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以《娱乐至死》反思当前娱乐现状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 作者:朱玉祺

“人们感受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题记

“当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文化的精神就会枯萎。”而为何文化会变得滑稽,波兹曼认为是因为电视的产生使文化形式发生了改变(当然,现在的互联网媒体已然取代了电视所原有的作用。)。在没读书之前,我一直以为他所说“娱乐至死”的“娱乐”,是指娱乐活动或者娱乐形式。现在才发现,他更多的是在说主流思维的娱乐化。当主流思维泛娱乐化时,则意味着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已然娱乐化。而被娱乐的文化为何是令人叹息的,原因有二。

其一在于新文化形式的变化迫使人们的习惯改变。在娱乐业文化中,图像的地位就相当于过去印刷品中文字的地位。而电视最大的长处是它让具体的形象进入我们的心里,而不是让抽象的概念留在我们脑中,可见图像在电视中发挥的影响要远远超于文字所带来的力量,也因此当两者同时存在时,图像的力量足以压倒文字并使人的思考短路。所以夸张些可以说,图像剥夺了我们通过思考来加工处理文字的过程。这样的结果就是,会让我们总是先入为主地判断和界定一件未知的事情,不加思索。而这又与文化的意义相悖,因为文化的意义在于它能够表现事物的主题。若是一个事物早已被划定好,那么文化的意义也就无从谈起了。

并且,电视会把人们的时间拆解得零碎,同时把信息拆分得琐碎,使人们形成了短暂集中、短暂记忆的习惯。当时间变得支离破碎,当注意力被割裂,群体的思维就会变得散乱无序。若是一种文化既使人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又增添了短效的习惯,那么其就无法再培育出一个充满智慧的群体了。

其二在于新文化目的的改变迫使输出文化者改变策略。在我看来,“娱乐”的目的在于营利,所以任何被娱乐化的东西最终都会被改造为一种“商品”。而为了拥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对于商品的要求就会变成其内容必须要简单易懂。因此,当文化被娱乐则代表着信息被转化为商品。那么作为商品的输出方,创作者和信息传递者将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包装”上,而不再是考虑内容是否深刻抑或观点是否深远。

但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一种文化,难道是一件坏事吗?

也许是的。如果有这样一种文化,可以跨越阶层、年龄和学识的差异而求以共存,那么就证明这种文化不需要被思考,只需要被观看。这样的文化需要的是掌声,而非反思。努力避开阐述的文化,会因为丢失深入阐述的内容而不再能够引发思考,其只会用来消磨时光,如此也就丧失了教育的意义,偏离了我们了解文化的初衷。因此,被包装的新闻不再是新闻,被包装的信息不再是信息,被包装的文化也不再是文化,它们统统变成了同一种形式的戏耍。

我很是赞同“阅读是这个忙碌、流动、公开的社会的必然产物。”这句话。因为不论是从前的电视还是当今的互联网,它们都无法提供阅读所能够为我们带来的裨益。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遗忘症患者遍布的焦虑时代之中,我们似乎知道过去24小时里发生的任何事情,但对过去60个世纪或60年里发生的事情却知之甚少。原因就在于我们不再情愿去用时间来交换思考的空间了。公众对话本应严肃而理性,而现在却随意又充满戾气。固然,不同的媒介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运用文化来发展媒介,而非去思索如何用媒介来控制文化。我们都不希望丧失历史的视角,都不希望丢弃交流的意义,因为我们都不希望自己变成千千万万附庸者之一。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应当愿意为文字和阅读争回一些时间。

“无法察觉谎言的社会是没有自由的。”——后记

http://www.dxsbao.com/art/3239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石工院硕士2020级6班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主题班会顺利举行
为传达、落实并弘扬国家发布的与此次主题班会密切相关的方针政策,使班级同学将勤俭意识和节约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20年9月25日14点50分,石工院硕士2020级6班以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为主题于明辨楼C303举行…
非遗扶贫新风尚,河洛大鼓助脱贫
河南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河洛大鼓作为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们这次暑期实践活动的调研对象。我们通过采访相关非遗传承人,深入研究了河洛大鼓对于扶贫攻坚所做…
湖北民族大学法学院举办《实习实训管理规定》讲座
通讯员(大学生记者高克强/文谭玉鸿/图)9月25日,湖北民族大学法学院于德智楼9A410教室举办《实习实训管理规定》讲座,该院法学博士李勇担任主讲人,学生科科长胡海剑受邀出席,全体大一新生参加此次讲座。李…
时评——抗疫说
03年的非典,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记忆相对比较模糊。所以我很难想象到父母口中非典时停滞的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但今年,我可以清晰感受到一场危机带来的惨重。每一座城市都变得寂静,街道是空荡荡的,很长…
谓津门文化之“风筝魏”
彩绘逼真的“风筝魏”风筝是天津手工艺品三绝之一,其代表着纯正的津门文化。有着百余年历史的“风筝魏”已然成为代表天津的一个文化代名词。其世代传承,谨守不失,为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增添了浓墨…
欣赏河洛大鼓,壮大扶贫群体
河洛大鼓,俗称“说书”,发源于河南偃师,兴于巩义,是一种以说、唱为艺术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大鼓在非遗扶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采访了第四代河洛大鼓传承人后,总…
观摩木版年画,了解脱贫历程
(1)创新与无偿授艺在这次调研中,耿建社先生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的原创作品《八仙庆寿图》、《二十四孝图》、《十子送福图》等,作品中不仅运用了所传承的技术,还加入了他自己的思想。由于发展不景气,耿…
了解正骨,带动脱贫
郭氏正骨作为林州市中医药学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河南省医药学领域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次调研,我们通过对第七代传承人郭勇峰医生的采访,了解了郭氏正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如何和扶贫结合起来的。(1…
传承非遗太极,助力脱贫攻坚
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太极拳作为当地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助推当地扶贫事业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当今网络媒体发展非常迅速,陈家沟太极拳通过百度、抖音、微博、微信等媒体对太极拳进行推广,加大了对太极拳的…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荣获“信阳首届网络安全挑战赛”二等奖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荣获“信阳首届网络安全挑战赛”二等奖9月17日下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全面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