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雾霾塔设计师罗斯加德:智慧城市应该可持续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傅适野

  早报专访雾霾塔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谈雾霾治理与智慧城市

位于北京798艺术园区的雾霾塔。
位于北京798艺术园区的雾霾塔。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今年9月27日,一座由荷兰设计师丹·罗斯加德设计的雾霾净化塔抵达北京,位置就在798艺术园区东北侧的751动力广场附近。雾霾净化塔高达7米,外形很像放大版的家用空气净化器。

  11月18日,设计了雾霾塔的荷兰设计师丹·罗斯加德回到北京。这天迎接他的是北京的重度雾霾。大街上很多人戴着3M口罩,丹·罗斯加德对3M口罩也有一定的了解,他看到早报记者的口罩后,马上说:“我知道这款口罩,但是它无法过滤PM2.5对吧?”

  雾霾塔在北京798艺术园区展出后,引起了众人围观和诸多讨论。丹·罗斯加德觉得,关于雾霾的讨论是好事,因为他无法想象在五年前,空气质量问题能够在中国引发如此大的讨论。

  对于雾霾问题的解决,丹·罗斯加德认为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他们愿意和他——一个来自外国的想法新奇的设计师——合作,也充分证明了他们想要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态度。这次他来北京,要和环保部讨论关于雾霾塔的相关事宜,要敲定雾霾塔接下来的城市巡展计划,同时也在和摩拜讨论合作的可能性。

  但另一方面,他仍旧面对很多质疑,每天要回答很多遍“这么小的雾霾塔到底有没有用”这样的问题。丹·罗斯加德说:“我现在对于观点感到疲惫,我认为方案比较重要。如果你觉得我做得不好,那就拿出你的方案。行动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在11月18日接受东方早报专访时,丹·罗斯加德(下文简称“丹”)对几种比较常见的态度一一做出了回应。

  态度1:我们对这个雾霾塔的实际效果很感兴趣。但这个塔看上去太小了,似乎起不到什么实际效果?

  丹:这个塔是在一个公园的层次上起作用的,因此它是一个公园的在地性解决方案。它一小时能清洁30000立方米空气。虽然它是一个很小的机器但却有很大的功效。接下来我们要看看在城市这个层次上能做些什么。我们想制造更多的雾霾塔,想研发免除雾霾的自行车,投入更多的绿色技术。所以我认为在一个小范围区域内雾霾塔是十分有效的。在我看来,雾霾塔是重要的第一步。

  态度2:这项技术以及整个雾霾塔的建造成本是多少?如果造价不菲,为何我们要投入这么多经费在雾霾塔上而不是把这些钱投入到更有效的治理雾霾的手段上?

  丹:我们花了两到三年的时间研发雾霾塔的技术。我们有一个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小团队。现在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们有成功的经验。同时在北京我们也有很好的领航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绝对可以让雾霾塔的成本更低,建造难度更低。我觉得这个投入是值得的,因为洁净的空气是宝贵的。有了洁净的空气,人们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露天场合玩耍,才能让自己多活几年。因此在这件事上人们需要转变观念,需要树立一个新的标准。不要总想着买车买房,或者是买一块价格不菲的手表。洁净的空气才应该是全新的默认配置。

  (记者:所以核心技术还是来自荷兰?)

  丹:对,目前来看,雾霾塔是荷兰设计的,也是荷兰的技术。但是我们想要生产更大的,像一栋楼一样的雾霾塔,然后探索它的可能性。因此我们现在正在和清华大学的团队合作。他们非常聪明。同时我也希望中国的公司能给我灵感,因为在我看来,他们不是山寨,不是照搬复制,而是在复制的基础上做更好的改进。这就是我们现在和中国进行的交流合作。我不知道最终的答案,但我很期待最后的成果。

  态度3:从设计到运输到组装,这个过程中的损耗会不会加重污染?

