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范冰冰:追求生活和情感是潘金莲个人的事

来源:综合 作者:南方周末

在娱乐圈,范冰冰没少像李雪莲一样“被侮辱”。范冰冰有“想得开”,也有“一根筋”:“不诋毁人格,不牵扯私生活,哪怕这事有一点点是真的,我都觉得可以接受,但它不能全是假的。”(剧组供图/图)
  在娱乐圈,范冰冰没少像李雪莲一样“被侮辱”。范冰冰有“想得开”,也有“一根筋”:“不诋毁人格,不牵扯私生活,哪怕这事有一点点是真的,我都觉得可以接受,但它不能全是假的。”(剧组供图/图)

  为扮演农妇李雪莲,范冰冰乔装打扮,在江西婺源的农贸市场卖了十天干果。第一天下来,她没被认出来,还赚了一百多块钱。

  李雪莲是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女主角,因分房和丈夫秦玉河假离婚,不料对方趁机另娶。她去讲理,被秦玉河当众斥为“潘金莲”。起初因为不愿真离婚,后来又要洗刷坏名声,李雪莲不断往上告状,被告的人越来越多,终于成了家乡维稳重点。

  在原著小说开头,作者兼电影编剧刘震云引用了一句俗话:一人撒米,一千个人在后面拾,还是拾不干净。主角是李雪莲,实则讲浮生百态——官员们或忙于“美丽乡村”建设,或把李雪莲看做“刁民”,老乡要么觊觎她的美色,要么另有企图。故事荒诞,人物对白幽默。李雪莲告了十年状,生活日渐荒废,故事也就慢慢渗出悲凉。

  受加拿大导演哈维尔·多兰的电影《妈咪》启发,导演冯小刚在片中使用了圆形和方形两种独特画幅,使构图时常显出古画味道。他自己录画外音,充当说书人,从“宋朝有个女子叫潘金莲”说起,仿佛把李雪莲的故事演绎成当代传奇。

  在第64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我不是潘金莲》获得了最佳影片“金贝壳奖”,主演范冰冰获得最佳女演员“银贝壳奖”。影片将于2016年11月18日上映。

  李雪莲才不是简单的农村妇女

  南方周末:冯小刚请你演这部电影时,是怎么说的?

  范冰冰:他说,如果他找一个常演农村戏的女演员演这个角色,可能不出意外,大家会觉得挺好挺正常,但如果找范冰冰演,可能会让别人觉得有种很大的反差。“如果你演得很好,别人会觉得我们两个人这件事情都做得很牛逼。”

  我看了一晚上剧本,看的时候一边笑,一边哭。一个剧本,看文字时都能有很多种情绪变化,你就会觉得是个好剧本。有很好的基础,让你有得演。

  南方周末:冯导希望你能赋予李雪莲什么样的个性?

  范冰冰:我要做的,就是把剧本的东西表现准确,该让观众笑的时候让他笑,该让观众哭的时候让他哭。

  李雪莲是个典型的当代农村妇女,文化知识不多,但是社会知识很多。她很聪明,这条路行不通,知道应该走哪条路。所以她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妇女,只懂种地、干活,其实了解时事,知道应该怎么告状。

  南方周末:从女性角度,你提出了哪些意见?

  范冰冰:原来的电影,到李雪莲去上吊,一抬头、一笑就结束了。我一直跟导演建议,最后要加那场小酒馆的戏(编者注:在小酒馆,李雪莲遇到最早被她拉下马的县长,并说明了假离婚的真正原因)。

  这场戏原来剧本里没有。我说如果站在女性观众角度看,原本的结局好像让这个人物“打不上点儿”。我觉得可能要在最后让观众对这个人物有个出口,能松一口气,不说同情她,起码理解她到底在做什么。

  刘震云老师全程在剧组里,我们经常讨论。我跟他说,你先写这样一场戏,我们先拍,导演不想要的话再剪掉。最后导演还是加上了。

  南方周末:塑造李雪莲时,你有没有想到秋菊?

