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非遗太极,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 作者: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太极拳作为当地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助推当地扶贫事业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当今网络媒体发展非常迅速,陈家沟太极拳通过百度、抖音、微博、微信等媒体对太极拳进行推广,加大了对太极拳的宣传力度。随着陈家沟太极拳的名气高涨,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脱贫作出了巨大贡献。

(1)无偿教学

陈伯祥老人是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受家族历代尚武练拳之风熏陶,为小架流派代表人物,在坚守中传承。在陈伯祥老人家人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陈伯祥老人住的屋子,惊叹于那摆放的厚厚的一摞证书,陈伯祥老人担任过陈家沟陈氏太极拳总会副会长,并获得终身成就奖,有着极高的荣誉。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陈伯祥老人在少年习拳遭遇的甘苦与中年授拳遭遇的跌宕,陈伯祥老人在经历很多困难之后,仍能够坚持学习太极拳,而不选择放弃的这种披荆斩棘,坚持不懈的精神态度确实令人敬佩;了解到从他开始出去教拳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了无论学员职位高低,收入多少,学费分文不取的规矩,他认为武术不该过于商业化运作,更不应该没师父,没徒弟,没情分,他淡泊名利,不以拳财,因此对于想要跟他学习太极拳的人,从来不会收取一分钱,有很多贫困的孩子向陈伯祥老人学习太极拳,之后他们能够通过教别人太极拳或者开拳馆等来获取比较可观的收益,这有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帮助他们实现脱贫。陈伯祥老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因此对扶贫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发展相关产业

陈家沟不断加强对于太极拳的宣传力度,使得温县陈家沟太极拳越来越有名,影响力不断增强,带动了陈家沟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我们从当地景点负责人和小店老板的了解得知,由于陈家沟太极拳的不断发展和影响力的加强,这使得当地的餐馆,小店等带来了许多的客源,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除此以外,陈家沟当地还建立了许多有关太极拳的景点,这也吸引了很多对太极拳感兴趣的人来参观,这同样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脱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39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学子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扎根时代沃土,推动“双创”进程

8月8日电(通讯员孙晓华)齐文化是齐地民众的血脉和灵魂,其创新的精神内涵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在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历史重量的沉淀往往…… 孙晓华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品读文物典故,体悟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上在此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犹为重要。而活跃在临淄区的齐文化存在着历史沉淀与时尚活…… 孙晓华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立足实践调查 感悟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跟随实践队的同学们一起开展实地调研与访谈,调查与访谈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齐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 孙晓华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弘扬齐韵文化,推动双创进程——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暑期

中国青年网德州8月8日电(通讯员:邹心语)齐文化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富民强国、务实创新、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与当今时代精神高度契合。在此背…… 邹心语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破文化之乱象,促齐文化之新生——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

齐文化作为一种古代地域性文化,在秦汉时期走出了齐鲁故地的生存空间,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华…… 邹心语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齐韵悠长,吾辈承之——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

泱泱齐风,悠远绵长。在千百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齐大地孕育出了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等一大批彪炳青史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们与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 邹心语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泱泱齐风,有淄有味——曲阜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倏忽一瞬三千秋,怅然怀古看临淄。在大一的暑假,我加入了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并于2023年7月19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文化博物馆及周边地展开对齐…… 李文瑶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齐物语,齐风新

潍坊8月4日电(通讯员李文瑶)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而临淄的齐文化博物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激起了曲阜师范大学…… 李文瑶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喜讯|白丽英教授课题组发表亲社会行为系列研究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存在且令人痛苦的社会现象,指个体或群体被忽视、拒绝或孤立的体验。它不仅威胁个体的归属感、自尊、意义…

铸盾传薪担使命,守安砺剑青春行 ——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开展主题

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月23日下午,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于铜盘校区“一站…

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序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日下午,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秦序研究员来举办题为《士君子精神——中国古琴艺术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23日,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题为《南音何以为是…

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4月26日晚,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在“一站式”学生…

最新发布

谓津门文化之“风筝魏”
彩绘逼真的“风筝魏”风筝是天津手工艺品三绝之一,其代表着纯正的津门文化。有着百余年历史的“风筝魏”已然成为代表天津的一个文化代名词。其世代传承,谨守不失,为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增添了浓墨…
欣赏河洛大鼓,壮大扶贫群体
河洛大鼓,俗称“说书”,发源于河南偃师,兴于巩义,是一种以说、唱为艺术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大鼓在非遗扶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采访了第四代河洛大鼓传承人后,总…
观摩木版年画,了解脱贫历程
(1)创新与无偿授艺在这次调研中,耿建社先生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的原创作品《八仙庆寿图》、《二十四孝图》、《十子送福图》等,作品中不仅运用了所传承的技术,还加入了他自己的思想。由于发展不景气,耿…
了解正骨,带动脱贫
郭氏正骨作为林州市中医药学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河南省医药学领域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次调研,我们通过对第七代传承人郭勇峰医生的采访,了解了郭氏正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如何和扶贫结合起来的。(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荣获“信阳首届网络安全挑战赛”二等奖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荣获“信阳首届网络安全挑战赛”二等奖9月17日下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全面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电脑义务维修活动顺利举行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电脑义务维修活动顺利举行为丰富大学生暑期生活,积极推动校园社会实践活动。2020年8月14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与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共同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电脑义务维修活动,…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暑假三下乡“饮水思源,节水护源”活动顺利开展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暑假三下乡“饮水思源,节水护源”活动顺利开展为助力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着“聚焦三农,服务大众”的精神。8月13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于开封…
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基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020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基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020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大别山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8月13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走…
加强环境治理,维护生态环境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020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环境治理,维护生态环境——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020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重大场合,反复强调要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他明确指出,“绝不能…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扶贫区产业考察活动顺利举行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扶贫区产业考察活动顺利举行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8月12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于三门峡市卢氏县横涧乡的山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