  丹:当然,只要你创造一些东西,你就得在同时毁坏另一些东西。就像画画是在毁掉一张白纸一样。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去“绿色化、环保化”。我们用了海运而非空运。我们对这个过程中带来的污染是有清醒认识的。但你是对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可如果不这样做,其他可能的选项是什么?不作为?坐在家里看电视?我觉得不是。我觉得大家要成为一个生产者,而非消费者,成为意见制定者、成为行动发起者、成为造梦者。只要在这个生产的过程中,保证你所生产的东西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就好,而这种影响是基于个人的判断和选择。所以,是的,我们在运输过程中用了石油和燃料,这确实让人恼火。如果有人有什么好的建议,可替代的方案,请务必告诉我们。

  对我来说,我现在厌倦、甚至是不愿意再相信观点了,我相信提案。如果你反对,那就拿出你的方案,告诉大家怎么做。我觉得这样的心态才是能让城市好起来的心态。

  对话

  革新者的职责是联系

  宏大理想和具体实践

  早报记者:人们用很多不同的标签来描述你: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或者是实验艺术家。你觉得哪个是你比较认同的?

  丹:我更希望人们叫我丹。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万物关联的世界中:艺术、科学、诗意的实践。这些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我的工作就是提出关于未来将会是如何的方案。几周前,有人介绍我是一个有着商业计划的嬉皮士,我喜欢这个描述。因为它既体现了那种新奇的点子和关于未来的理念,同时又有将其达成的强烈意愿。我是个行动者,我提出创意、计划,这是我的职责。

  早报记者:你的工作室网站上介绍你是一个艺术家和革新者。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思想者和践行的行动者,哪个更接近革新者的定义?

  丹:我觉得是两者的结合。一方面要有宏大的想法,比如说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洁净的空气这样的想法。另一方面,践行、落到实处,展示一种可能性也非常重要。所以革新者的职责是把宏大理想和当下现实联系起来,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连接点。我的项目一直都致力于这个目标。雾霾塔计划其实也是这个目标之下的一个产物。

  智慧城市应该可持续

  应该面向未来

  早报记者:你的作品通常都是探索理想未来的可能性、地貌,以及技术、空间和人之间的关系。在你眼中,理想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的?

  丹:我认为我们需要一个对居民有益的、能够激活居民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关乎洁净的空气、水源以及能源,是一个能让每个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地方,能让居民和他人建立一种实际的、同时也是诗意的联结。它同时应该是一个不存在垃圾的城市。十分有趣的是在自然世界上,废物并不存在。一种生物产生的废物可能是另一种生物的食物。

  自然界是个生态循环圈。所以我们是否能把一个城市变成这样?对我来说那就是智慧城市。这和技术无关。而是要在复杂之中找到一种全新的和谐。从某种程度上,我现在所做的设计都是明日之城的一种原型。但我们在今日实践,从中学习、犯错、修正、提高、继续。这个制造的过程反过来又塑造着我,这是一种互动。

  早报记者:有些人会觉得这个想法太过浪漫,如今我们身处全球化的世界,其中包括了全球范围内的不平等问题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没有废弃物的智慧城市是否真的可能?

  丹:当然。大自然就在这么做,为什么人类不行?这和浪漫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和智慧有关,和建设能够存活超过五十年或者一百年的城市有关。我们在消耗能源,我们在砍伐森林,这在世界范围内都在发生。这是不可持续的。现在很多大公司都开始投入研发绿色技术,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这很浪漫,而是他们意识到转变才能让城市变得可持续。

  早报记者:你的项目通常和新兴技术密切相关。人们常说,技术是把双刃剑,那么你如何处理和技术的关系?如何看待技术的黑暗面?

  丹:技术是绝好的工具。而且技术一直在我们左右。笔是手指的一种延伸,麦克风是声音的一种延伸,相机是眼睛的一种延伸。技术当然有其黑暗面,想想乔治·奥威尔描述过的场景:技术完全控制了人类,人类变成了机器人。所以重点在于寻求一种平衡。

  我认为如果我们不去探索技术的可能性,而是一味地认为这是政府的事情,是公司的事情,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的事情,那么技术被一方垄断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但如果我们反过来看,认为技术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构成了我们的日常语言,我们可以和技术互动,通过技术可以生产新的事物,那么技术就会更加平民化。技术的危险性就会降低。但当然,技术是双刃剑,我们正处于这场角逐之中。所以我一直以来在做的事情就是去展示技术好的那一面,比如通过技术支持我们能够有洁净的空气。所以我觉得这是心态的问题,这取决于你拿技术做些什么。

  新兴事物的推进

  免不了困难

  早报记者:你的工作室网站上专门有中文版本,你在上海也有一个临时工作室。为什么你对中国特别感兴趣?