  范冰冰:其实是刻意避开的。李雪莲这个人物本身已经被塑造得很完整了,没有什么要去借鉴的。它们其实是完全不同的类型,秋菊在为别人打官司,李雪莲在为自己打官司。两者有一些年代上的不同,在人物处理上,李雪莲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农村妇女形象,她挺聪明的。

  《我不是潘金莲》只是用打官司这个故事的皮儿,去体现众生形态。核儿是不一样的,可能层次更不一样吧。

  南方周末:在采访中,冯导说主角其实是那28个男人,李雪莲可能只是线索,他曾担心你不愿接受这一点。

  范冰冰:其实在剧本上也好,从电影里也好,李雪莲都是一个绝对的女主角。因为她已经是了,所以不用再强调她。导演的意图其实是,她是这个事件的核心,串起所有的人物,在这28个人里面游走。你一直去演她的“主角光环”,这些人物会被相对弱化,就不精彩。

  我和导演一直想达成一个有意思的点——怎么能让李雪莲把这28人穿插在一起,又让他们觉得很舒服,相互之间起化学反应。很多戏是因为起了化学反应——包括跟秦玉河的那场对话,他这个人物才有意思。演员跟演员之间演戏,就像齿轮跟齿轮的咬合,每一个齿扣都咬合得住,它才好玩儿。

  南方周末:让李雪莲走上这条路的,就是周围那28个男人,但是那些人又不是坏人,问题出在哪儿呢?

  范冰冰:问题就出在他们想帮她,但又没有人真正用自己的能力或真心去帮她。就像导演讲的,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我们想让它变成一个法治社会,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但这些转变,是需要有人牺牲、妥协和改变的。到底要怎么改变,每个看完电影的人都有心里的想法吧。

  南方周末:画幅变成圆形,对你的表演有什么挑战?

  范冰冰:反而对我的表演很有帮助。如果是传统的画幅,可能就有很多强调。圆形画幅有很多中景,对表达李雪莲这个人物特别有意义。

  我有很多经过设计的形态——包括形体、走路的步态,都要通过中景才能体现。如果一直是特写,就会老让别人看到这是范冰冰。这个人物本身就离我很远,要用镜头来帮助我完成她,它在跟我一起配合。

  南方周末:你怎么理解画幅在方圆之间的转换呢?

  范冰冰:我觉得这是摄影师罗攀的功力。他利用了很多道具跟实景的建筑结构来实现这种转换,比如说隧道出去,圆就变成了方,从窗格的方又变成圆。

  我甚至看到豆瓣上有人说,这个变换有些人是看不出来的。最棒的就是在观众不知不觉中变化,回头想又发现原来是在那儿变的。

  导演也会讲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有些寓意在里面。农村是圆的,到北京就是方的,象征一个城市的规矩。

  追求生活和情感,是潘金莲个人的事

  南方周末:明星范冰冰和村妇李雪莲有什么共同点?

  范冰冰:可能是执著,比较一根筋。决定了的事情,就会想尽方法完成。受到诋毁,如果这件事是假的,就绝不会让它轻易成型。走法律程序也好,跟媒体解释也好,我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告诉他们真相是什么。

  南方周末:最近有什么例子?

  范冰冰:我请了一个将近30人的律师团做打假。现在除了营销号和公众号外,还有很多写手为了赚钱、增加点击去写些东西,非常不准确,很多带有侮辱性。那我可能比较在意。

  请律师团的效果非常好,打官司拿回来的钱都去做了慈善。虽然金额不大,但也证明了事情的真假。这也是我最近做得比较正确的一件事。可能很多演员看到后,也会觉得有用。

  南方周末:李雪莲告状的一部分原因是被人当众骂“潘金莲”。有什么批评,会让你有李雪莲那种感受吗?

  范冰冰:我现在觉得,只要不是侮辱跟诋毁,作为演员,我都能接受。娱乐圈的环境是这样,我理解。只要不诋毁人格,不牵扯到污蔑、私生活,哪怕这事情有一点点是真实的,我都觉得可以接受,但它不能全是假的。

  南方周末:作为现代女性,你怎么看潘金莲?

