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可触的工匠——蒋刚
专注,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一个“匠人”的炼成,都是从专注开始的。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上是很难的,但并不是没有人能做到,而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看得见的工匠——我校制造学院蒋刚教授。蒋刚教授凭着执著的信念坚持奋战30余载,致力于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攻坚克难,百炼成钢。
蒋刚教授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并在成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本科毕业后到我校任教,现在在我校的制造学院工作。他主持、主研过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项目30余项。他出版过3部个人著作,其中《工业机器人》获评“十二五”规划教材。他获得了包括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方面知识产权授权40余项。
不忘初心,坚持理想
蒋刚教授说:“我从小就是机器人发烧友”。他从小就痴迷于机器人,最大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个机器人发明家,为此没少折腾。7岁那年就自己动手造出了人生第一台电动机,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结果被电伤了,但这并未减少他对制作机器人的狂热。为了获得更多跟机器人有关的知识,他就大量的买书、看书。只要走进书店,他就目不斜视地直奔科幻类的书籍。文理分科的时候,文理成绩均佳的他坚定地选择了理科,理由很简单——学理科以后才能研究机器人。凭着这份对机器人的执著,在读大学选择专业时,他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当时非常冷门的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时候,也以机械电子、信号处理和人工智能为主攻方向。除了学习,他几乎所有的假期都跑到广东、深圳、重庆等地,到厂子里面去打工,当学徒,积累经验。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研究者应该有对科研的兴趣、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坚持、团队协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等特性。
困境阻止不了前进的脚步
在5.12地震发生的时候,正是蒋刚教授和他的团队备战全国机器人大赛最关键的阶段,却面临着断水、断电、断气,城市供应系统陷于瘫痪的困境,在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带领队员克服了重重困难。机床没电,用钳工的方法硬是用手工制造了机器人零部件,完成了全部参赛备战工作。为了躲避堰塞湖的洪水,他带领机器人小组“搬家”12次,睡在露天坝里,但从未听他叫过一声苦,他认为认准了就要前进。可喜的是作为当年唯一一个来自重灾区的机器人小组,征战全国强队,挺进了全国八强,他们的团队也被授予最佳技术奖和最佳精神奖。
蒋刚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研究成功某样东西让他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他将追随小时候的理想,根据国家需要来研究足式机器人。为什么是足式机器人呢?他表示:自然界进化了这么多年,至今还没有进化出过履带和轮子,所以足式有它特有的优势。在采访要结束时,蒋刚教授谈到了他高考时物理的失利,这也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和我们交流了一下心得:遇到事情要永远充满希望,努力去做总会达到新的成功点,还有就是注重过程,不要太执着于结果。也正是因为蒋刚教授对小时候梦想的执着,对机器人研究的专注,造就了属于自己的工匠精神,成就了今日的四川工匠。
http://www.dxsbao.com/xiaonei/844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