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崔芙蓉,女,汉族,2000年11月出生,山西省运城市绛县人,淬炼·国际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1904班(杏花书院)学生。在信院,崔芙蓉参与最多的就是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她经历了各种失败与挫折,但每次磨炼,都是她成长进步的阶梯。在活动中,她提升了自己的演讲能力、组织能力,找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2019年9月27日,王黎登老师在名师课堂新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一次见面会时对我们说:“在信院,要找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我当时立刻被鼓舞起来,觉得我就应该这样。
公益传播官
热爱表达的我,初入信院便加入了晋中市朗诵艺术协会杏花书院分会,因为日复一日地努力练声,经常会被学长推荐去参加公益类答辩。大一那年代表淬炼·国际商学院参加了第六届“公益传播官”风采大赛,尽管在乌马河剧院的舞台上,我只是一名“群演”,但我想,自己将来一定要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终于到了大二,我如愿以偿地成为第七届“公益传播官”风采大赛中 “理念传递”的即兴主讲人,需要从12个题目中随机抽选题目进行即兴表演。当我站在舞台上,随机抽到“文明实践”这一陌生的主题时,成为主角的志得意满瞬间烟消云散。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题目啊!我大脑一片空白。我目光空洞地望着台下,台下所有人都在静静地望着我,整个剧场似乎落针可闻。
过了好长时间,主持人问了一句“你准备好了吗?”才把我从发呆中拉回来。我缓缓神,硬着头皮开口了。现在我已经记不得自己当时都说了些什么,只是最后说了一句“我想以这样的方式来结束我的宣讲”,然后唱了一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听着下面热烈的掌声,我将信将疑地问自己:“我讲得有这么好吗?”现在想,肯定不好,一次脑袋发懵的演讲怎么可能好?这让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多锻炼自己讲话的基本功,至少要做到不紧张。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到了大三时,不服输的我又报名参加了第八届“公益传播官”风采大赛的主讲人。经过一年的历练,我觉得自己应该要比去年表现得更好,所以,我决定试试脱稿演讲。
这次演讲,我参与了“风采展示”和“理念传递”两个环节。尽管走上舞台的刹那,听到音响突然传出啸叫时,我还是愣了一下神,大脑似乎空白了几秒钟,但这次很短,事后大家都说根本没有看出来。而且我觉得,哪怕和上次一样出现“空白时间”,我也是进步了的,毕竟这次是脱稿演讲。
大赛结束后的第三天,淬炼·国际商学院团总支志愿服务部主席徐业云对我说:“周三有一个志愿服务总结会,孟繁雄老师点名让你代表服务队汇报工作。孟老师很信任你,上次‘公益传播官’活动老师对你印象很深刻。”那一刻,我浑身充满了一种幸福和骄傲的感觉,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就说明我真的做得很好。所以,我决定,这次依然要脱稿,切身讲述自己对志愿服务的坚守与感恩,希望志愿者们牢记“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现在,我热切地期盼着第九届“公益传播官”风采大赛的到来,我隐约觉得,这将会是一场不再有缺憾的演讲,会是我大学演讲的顶峰。
“孟”冠“焦”代
很快,这种自得就被现实狠狠扇了一耳光。
在大三“公益传播官”风采大赛上代表志愿者服务队讲述“三下乡”活动时,其实我还没有真正参加过“三下乡”。那次演讲让我对“三下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2022年7月,在听到孟老师将要率团前往孝义市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时,我第一时间报了名。
我印象中的三下乡,就是到条件无比艰苦的偏远农村,和农民伯伯唠家常,干农活,体验乡村生活。但是,当我们来到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山西省孝义市鹏飞集团时,我大跌眼镜,看着电视剧里才有的高楼大厦,我内心充满了震撼:眼前这哪里是下乡,这是进城啊!
三下乡的第四天,按计划要组织“与榜样共话未来”交流座谈会。像往常一样集合完毕后,负责当天活动的小组长告诉我,孟老师安排我担任交流会的主持人。我立即感到了紧张,尽管以前在校内作过多次演讲,已经不太怯场,但这次是面对“外人”,还是这么郑重的场合,我难免有些紧张。“你确定是我吗?”我反复向他确认了两次。这时,距离会议开始只有十几分钟时间了,紧张之余,我心里一遍遍给自己鼓劲儿:“老师这么信任我,加油啊!”
走进会议室,听到 “芙蓉,老师叫你坐他旁边”的招呼声,我似乎更紧张了。
“尊敬的杜部长,胡主管,亲爱的学长学姐以及队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明显很紧张的声音传遍了整个会议室,“欢迎大家来到‘与榜样共话未来’——鹏飞集团在职员工(信息学院优秀毕业生)与‘鹏抟汇商’——淬炼·国际商学院青年益行发展成就观察团交流座谈会的现场,我是主持人崔芙蓉,首先为大家介绍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读到这里,我松口气,这些有点像绕口令的句子说出来真不容易。然而,不曾想就在这个时候出了问题,我把对方人员名字中的“沭”字,读成了“沐”。听到身边同学的提醒,我立刻感觉脸上烧起来。
结果越尴尬越紧张,我校教师代表焦老师结束发言,我直接来了句:“感谢孟老师的精彩发言!”话一出口,我心中一阵哀嚎:啊~救命啊!崔芙蓉你在搞什么?
