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面四个种姓等级的描述来看,种姓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1.种姓社会等级世袭,地位固定不变;2.各种姓职业固定不变,世代相连;3.种姓内婚制;4.各种姓宗教地位不平等;5.各种姓在法律上不平等。
种姓制度制造了隔离,维护的是社会的不平等,对印度社会的发展起了消极作用。种姓制度,使社会四分五裂,人民之间缺乏团结。在历史上,它为异族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印度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被外族征服的历史,其原因与种姓制度造成的整个印度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性和利己性不无关系。它妨碍了印度人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在面临外族入侵时,不能组织起强有力的抵抗力量。种姓制度下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从本种姓的利益出发,只对本种姓忠诚,缺乏民族同胞间的互助精神,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加之,每个人的职业生来决定,代代相传,不易更改,不管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有无兴趣或特长,工作是否合适,都得被迫去做。这样一来,有些人用不着努力就会得到好的职业,从事好的工作,享受优厚的待遇。这样产生或助长了一些人的懒惰思想,缺乏奋斗精神;而另一些人,即低级种姓的人,只能受苦,逆来顺受,认为命中注定,不可改变。这样限制和束缚了他们的创造精神和积极性的发挥。
总之,在我看来,种姓制度是不可取的,有着严重的消极影响,与我们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人人平等是背道而驰的。
http://www.dxsbao.com/art/3222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