  丹:我对中国感兴趣很多年了。我觉得中国有着强烈的对于未来的渴望。中国的思考方式和行事方式和我长大的环境的方式截然不同。这促使我去重新思考我能做什么和想做什么。在雾霾塔计划上,我的灵感来自于北京的雾霾。中国的公共空间特别有意思。它们是每个人都会使用到、但大家却都漠不关心的空间。所以我希望把这些空间变成大家都能在其中产生联结的空间。我们应该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新技术让居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一方面这关乎大的理想,另一方面则是实际的操作。这就是我过去七八年来的“行动指南”。

  早报记者:在中国遇到过哪些困难?

  丹:既然是创新,就一定是和新兴事物相关的。而新兴事物的推进免不了困难。你需要考量财政预算、当地的法律法规、新的技术以及审美需求。这些都要保持平衡。所以寻求平衡是设计的本质所在。我很高兴第一个雾霾塔在北京落地,我在这里和政府合作,也和他们有很多有效的讨论。我们都希望十年或者十五年之后,北京不再需要雾霾塔,人人都可以呼吸到洁净的空气,这是我的最终目标。因此接下来,我们会带着雾霾塔走一走中国其他几个城市,希望可以通过雾霾塔提醒公众,让政府、当地NGO和市民之间建立联结,希望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意识到洁净空气的重要性。

http://www.dxsbao.com/art/157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师学子三下乡:身体第一,学习第二

(通讯员:张雨欣)2023年7月17日,湖北师范大学志愿服务团栗林分队的支教活动的第十二天,今日学院正常上课。早上7:40早饭结束,老师们开始照顾早到的学生。今日天气较前日较热,孩子们也更…… 湖师青年志愿服务 湖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湖师学子三下乡:学法普法,光明未来

湖北师范大学志愿服务团来到栗林村鲁论书院支教已经过去了十一天。在这十一天里,我们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包括英语课、普法教育和历史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我们希望能够…… 湖师青年志愿服务 湖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湖师学子三下乡:支教第十天,逐渐熟悉

湖北师范大学志愿服务团来到栗林村鲁论书院支教已经过去了十天。在这十天里,我们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英语和历史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孩子们…… 湖师青年志愿服务 湖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湖师学子三下乡:坚持初心,继续授课

湖北师范大学志愿服务团在栗林村鲁论书院支教的第九天。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节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科学课和数学课。激发了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在语文课上,我们选择了一篇有趣的故事…… 湖师青年志愿服务 湖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湖师学子三下乡:支教伴我行,行为表我心

(通讯稿:张雨欣)湖北师范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团前往栗林村支教第一天,整个团队备受期待和激动。大家早早地来到栗林村,热情的村委接待让我们倍感亲切和温暖。村委的代表向我们表达了对…… 湖师青年志愿服务 湖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湖师学子三下乡:相遇栗林,有缘再见

(通讯员:张雨欣)湖师青年志愿服务团一分队支教结业典礼于2023年7月13日下午15:00在阳新县浮屠镇栗林村党群服务中心三楼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总结一分队的支教工作,并表彰优秀学生。参与本…… 湖师青年志愿服务 湖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湖师青年三下乡:离别临期,心怀感恩

(通讯员:张雨欣)2023年7月11日,湖北师范大学志愿服务团栗林分队的支教活动的第八天,今日学院正常上课。在英语课《hellohello》中,詹雅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精心准备了生动有趣的英语…… 湖师青年志愿服务 湖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湖师学子三下乡:垂身示范,赢得尊重

(通讯员:张雨欣)2023年7月11日,湖北师范大学志愿服务团栗林分队的支教活动的第七天,今日学院正常上课。早上9点,小班上午第一节课由向珈萱带着孩子们排好全班“勇气大爆发”的站位,并…… 湖师青年志愿服务 湖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走访校友&访企拓岗┃机电一直在路上…