会议结束后我的情绪一直很低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想到自己之前对自己演讲能力的骄傲,觉得自己太井底之蛙了。这时才懂得,只要不注意,人生随时可能翻船。
令我意外的是,在当日的总结会上,孟老师没有指责反而鼓励了我:“有时完成往往胜过完美,要敢于面对所犯的错误,今天是临时交代给你的任务,能够完成已经很好了,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成长!”这让一直沮丧的我心情开始好起来。
三下乡总结会的那天,孟老师依然选择了我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我提前认真进行了准备,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写在了纸上,尤其是每位参会人的名字、职务这种关键信息。这一次明显好了很多,我很顺利地完成了发言。
“蓝信封”变红
2022年4月,为了组织好“写给失独老人的一封信”活动,我在网上查找资料,机缘巧合邂逅了“蓝信封”。这是一个乡村儿童书信陪伴项目,通过大学生志愿者与乡村儿童一对一书信来往的方式,为正处于青春初期的乡村儿童搭建朋辈心灵交流平台。
了解到这个项目,我的心弦立即被拨动了。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2012年,迫于生活压力,父母外出务工,正在上六年级的我和6岁的弟弟留在家中由爷爷一人抚养。六年级毕业典礼,我朗诵了《母校·恩师·学子情》,让在场的所有领导、老师以及家长赞不绝口,唯独父母没有在场;升入初中后,我一个人来到县城里的寄宿学校,每到放假都能看到同学们的父母来接,而我只能被别人的父母顺路捎回去……从那时起,我越来越胆小内向了。十年的留守儿童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没有什么比陪伴孩子成长还重要。所以,我立即报名了“蓝信封”通信大使的选拔。
那一段时间,我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蓝信封,我加入了全国高校召集人交流群,虚心请教别人的成功经验。看到南开大学的刘游同学招募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我就学习她在学生群聊中分享的经验,尝试着在“信院生活群8”中做推广,但由于活动还没有开展,所以很自然遭受到了拒绝;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我去向大家分享,可听到模拟回信要手写800字以上,很多人纷纷敬而远之……一次次的失败让我有些苦恼。就在这时,东北农业大学的高校召集人谢明洁同学和我分享了她的经验,她建议借助组织的影响力,利用举办活动组织推广。我立即想到了去寻求老师的帮助,主动联系学院志愿服务指导老师孟繁雄。孟老师立即表态:“我觉得很好,大力支持!”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觉得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达到我的目标。
在假期里,我先盯上了身边的朋友,开学后再从志愿者组织中寻找,一点点积蓄力量,壮大队伍。
2022年9月28日,我们在图书馆前小树林里进行了第一次线下推广活动,来来往往的同学因为好奇围过来了解。最终,我们招募了四百余名校园通信大使。
考虑到现在认真看文字的人越来越少,我把目光盯上了电台,就在杏花书院设立了一个招募点,创办了喜马拉雅《听见·蓝信封》专辑,以有声信件的方式去推广。这个做法效果明显很有成效,11月9日的第二期蓝信封推广活动一下子招募了一千余名通信大使。
伴随着数字的增加,我在高兴的同时又有了隐隐的担忧:优质通信大使的通过率仅有25%,这一千多人中,又有多少人能够与孩子配对成功最终进行通信呢?我想要寻找的是真正认同蓝信封项目的有爱青年,而不是奔着学分来的签到者。
果然,我的担心变成了现实。到目前为止,一千多名报名者中,仅有一百多人通过了考核。
这并没有让我有多沮丧。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东西,明白了活动组织的困难,了解了组织工作的基本套路,学会了基本的工作方法。现在,我看着这一百多名大使认认真真地与一个个孩子通信,我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尤其是,在与孩子的几次通信后,我发现自己变得更有耐心。我的通信对象是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官渡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小弟弟,几次通信后,我发现他在来信中开始模仿我的书信风格,学着规范书信格式、改正错别字,也会在信中写下很多很多温暖的话,这让我热泪盈眶。
让人高兴的是,学校艺术教育中心的梁栋老师看到我分享后,主动联系我,想以全生异科导师的身份,鼓励学生多多参与蓝信封活动。结果,他的35名学生,几乎都成为了蓝信封优质通信大使!
回顾在信院的四年,我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和丰富的体验。不仅深刻理解了公益志愿服务的内涵并踏实践行,而且在其中,我也完成了自我的成长与蜕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四年的公益之旅,除了文中提到的老师外,我还要感谢张英老师对我的信任,让我组织关爱失独家庭专项志愿服务;感谢团委赵乐老师对我的多次鼓励与支持,给我提供了做公益的坚强后盾;感谢张杏利老师带领我们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青年发展项目并获全国赛优秀奖;感谢徐本亮老师给我提供的专业性指点。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让我更加坚定了我做公益的初心……
http://www.dxsbao.com/xiaonei/5555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