  范冰冰:一个女人,追求她自己的生活跟情感,其实是她个人的事情。我们没办法指责或批评,但她变成了一个符号,所谓“红杏出墙”的女人就是潘金莲。我们可能是把这样一个符号,加到了一个叫这名字的女人身上。

  她到底是不是这么做的,她的真实生活到底什么样,我们都没见过。我前段时间专门看了一下潘金莲的故事,还有些别的解释,其实挺有意思的,都是完完全全不同的故事。比如说她可能是很善良的一个人。

  南方周末:李雪莲花十年时间洗刷自己的坏名声,但自己的生活被毁掉了,你觉得值吗?

  范冰冰:我演的时候觉得挺不值的。书里是二十年,戏里也是将近十年。十年可能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年华,如果没有这件事,她可以快乐地生活。但因为她的执著,让她很好的一段生涯浪费在告状上。我觉得挺可悲、也挺可怜的。

  如果这个事发生在我身上,可能我也会这么做,只是到底能坚持多久,不知道。我觉得起初一定会有反应,会想为自己的利益争取。

  南方周末:你觉得李雪莲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范冰冰:有,如果她像我这么想得开,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路。她之所以还要这么做,可能心里对(前夫秦玉河)这个人还是有一些爱意。如果这个人在她心里彻彻底底没有感觉,她可能当他死了或不在了,放下来,去过另外一种生活。她放不下这个人,也放不下这段生活。

  南方周末:有过想不开的时候吗?

  范冰冰:我一直是一个比较能够自我开导的人,大家都叫我“想得开小姐”。我在这个圈子里工作,有这样的工作性质,如果我特别想不开,可能早就得抑郁症了。但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没什么事情、困难是解决不了的,只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吧。

  南方周末:12年后再和冯小刚一起拍戏,有没有什么新鲜感?

  范冰冰:我因为《手机》拿了第一个电影最佳女主角——百花奖。给我打开了一扇电影的窗户。12年过去,导演更温暖了,更愿意去关注角色、观众的内心。最近有个视频,他说自己快60岁,已经快是个老头儿了,但我觉得他的心态比年轻人还要新,愿意尝试新事物,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以前演他的电影,我还会紧张,现在更从容,更愿意感受些不一样的东西。

  南方周末:你在华师大的见面会上只待了十分钟,当时有被侮辱的感觉吗?

  范冰冰:倒没有想过是不是那样的感受,只觉得确实是“奇怪的事情”,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一件奇怪的事。但我都能理解,就像我微博上说的,大家都不容易。只要大家觉得这个电影是有意义的作品,我可以接受。

http://www.dxsbao.com/art/157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漫说勤俭事,画道勤俭德

陆游曾说: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美德,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级公共管理类01班团支部开展了以“古往今来弘美德……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勤俭只有起点,俭约没有终点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传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福州大学2018级公共管理类01班团支部开展……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古往今来弘美德,今朝克己扬美德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加强团员青年对古时候勤俭节约传统的了解,同时向团员青年科普几年来关于节约的新政以及当今例行节约的措施,2020年10月23至11月4日福州大学18级公共……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绘古今俭行 弘青年俭德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传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020年11月4日,福州大学2018级公共管理01班……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漫说勤俭事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时至今日这依然是我们需要传承和践行的。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厉行节约永不过时,从我做起。公共管理班长效推进班级“龚晓琯”漫画于……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心中怀美德,漫画传节俭

为顺应#厉行节约,俭以养德#的号召,福州大学2018级公共管理01班团支部以“古往今来弘美德,众心成城践新政”为主题,开展《晓琯俭谈》线上漫画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一共分为两期。在第一期中……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漫说勤俭事,画道节约情

为了响应团中央对勤俭节约的号召,建设节约型社会。福州大学2018级公共管理01班团支部成员特地举办开展了“古往今来弘美德,众心成城践新政”为主题的团立项活动。通过主题漫画的形式在潜……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古往今来承美德,克己有节沐新风