为进一步加强校友联系、加强校企合作,11月21日,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谢方平率队赴郴州走访校友,到郴州粮油机械有…

聊城大学传媒学子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新突破

近日,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评选落下帷幕,传媒学子在本次大赛中取得佳绩,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14项。其中…

金融二班举办班内拔河比赛,为商学院赛事热身

金融二班举办班内拔河比赛,为商学院赛事热身(通讯员:王心远)11月20日,金融二班在张公岭校区风雨棚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传承、接力、奋斗:在志愿服务路上汇聚青春力量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星火“e+”志愿服务团成立于2020年。服务团自成立以来,团队秉持学校“志愿者、找青科”志愿服务品牌,积…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积极参与“周末文艺广场”才艺大赛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11月24日,传媒技术学院积极参与了由聊城大学校…

最新发布

网络剧:要“悦目”,更要“赏心”
  近些年来,国内电视剧领域的发展可以用“风起云涌”来形容。资本的大量涌入,市场的急剧扩大,也让具有新平台优势的网络剧迅速蹿红。有数据显示,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2016年上半年各平台的网络剧播放量 …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既珍贵又任性
《我不是潘金莲》别具一格的圆形构图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它很民间、执拗、格局不大、理想主义——有点为民喊冤的意思;圆形画幅别具一格,更没什么可说的了,电影史上都不多——有点舍我其谁的意思。   …
经济学家怎么看刘慈欣的《赡养人类》?
刘慈欣(南方周末资料图 图)  普通人都能对身边的经济现象有所认识,于是对经济学不是全然一无所知,然而又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却因此而自以为全懂。大刘的小说《赡养人类》中展现出来的观念正是如此。  在展 …
范冰冰:追求生活和情感是潘金莲个人的事
  在娱乐圈,范冰冰没少像李雪莲一样“被侮辱”。范冰冰有“想得开”,也有“一根筋”:“不诋毁人格,不牵扯私生活,哪怕这事有一点点是真的,我都觉得可以接受,但它不能全是假的。”(剧组供图 图)  为扮 …
文化传承靠什么? 要用“情”要靠“话”
  文化传承第一靠人。19世纪末到现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使得技术日益成为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个教授的讲演通过视频传播,可以很快让更多的人看到。但我总觉得,视频只能听到声音、看到动作,而感受不到讲 …
台湾论文产量激增遭“立委”痛批:高教成果沦为造假文化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大学生化所教授郭明良多篇论文,遭质疑违反研究伦理,台大校长杨泮池也牵涉其中,事件越演越烈。不少“立委”痛批,台大此次论文造假风波,凸显出高教过去长期追求论文数量的结构性问题 …
葛剑雄:学历史的用处不在于“用”
  周功鑫和她新编的《战国成语与秦文化》丛书。  正如黑格尔所说,一切哲学都是哲学史,一切艺术都是艺术史,一切科学都是科学史……如果没有这些历史,世界观和历史观就无法建立。  11月19日的上海国际童 …
中国家长很乐意为童书花钱 外国书商很惊喜
  11月20日,在20度“高温”中热了一个周末的上海国际童书展闭幕,3天吸引了5 7万观众。本届童书展中外国出版机构、参展商占总数一半,许多家长趁此机会扫购折价外版童书,童书展也吸引了众多难得一见的外国童 …
刘震云笔下的“李雪莲”不能代表“底层”
  刘震云写的李雪莲是一个非典型访民,拿这个人物去概括底层民众,是不公平的。即使作为一个虚构人物,也缺少根基。如果说小说里的阴暗结尾,还能表达一些对人性和社会的批判,但电影最终设计了一个光明结尾— …
我们为什么总爱翻拍影视?
  近日听说著名演员黄磊也要像众多演艺明星一样演而优则导,他选择以翻拍自日本影片《家族之苦》的《麻烦家族》作为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既然是首执导筒,翻拍一部成熟作品的确是比完全原创更为保险,我也很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