒋华的肯定与鼓励感动了蒋华,“蒋华的心情与肢体原来都紧张,听了倪焕之的一番话不由得都松弛了。”[3]倪焕之用自己的真心换来了蒋华的忏悔与更正,叶圣陶在描写倪焕之劝导蒋华时“倪焕之透了一口安慰的气”[4],这一细节描写把倪焕之内心的忐忑不安细致的刻画了出来,倪焕之不确定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能劝导蒋华,是否可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幸运的是,他的方法奏效了,这既是对教育方法获得成功的开心也是对自己教育事业发展更进一步的欣慰。“事业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这就是倪焕之的现状,此时的他满怀激情,想要把全部的自己投身于教育事业,他不感到疲倦,只想用自己的知识教书育人,教好他的每一个学生。
二、倪焕之与金佩璋结婚后对教育理想更有信心
在灯会上,倪焕之遇到了金佩璋,这是和他志同道合的女子,他们同样热爱教育事业,在一段时间的相处过后结婚了,这时的倪焕之比自己单身时还要开心,他觉得现在有了妻子的帮助,可以更快的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他满心欢喜,并且充满了信心,“两个人都尽力于事业,都不感觉什么疲劳。”[5]
三、倪焕之失去支持,并且愤恨自己无法进行教育改革
此时的倪焕之已经不再满足于开展教育事业,他开始了教育改革,但是他的改革并没有联系实际,是在脱离社会革命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这时的倪焕之只能处于被动局面,他无法再进行教育改革,封建守旧思想舆论的抨击,让他毫无反击之力,他只有无尽的愤怒与仇恨。就在倪焕之想在金佩璋处寻找一些安慰时,她又怀孕了,只能退居家庭,照顾孩子,这时的倪焕之仿佛失去了左膀右臂,蒋冰如的退却已经令他沮丧不已,现在金佩璋又无法与他并肩前行了,倪焕之的教育改革算是到此结束了。
四、倪焕之遇到王乐山,前往上海投身于群众运动
倪焕之在乡镇的教育改革失败了,无法将自己完全投入教育事业之后的沮丧,但与此同时,革命者王乐山出现了,他尖锐的之处倪焕之所犯的错误,并叫他如何改正,倪焕之醒悟了,他毅然决然的打算跟随王乐山前往上海,他不再进行教育改革,而是进行群众运动,他把教育的方向转换到群众运动上,这是倪焕之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虽然只是跟随王乐山进行群众运动,但他已经做到了,他的思想虽然没有彻底的更正,但是行动上已经完成。他的教育理想从乡镇转移到了城市,他冒雨在大街上演讲,不顾巡捕的枪弹,参加工人集会,在此过程中,他从工人的身上发现了自己的弱点,“为教育而教育,只是毫无意义的玄语;目前的教育应该从革命出发。教育者如果不知革命,一切努力全是徒劳;而革命者不顾教育,也将空洞的少所凭借。”[6]他决心将自己投身于群众运动了,倪焕之认为“我们应该把历史的轮子推动,让它转得较平常为快”[7],他明白只有把教育和革命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教育和革命的双成功,如果把他们分离,只能是教育不像教育,革命不像革命。
五、大革命失败,倪焕之陷入迷茫
面对大革命失败的时代背景之下,倪焕之不得不停止了群众运动,和他一起的革命者都遭到了蒋介石的镇压,倪焕之重新陷入了“仇恨、悲伤”之中,他开始用酒精麻痹自己,他不愿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的教育理想终究没有实现,他一病不起,“唉,死吧,死吧!脆弱的能力,浮动的感情,不中用,完全不中用!”[8]这是倪焕之最后的呼告。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否定自己,解剖自己的内心,可见其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坚持。
虽然倪焕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但他却真真切切的为教育事业奋斗了自己的一生,他用尽了各种方式,竭尽了自己全部的力量,从单纯教育到教育与革命结合,这是他进步的地方,这是他值得被肯定的地方,他依然是一个有理想、有信念、有抱负的知识分子。
有人说这部小说的结构应该是倪焕之的心理活动,而不是他的外部人生历程。 [9]但我却认为这不仅仅是倪焕之的心理活动,更是倪焕之的人生经历,正是因为他的人生经历,才有了每段不同经历的心理活动,才有了每个阶段不同的教育思想,他们是联合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
http://www.dxsbao.com/art/4138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