为了解与传承古今美德,营造“厉行节约,俭以养德”的班级风气,2020年10月30日,11月2日,11月4日,福州大学2018级公共管理类01班团支部开展了以“古往今来承美德,克己有节沐新风”为主题的团……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走进潍坊风筝博物馆——领略风筝文化魅力

为深入探究与亲身体验了解风筝文化的深厚内涵,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春寻古韵,文化薪火传”社会实践队于1月15日走进…

探秘非遗之旅:曲园学子聚焦短穗花鼓奥秘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核。它是我们先辈智慧的结晶,以独特的方式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守护非遗瑰宝,赓续文化根脉

非遗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曲阜师范大学“梦栖山野…

曲园学子探访奇山所故址 调研古遗址改造新风貌

为深入了解城市故址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当前保护与改造情况,增强大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意识,提升其对传统文化价值的…

曲阜学子走进孔子博物馆——寻根儒韵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下,深入挖掘和传承经典文化成为时代需求,曲阜师范大学“青春寻古韵,文化薪火传”社会实践队于1月9日…

最新发布

网络剧:要“悦目”,更要“赏心”
  近些年来,国内电视剧领域的发展可以用“风起云涌”来形容。资本的大量涌入,市场的急剧扩大,也让具有新平台优势的网络剧迅速蹿红。有数据显示,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2016年上半年各平台的网络剧播放量 …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既珍贵又任性
《我不是潘金莲》别具一格的圆形构图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它很民间、执拗、格局不大、理想主义——有点为民喊冤的意思;圆形画幅别具一格,更没什么可说的了,电影史上都不多——有点舍我其谁的意思。   …
经济学家怎么看刘慈欣的《赡养人类》?
刘慈欣(南方周末资料图 图)  普通人都能对身边的经济现象有所认识,于是对经济学不是全然一无所知,然而又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却因此而自以为全懂。大刘的小说《赡养人类》中展现出来的观念正是如此。  在展 …
雾霾塔设计师罗斯加德:智慧城市应该可持续
  早报专访雾霾塔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谈雾霾治理与智慧城市位于北京798艺术园区的雾霾塔。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今年9月27日,一座由荷兰设计师丹·罗斯加德设计的雾霾净化塔抵达北京,位置就在798艺术园区东 …
文化传承靠什么? 要用“情”要靠“话”
  文化传承第一靠人。19世纪末到现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使得技术日益成为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个教授的讲演通过视频传播,可以很快让更多的人看到。但我总觉得,视频只能听到声音、看到动作,而感受不到讲 …
台湾论文产量激增遭“立委”痛批:高教成果沦为造假文化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大学生化所教授郭明良多篇论文,遭质疑违反研究伦理,台大校长杨泮池也牵涉其中,事件越演越烈。不少“立委”痛批,台大此次论文造假风波,凸显出高教过去长期追求论文数量的结构性问题 …
葛剑雄:学历史的用处不在于“用”
  周功鑫和她新编的《战国成语与秦文化》丛书。  正如黑格尔所说,一切哲学都是哲学史,一切艺术都是艺术史,一切科学都是科学史……如果没有这些历史,世界观和历史观就无法建立。  11月19日的上海国际童 …
中国家长很乐意为童书花钱 外国书商很惊喜
  11月20日,在20度“高温”中热了一个周末的上海国际童书展闭幕,3天吸引了5 7万观众。本届童书展中外国出版机构、参展商占总数一半,许多家长趁此机会扫购折价外版童书,童书展也吸引了众多难得一见的外国童 …
刘震云笔下的“李雪莲”不能代表“底层”
  刘震云写的李雪莲是一个非典型访民,拿这个人物去概括底层民众,是不公平的。即使作为一个虚构人物,也缺少根基。如果说小说里的阴暗结尾,还能表达一些对人性和社会的批判,但电影最终设计了一个光明结尾— …
我们为什么总爱翻拍影视?
  近日听说著名演员黄磊也要像众多演艺明星一样演而优则导,他选择以翻拍自日本影片《家族之苦》的《麻烦家族》作为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既然是首执导筒,翻拍一部成熟作品的确是比完全原创更为保险,我也很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