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高歌猛进的国产电影今年暑期遭遇票房滑铁卢,国产片总票房相比去年同期的79亿元缩水约32亿元,下滑近四成。这一趋势直到国庆档期仍未扭转。表面看来,这是缺乏制作精良的现象级“大片”导致市场疲弱,但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资本力量的过分扩张使电影产业出现结构性失衡。事实证明,资本力量一家独大不利于提升内容质量,任由资本肆意逐利很可能会毁掉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
电影票房造假就与近年来互联网资本大举进入电影产业有直接关系。在资本的介入下,电影产业传统的融资模式、创作模式和发行放映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资本使电影产业获得了充足的资金能拍摄此前难以想象的大场面、大制作,网络购票的便利和“票补”降低了票价,刺激了观众的购票热情,使电影市场出现爆炸式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赌式的分账合同、电影收入的期货化也给“偷票房”“买票房”“幽灵场”等违规行为打开了大门。更有甚者,利用影片票房影响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从中牟取暴利。到这一步,电影作品成了金融工具,其本身的创作质量已经不重要了。《叶问3》片方之所以要自买票房5600万元,就与其采用“互联网+金融+电影”运营方式密不可分。
投资界有一个寓言式的故事:两个人交易罐头,每次出价都比上一次高一点,一段时间以后,两人都赚了不少钱。但后来一个人实在忍不住想“什么样的罐头要卖这么贵?”于是打开一个罐头,发现竟然是臭的。他质问对方,没想到对方回答:“罐头就是用来交易的,谁让你打开的?”把文化产品金融化、证券化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诞生“臭作”。
在资本逐利本性的推动下,影视行业谈故事的人少了,谈融资上市的多了。创作心态日渐浮躁,有的影片从剧本策划到拍摄完成到宣传上映只有半年,质量如何可想而知。
现在不少观众总结,越是明星云集的国产片越不能看。因为明星云集就意味着影片投资主要花在了明星身上,剧本内容很可能苍白肤浅,制作方面很可能粗制滥造。电影当然离不开明星,演艺精湛的明星往往是票房号召力的保障。片方为明星开出高价有其合理性。但一部电影的投资如果70%花在了主演明星的身上,显然越过了合理的界限。实际上,影视明星收入过高已经不仅仅是文化行业的事,而是整个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一个缩影。某明星一场婚礼花掉上亿元,某明星近期的离婚官司所涉及的财产总额超过5亿元,某明星一部电影的片酬是1亿元……有人说,明星是稀缺资源,为稀缺资源出高价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他们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明星资源具有天然垄断性(明星与明星之间难以相互替代),用这种垄断优势介入价格谈判,必然会获取高于其本身价值的溢价。影视行业造就了一批亿万富翁,却没有造就与之相配的优秀作品——市场在这里失灵了。
市场经济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那种完全交给市场自由竞争就能实现出人才、出精品、出产值的“多赢”想法,是一厢情愿的幻想。事实是:资本不受节制就必然膨胀,进而伤害行业和社会。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文艺繁荣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力量,但这不意味着对资本失去警惕。我们提倡限制资本、限制明星高收入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而是希望建立一个政府、资本和社会彼此平衡的体制,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一个健康、公正的环境。
张 贺
http://www.dxsbao.com/art/140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